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题名被顶替命丧悬崖神助力潜身修炼三十年苍天有眼还真身

民间故事。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多少年来它激励着:

莘莘学子苦耕耘,夜寐夙兴敢比拼。

跳过龙门欢庆日,出笼囚鸟放歌吟。

话说从前有个叫李浩然的秀才,他出生在卧龙山下的一座小城儿。

这座山环水绕得天独厚的地里条件,造就了繁华的小城儿,人才辈出。

绝对称得上是:绝佳的风水宝地,地灵人杰。

李浩然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父母开了一间商号,红火的生意供养一家人富富有余。

李浩然生就聪明伶俐,六岁送进私塾,他从小勤奋好学,过目不忘。

私塾里众多学子当中,他是名列前茅,这座小城儿的人们对他抱有极大的希望。

然而好景不长,父亲因生意上得罪当地地头蛇,商号被霸占,父亲被打死。

母亲为了保住儿性命,带着李浩然逃离小城儿,隐居在深山老林里,靠采集山货为生。

白天母子俩上山采集山货,晚间李浩然掌灯苦读。

李浩然坚信只有苦读书考取功名,才能有出人头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的苦读丰富了他的知识。

这年他对母亲说:“娘,我书读了不少,今年我想出去试试。”

母亲深知对儿子说:“是啊,多少年来,寒舍苦读为的就是这一天,这几年来我们俩采集山货也多少积攒了点铜钱碎银,你作为盘缠吧。”

李浩然说:“娘,你身体不好,年岁已大,还是留着家用吧。”

母亲看着孝顺的儿子说:“傻儿子,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为娘在家有的是办法。”

李浩然收拾好行装,告别母亲踏上了进京赶考的路途。

李浩然这一走就是两年,他来到京城住在一个简陋的客栈,开始复习等待参加考试。

考试终于结束了,他高兴地回到了客栈,心里美滋滋的想,十有八九榜上有名。

等到放榜这一天,周围围满了人,李浩然挤在人群中,从下往上仔细打量榜上名字。

看了数遍没见到自己的名字,他抬起手,用袖口擦了擦双眼,难道名落西山?不可能!于是他抬头往上看。

李浩然三个大字赫然在目,他眼前一亮,心想不能?再仔细看看正是自己,他忍住兴奋悄悄地回到了客栈……

几天后,听到敲锣打鼓一行人从客栈门前走过,他看到官员们手里端着状元服缓缓过去。

难道他们不知道我就是李浩然?

不一会,随性人员前呼后拥的伴随着一位骑着高头大马的状元郎走了过去。

街道两旁人们纷纷议论着状元李浩然的名字。

正当他百思不得其解之时,进来几个大汉说:“你就是卧龙山小城儿的李浩然吧。”

他答到:“是是,我就是赶考的李浩然。”

一位大汉说:“找的就是你!”大汉一歪头,几个大汉三下五除二的将李浩然五花大绑带走了。

朦朦胧胧中的李浩然被绑在马背上不知走了多久。

天色暗了下来,隐隐约约来到一座大山上。

一位大汉说就在这儿处理掉吧。

李浩然感觉不对劲,可手脚捆绑,眼被蒙住嘴被堵,他使劲摇晃脑袋挣扎着。

大汉说:“你不要怨恨我,收人家钱财,替人家消灾,都怨你命不好!”

话音刚落将李浩然推下了悬崖……

话说李浩然的母亲,听说小城儿的大财主儿子金榜题名,回到小城儿光宗耀祖。

心想可能儿子名落西山,由于身体原因再加上儿子杳无音信,几天后撒手人寰。

那天,李浩然被推下悬崖,正巧被挂在悬崖中的一颗树杈子上。

一位云游到此的道士飞身悬崖救了他一命,将他带到了武当山。

道士收他为徒,赐给李浩然海空法号,从此李浩然遁入道门。

通过道士的身教、口传心授下,经过三十年的潜身修炼,海空成为了一代德高望重的掌门人。

这天海空道长突然对身边的徒弟说,近期道观将迎来重要客人,吩咐所有弟子将道观里外打扫干净,掌灯结彩举行盛世活动,迎接重要客人来访。

这天道观里掌灯结彩,香烟缭绕,道士们依次排成两行,海空道长盘坐在道祖前的中央,左手持拂尘,右手执掌于胸前。

优美动听的道乐时而高山流水冲洗着你的灵魂,时而宽宏低沉平静激发你的心胸,使你处在轻松愉快平静心旷神怡之中。

此时此刻,皇帝在大臣侍卫的陪同下来到了正殿。

海空道长起身前迎,将皇帝让入后殿。

一位大臣紧随其后,刚刚跨入半步,道长道:“请施主止步,不可跨入半步。”

皇帝回头说:“李浩然在此等候!”

海空道长说:“三十年前李浩然亡也,世上再无李浩然此人。”

皇帝一愣便进入后殿……

皇帝出殿后目视着身边的护佑大臣,随行太监走上前来说:“李浩然听旨!”

李浩然“噗呲”跪下,太监宣布:“李贵你三十年前冒充李浩然夺取功名,将李浩然推入悬崖,杀人灭口,欺上瞒下,押下去打入死牢,听候发落!”

令:“海空道长,原名李浩然随皇帝一行进京!”

海空道长回道:“我乃隐世修道,李浩然早已不存。”

皇帝补充一句:“你随朕回归长安道观吧”

海空道长回到京城道观。从此隐居道观再无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