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儿娶亲(2)

建国初期,田园仍然在留在柳源河地方工作,主持着绿柳,杏树两村的党支部的工作。此时当地的经济刚刚起步,百姓还很贫困,缺衣少米的日子常有发生。但是在田园的带领下,经过几年的努力拼搏,人们的日子逐渐的好了起来。这时人们想到田园已经到了成家立业娶妻生子的年岁了。

在老人们的撮合下,一位知书达礼,温良贤惠的项家女儿项姿走进了田园的生活,组建了温暖的小家。一家五口其乐融融:大女儿田春柳;二女田春花。两个女儿长的眉清目秀,都继承了母亲的温良贤淑,聪明灵秀。三儿子田春桐,更是聪明伶俐,活泼好动,从小就乖巧孝顺,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

与田园同村同龄苑生,二人从小一起长大,但是两人的人生轨迹却有很大的差别。田园大小就具有侠义胸怀,胸襟宽广,外加接触的都是进步的思想,所从事的是敌后和部队的生活,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一心为党和人民工作。

而且苑生,生性多疑,聪明不足,但是奸诈过人。他也参加过田园领导的支援前线的队伍。老话说的好"真金不怕火炼",在苑生执行任务的时候,贪生怕死,畏手畏脚、牢骚满腹的毛病自然显现了出来,这样的人会影响整个队伍的气势,后来理所当然的被清除出了队伍。自那以后,也就被作为落后的典型人物批评教育。

老话又说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苑生娶的老婆是前村赵家的女儿月娥,也是生性多疑,尖酸刻薄。这样一来,两人趣味相投,到也能相安度日。他们生的儿子——苑五亮,和田家春花同龄,年长春桐两岁。苑五亮继承了父母的全部"优点"——多疑猜忌,攀比心特别的强烈!

那是在建国后的几年中,由于日寇的烧杀抢掠,社会经济匮乏。粮食物资弥足珍贵。但是当地的习俗不能改变,就是每个年节都会分发猪肉给村民,使每户的人家都能快乐度日。

分发猪肉的时候是由后勤会计组织,每个家庭出来一个人抓阄来排定顺序,这样更能公平,减少矛盾争议的产生。发放的斤数是按每户人口计算的,大家庭就会在重量上多些,这样也是公平合理。

在发放结束后,田园书记看到苑生家的肉没有自己的好,就让会计调换了一下,并且把自己家的肉又切掉了一半,送给了村中的孤寡老人。

苑生的儿子苑五亮,把分得猪肉送回家中,并且对父母说 ,田书记把自家的肉与咱家的调换了。夫妻俩人顿时火冒三丈,以前对田园的单方面积怨统统的记上心头。再加上老婆赵月娥的添油加醋,苑生感觉背负了天大的委屈,就要蹦腹出来。

那么不仅使人产生疑问?,他对田园的积怨是从何而来呢?

主要是这几点:第一是同龄的原因,苑生、田园二人从小一起长大,可是现实的处境缺天壤之别;第二是人脉方面的区别,田园襟怀坦荡,为人和善,特别是经过长期党的革命主义洗礼,心怀家国,所以无论是村中大人孩子都喜欢和他说长道短,亲近非常;而苑生由于自身的性情,自然就会得到孤立,怨气重生。

再说苑生,由于林林总总的原有,提起来猪肉,气呼呼找到后勤会计老王理论:"田园书记利用权利,硬生生把群众的好肉换下来据为己有,还有公正可言吗?如果不向我认错,马上去县里向上级反应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