民间故事:男子收养侄子,不成想数年后,却引来了一场灾门惨案

春泥镇上有一间杂货铺子,铺子的掌柜名叫张清生。张清生每天都和妻子王氏用心打理着这个铺子,日子比镇上的一般人家要好很多。

可是张清生并不满足现在的状况,心里总觉得每天只是打理这间铺子都是在小打小闹,他想挣更多的钱,然后成为镇上的首富。于是张清生就和妻子王氏商量,他觉得镇上的天地太小了,他想县城看看。王氏是一个传统的女子,就劝他现在的日子已经挺好了,我们要知足常乐。

张清生自然是不听劝的还说,人活一世要多动去见一些世面,不能就这样满足现状,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呀,而且咱家的这个铺了你一个也可以打理得很好了。何必拴住我们两个人呢,我已经想好了,我要出去挣大钱。

王氏看丈夫已经打定了注意,也就没有再说什么。张清生见妻子不再反对了,就让她帮自己收拾东西,他想着明天一早就动身去县城。

张清生这人脑子好使,而且人还勤快。所以张清生很快受到了药材店老板的器重,不到半年就当上了药材店的管事,当然也给他涨了工钱。

张清生在药材店干了一年多,他已经把这里面所有的门道都摸透了,于是他就和老板说他不干了,老板当然也挽留了他。只是张清生来这里做工的目地已经到达了,当然就不会再留在这里。

张清生用这一年多的工钱先在县城租了一个门脸,然后他回到镇上,把那间铺子卖了。张清生拿着这些就做起了药材生意。平时王氏还是打理药材店的生意,而张清生则出去收购药材。凭借这一年多的人脉积累,他家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这一天店里来一个叫李青山的人,说是要找张清生。当时伙计也没有在意就让他等着。后来张清生回来后热情地接待了这个人。

原来张清生刚来县城的时候,人生地不熟的,后来认识了李青山,是在他的帮忙介绍下,这才去药材店干活的。再后来两人就没有什么来往了。主要还是因为李青山家是当地的富户。只是谁家都运气不好的时候,这不李家最近的生意一落千丈。李青山听说了张清生现在的生意很好,就想着过来谈谈一下合作。

张清生把李青山请到里屋就聊了起来,两个人越聊越投机。当张清生知道了李青山的来意后,想了一下就答应了。因为张清生现在的生意也遇到了瓶颈,那就是别看他现在风光不行,只有他知道,自己还没有进入那个贵人的圈子。现在好了,李青山现在过来找他合作,这样他就可以进入他圈子了。从那以后,两家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日进斗金。

两家自然也就经常走动了,有一次张清生和李青山在喝酒的时候,还定下一门亲事。原来张清生家有一个小子,名叫张书浩,李青山家有一个女儿,名叫李春红,李春红比张书浩大三岁,人们都说女大三抱金砖,所以两家都很满意这门亲事。

一转眼,两个孩子都到了成亲的年纪,可是就在张家准备婚礼的时候,意外就发生了,这一天晚上,张家来了几个大盗,把张家的所有钱财都抢劫一空,他们临走的时候还放了一把火。等人们发现的时候,火势已经控制不住。一夜之间张家就变得一无所有了。幸好张书浩当天在学堂没有回家,因些逃过一劫。

李青山知道此事后,很是伤心。于是李青山就把张书浩接到了他家,把张家后事处理完以后。这一天李青山把张书浩叫到书房,然后他对张书浩,“书浩,事已至此,你以后专心读书就行了,至于你和春红的的婚事,就由我来操办,找一个好日子把事办了吧,也算是圆了你父母的心愿”。

张书浩听完后很是感动。只是现在的张书浩也懂得了人情事故,现在李家能收留他,已经实属不易了。再说了他家现在只剩下他一个人,他现在一无所有。于是张书浩就和李青山说,“李叔叔,我现在这种情况,不如那门婚事就此做罢吧。我想我现在配不上春红姐了。你给他找一个好人家吧。”

