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掩的门(散文)

虚掩的门

□杨紫钰

我的面前是扇虚掩的门,探头一瞧,门后竟是故人。

我从小便知道,爸爸妈妈是很忙的,学着乖乖的,不去扰了他们。

一日回家,原本应紧闭的门竟是虚掩的。我好奇又害怕,是小偷吗?便推门去看,粗布衣裳的阿婆半倚在布艺沙发上,半黑半白的头发溜光水滑盘在脑后,细长的眉挑起来:“你好啊,囡囡,我是你妈妈的妈妈。”

好像从刚见着阿婆时,我便知道我与她血脉相连,大大方方把门一关,喊她:“阿婆。”

阿婆是个很逗乐的人,一扇门便够她玩半天。她兴致上来了,便把家中最小最暗的房间门一开,拉我躲进去,要么装作很讶异地道:“嘘——囡囡乖哦,可别说话,狼来围山了哦……小孩子是要被吃掉的!”要么正襟危坐:“同学们:咳,今天的夜学我们要讲的是朱自清先生的《春》……”我才不陪她演:“您还知道《春》呀?那您说,《春》的中心段是哪一段?”她见演不下去,便把房门一开,阳光顷刻间溜进来,她的鬓发上便抹了一轮光。


这个“不正经”的阿婆却做得一手好菜,香得要命。

放学回家时,我便无视了街边一溜五颜六色的小摊,一路狂奔回家,又轻手轻脚上楼,站在虚掩的石青色的门前,深吸一口气,快活如小鸟似地喊:“今天是桂花小圆子!”阿婆又穿着她颜色明媚如春天的“宽袍大袖”过来:“猜对了,赏你进门来吃一碗。”她使劲把门一拉,阳光把她的脸照得玉似的,有种温润的质感。她脸边的酒涡在皱纹的掩映下极不分明,现在一笑却格外明显,像一朵笑开出的花似的拂在她瘦削的面上。



晚上的天空是浑沉的墨色,看不分明。

阿婆和我都不是喜欢黑的人,于是互相为对方把门虚掩着,一探头,便知道对方和自己笼罩在同一片黑暗中,有了同伴,黑夜中暗藏的“牛鬼蛇神”也就在同伴从门缝中传来的温暖的一呼一吸中逃散了。

这么好的阿婆也只陪了我三年。仿佛我是一个贴着门缝溜进去的野孩子,被发现了,就被扔出来了。

阿婆躺在病床上时,看着我,手腕一转,又微微往前一伸。

这个动作几乎成了我挥之不去的梦。

她是想告诉我们家的宝藏埋在哪吗?那是个开门的动作啊……

突然之间,我明白了:“我会住进你心里”,这才是阿婆要说的。

我心中有扇虚掩的门,门里有故人和童年溢出来的暖。




【作者简介】杨紫钰,生长于长嘉交汇、古老而现代的渝州,一个孜孜求索于文学世界的刚刚离开初中校园的高中生。

其人勤学。十五岁的人生阅历还不算长,可她在浩如烟海的万卷书里深深潜伏,五岁成诵,七岁作文,十岁赋诗。巴金、鲁迅、张爱玲雨果巴尔扎克莎士比亚……日日夜夜都在吸收这些巨人的思想营养。

其人多游。她在祖国大好河山的万里路上,观山川日月,赏人文景观,看历史烽烟……

其人善思。她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晨昏夕昼,随时把采撷和思考的点点滴滴,诉诸笔端,数百篇诗文遂汩汩流淌成一条自有风格的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