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传说 | 懿路娘娘庙

懿路娘娘庙

宋悦五 杨永信 搜集整理

节选自《沈阳传说故事选:风物集》

沈阳北郊有个懿路村。这里依山傍水,景色迷人。从前,这村后的山上有座娘娘庙。提起这娘娘庙来,还有一段比这青山秀水还美的故事呢。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懿路村的西边是个热闹的集市。集市的大街,直通沈阳城。每逢初一、十五,这里便热闹起来,方圆十里八村的乡民都来此赶集。摆推做买类的一个连一个,叫卖声灌满可街筒子。

在离懿路村三里外的一个小村子里,住着个老实厚道的小伙子。小伙子家境贫寒,靠推板车在集上拉脚养活年迈的老母亲。就这样,小伙子都二十好几了,还没娶上媳妇。

一个秋高气爽的集日,小秋子推着小木车又去集上拉脚了。临行时,他对母亲说:“妈,我沿街拉脚,还兴许进城,要是晚归几天您老别惦记着。”说完,小伙子就上路了。

他一路走,一路吆喝!“拉脚,哪位老爷、太太、公子、小姐拉脚,有拉脚的吗?”可今儿个的生意实在不好。他喊了半晌,也没招来主顾。有两个过来问价的,一看小伙子的破板车,一推吱嘎嘎三响,就都摇头走开了。

响午了。小伙子的肚子饿得“咕噜咕噜”直叫唤,他一看今儿个的生意没指望了,掉转车头就要往家推。他刚走儿步,只见对面轻飘飘地走来了个象仙女一样的姑娘。那姑娘长得俊极了,瓜子脸,樱桃嘴,一对毛嘟嘟的大眼睛。她笑呵呵地来到小伙子车跟前。小伙子忙拉开板车,给她让路。谁知那姑娘却轻挑罗裙,什么话也没说就坐到小伙子的小木车上。小伙子的脸通红,一时也不知说啥好。这时,那姑娘笑模滋地冲小伙子瞟了一眼,又用她那红润的嘴唇向北努了努。

于是,小伙子象多喝了酒,觉得心里热咕咚的。他赶忙推起车来。嗬!别瞧是个姑娘家,可身子骨还真挺沉,压得板车吱吱作响。可小伙子浑身有的是劲,一路上两脚生风。小车推得又稳又快。只听车轮飞转带声,二人却不言不语。那姑娘不时地回头瞥一眼小伙子,小伙子马上低下头,羞得满脸通红,汗都急出来了。姑娘不声不响地甩过来一块罗帕,小伙子接过罗帕,却忘记了擦汗,车推得更快了。他按姑娘指给他的道儿,推着车。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他们来到了一个村子。小伙子定睛一看,不觉愣住了。他心里好生奇怪,转悠了小半天,乍又转回到集北的懿路村了呢?小伙子正感纳闷,姑娘下车要住店休息,又告诉小伙子明儿个早晨在店外等她,还搭他的车赶路。

第二天一早,小秋子等了有两个时辰,也不见站娘出店来。他急了,便进店去问。店小二说:“昨晚压根就没有什么姑娘来投宿。”小伙子不由愣住了。他可村子找,也找不到。到后尾,他像丢了魂似地离开了懿路村。当他来到村北的山脚下时,见半山腰围了挺多人,黑压庄、密密麻麻的。小伙子也好奇地跑了过去。他扒开人缝,挤了进去,只见一群人围着一个姑娘。那姑娘却不羞不臊,脸上还挂着笑容,他瞧着挺眼熟。再赶前一看,“啊呀!”竞是昨天他拉的那个姑娘。

小伙子连忙拨开人群,挤到跟前。他对姑娘说:“你怎么自个儿跑上山来呢?害的我找的好苦。”那姑娘却笑着不答。“怎么,你不认我了?这…这是你的罗帕呀!”小秋子连忙把昨天姑娘甩给他的罗帕给她看。姑娘还是不做声。小伙子急了,他把罗帕往姑娘手里一塞。突然,罗帕变得硬梆佛,再也取不下来了。小伙子仔细一瞧,这姑娘原来是尊铁人。

小伙子回到家后,上了一股火,病倒了。夜里,他迷迷糊糊地看到那姑娘踏着五彩祥云飘飘而至。她深情地对小伙说:“我本是观音菩萨派往凤凰山的一个神女。路过此地,见你为人老实憨厚,手脚勤快,便动了凡心。谁知,观音得知后,就罚我定身于北山,不许再去凤凰山了。这样也好,虽说北山不比名山大川,可能常和你见面,我也心满意足了。”小伙子听了一惊,醒来方知是个梦。可自打那以后,小伙子每天都到北山上去跟她作伴,生怕她孤单。后来,乡亲们知道了,就大伙凑钱为铁佛修了座庙,起名叫懿路娘娘庙。有不少的屯里乡亲,都劝小伙子找个媳妇成家算了。可小伙子却傻里傻气地说:“除非铁佛再变活人,要不然,我宁可一辈子不娶。”也怪,不久,乡亲们发现邻村有个姑娘长得和铁佛半影不差,于是经众人说媒,她和小伙子成了亲。

结婚后,小两口日子过得像火炭似的,人们都传说,那站娘就是铁佛的化身。

图片 | 李学增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