李青山正准备要说话的时候,进来一个下人说道,“老爷,那个人又来提亲了,今天他带了好多东西过来,现在就在门口呢。你快去看看吧。”李青山只好先去看什么情况。张书浩也有一些好奇,就跟着一起出去了。

刚到了门口,张书浩还没有看清来人,就听见外面有人说话。“这不是我浩弟吗?你的命真大呀。我也听说了你家的事了,我真的很伤心,你看我的眼睛到现在还红着呢。不过现在不是我们兄弟叙旧的时候,我今天是来办正事的。”

来李家提亲的这个人叫张书怀,是张书浩大伯家的儿子。只不过他大伯在他很小的时候过世了。张清生就把张书怀接到了他家,一直把张书怀当自己儿子一样来养。张书浩有什么,从来不会少给张书怀一样。只是这个张书怀从少就不学好,经常和一些狐朋狗友鬼混。刚开始的时候,张清生觉得他还小,长大一些会变好的。谁知道这家伙越来越过分。有一次张书怀和张清生要一百两银子,张清生没有给,那家伙当晚就去了账房,把里面的钱全部拿走了。那件事以后,张书怀就再也没回张家。所以他也逃过了那一场灾难。

张书怀这时正对着李青山说,“岳父大人,你提出地条件,我今天可是都给你带来了,你这次可不能不答应了。再说了现在张书浩现在一分钱也没有,你把春红嫁给他,不是让春红跟着他受苦吗?”

李青山听他说完后说道,“你来晚了,书浩和小女昨天已经成亲了,所以以后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张书怀听完一把拉住李青山说道,“老家伙,不要骗我了,他们成亲,我怎么没有听到任何消息呢。”

李青山看还要纠缠就说,“因为张家刚出了事,现在不易大操大办,所以只是家里人简单地吃一个饭。你爱信不信,反正以后,你不要再来了。”李青山说完后,就往回走。

张书怀还是不死心,一直拉着李青山。嘴里还说道,“我不信,我要让春红亲口对我说,要不然我是不会走的。”

李青山看他这个样子,就要让下人把他拉开,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女子的声音响起了,“我爹说的都是真的,你不是要让我亲口对你说吗,我现在已经和你说了,你现在可以走了吧。”

来的女子正是李春红,李春红看到张书怀那一脸不信的样子。她直接走到张书浩身边,然后挽起他的手臂。张书怀看到这种情况,手慢慢地放开了李青山。李青山见他不再拉着自己了,走进大门后,就让下人把大门关上。

李青山回到主屋后,就和张书浩说,“现在春红都说这样的话,你怎么说呀。”张书浩听完后,直接给李青山跪下了,李春红看到后,就要去拉他。张书浩没有动只是说道,“李叔叔,我愿意,只是我现在一无所有,你看能不能等我考取了功名再和春红姐成亲呀。”

李青山一听就说道,“书浩呀,你别觉得我说的话难听,现在考功名多难呀,要是你一直考不中,那你就让我女儿,一直等着你呀。今天我们在门口说的话,估计很快全城的人就都知道了。就按我刚才说的来办吧,你们现在不举办太大的婚礼了,毕竟现在这情况不允许。但是你小子要记住,你欠我女儿一场婚礼,等你以后有出息了一定要补上。”

张书浩听后,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我一定会记得的。”说完后又朝李春红说道,“那就委屈你了,娘子。”

李春红听他说完后,没有说话红着脸出去了。李青山见状打趣道,“改口到是挺快。行了起来吧,”张书浩赶紧起身说了一句,“那岳父,我去看看春红姐。”就跑了出去。只听到身后李青山的大笑声。

当天晚上,有一个人突然来到李了家,然后李家所有人都被叫醒了。一家人把能拿上的东西都拿上,之后从后门悄悄出去了。当李家人刚走到城门口,就看到李家宅子方向着起了大火。一家人都是一阵的后怕。

去李家的人是谁呢,他们又为什么赶紧收拾东西出门呢。来的是那个人是张家管家的儿子张二顺。事情要从出事的那天说起,那天张二顺出去和朋友喝酒了,所以回去有点晚。当他快到张家的时候,他远远地看到张家门口,有好几个人正点火,当时火已经着了起来。吓得张二顺赶紧藏了起来。那几个人走的时候,正好从他身边经过,他听到那几个人说话了。当时就知道了那几个人是谁了。那几个人是张书怀和县令的公子。张二顺等他走了了好久,才从那里出来。之后张二顺咬了咬牙,就跟了上去。

张二顺这几天一直暗地里跟着张书怀,他想着给张家报仇,可是他又不敢。今天他看到张书怀从李家走后,直接去出了城,还去一个山寨。之后张书怀还带着好几个人下山了。在他们吃饭的时候,张二顺听到他们说,今晚要去李家,这才赶紧来报信。所以李青山听后就带着人从后门出来,这才逃过一劫,只是县城他们待不下去了。于是,当晚李青山就带他们出了县城。

一年后,张书浩又回来了,他这次回来就是为了报仇而来。那晚出了县城以后,他们就直接去了京城,而张书浩在当年秋闱的时候考中进士。后来李青山用钱打通了关系,张书浩就被调回这里当县令,至于原来的县令,就等着张书浩去宣旨了。

张书浩进城后,直接来到县衙,然后让人把县令给抓了起来,摘了他的乌纱帽之后,将他打入了大牢。张书浩接手县衙以后,就安排人手去把张书怀给抓了过来。经过审问,张书怀就全部招认了。

张书怀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喜欢李春红,只是当时他知道张书浩和她有婚约。所以就一直埋在心里,没有和任何人说过。后来张书怀有一次喝酒就认识了原来县令的儿子。两个人臭味相投以后,张书怀就和他说了埋在心里的话。那家伙听完就说,她现在是不是还没有成亲。那你怎么能放弃呢,以前你是没有认识我,那你可以这样。但现在你认识了我,我怎么能让我的朋友难受呢。明天我就陪你提亲,我谅那个李青山也不敢不答应。

就这样,第二天县令的儿子和张书怀就来李家提亲了。李青山看到县令儿子在旁边也不好直接拒绝,于是就提出只要张书怀能拿出1000两的彩礼,他就答应。县令儿子当时也不再说什么。于是两个人灰溜溜的出了李家。出来之后,县令儿子就和张书怀说,“你叔叔不是很有钱吗,你去找他借呀,就说是成亲的彩礼。”张书怀说,“那个老家伙才不会给的,其实就算我们有了那1000两,我估计那个李老头也不能答应的。”说完以后张书怀叹了一口气。

县令儿子想了一会儿又说道,“如果你有了这1000两,而张家又没人了会怎么样呢,”张书怀一听就说”这样他应该会答应吧,只是有点难吧“。

原来这个县令和城外的山寨一直有联系,而且关系还不错。于是县令儿子就带着张书怀来到了山寨。后来他们商量好了,事成以后怎么分赃。就有了那晚的灾难。

也有了后来张书怀又去李家提亲的事,事后他以为张书浩二人已经成亲了,于是张书怀觉得他得不到的,别人也休想得到。这才又去了山寨。谁知道他们到了李府以后,发现李府已经没有一个人了。第二天,张书怀去找了县令儿子,让他帮忙全城找人,后来没有找到就不了了之了。谁知道今天突然有衙役去他家,二话不说就把他带到了县衙。他那里见过这种场面呀。还没有用刑就全招了。

张书浩得知真相以后,直接把张书怀打入大牢,等待秋后为斩。事后张书浩带着当地的驻军把那山寨也剿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