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对孙女与外孙女同等对待,直到70岁后我才明白,两者终有差别

2024年04月02日16:55:24 故事 1402

我曾对孙女与外孙女同等对待,直到70岁后我才明白,两者终有差别 - 天天要闻

文|猎奇研究院

编辑|猎奇研究院

【本内容为短篇虚构小故事,请理性观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前言

人们常说的隔代亲,在我看来亲不亲最重要的还是跟孩子的教育方式一样,当然我也是到了70岁,才算是看明白了。

有很多事情其实都是人的执念而已,是一厢情愿,就拿我的孙女和外孙女来说,我跟老伴两个人拿同样的心对待她们,但是最终却有差别。

我曾对孙女与外孙女同等对待,直到70岁后我才明白,两者终有差别 - 天天要闻

其实活到了我的年纪跟多事情都应该看淡了,但是对于这件事情我依然耿耿于怀,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却止不住去想。

我总在想,究竟是孩子成长的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才最终导致我孙女和外孙女截然不同的成长轨迹。

孩子们在我膝下慢慢长大

与我那个年代的大部分家庭不同,在那个人人家里都有七八个孩子的时代,我跟我的老伴一致决定只要一儿一女。

我曾对孙女与外孙女同等对待,直到70岁后我才明白,两者终有差别 - 天天要闻

可以说,我跟我的老伴思想都是相当超前的,虽然是在农村长大的,但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挺强的。

别的不敢说,当时村子里面有个什么新鲜玩意,全村人都面面相觑不会整的时候,我已经鼓捣上了。

就拿村子里最早引进了一辆拖拉机来说,当时因为教村子里人开拖拉机的老师到别的村子去了,机器到了之后一直没人敢动。

我曾对孙女与外孙女同等对待,直到70岁后我才明白,两者终有差别 - 天天要闻

于是我自告奋勇摆弄了起来,虽然中间费了很大的功夫,但是最终还是成功让这个东西动了起来。

当时其他人还用人力畜力在田间地头的时候,我已经率先开着拖拉机下地了,而且工作效率翻了不知道多少倍。

自那之后,村子里人都知道我爱动脑子,有什么整不明白的东西都喜欢问我一嘴,我也始终乐在其中。

我曾对孙女与外孙女同等对待,直到70岁后我才明白,两者终有差别 - 天天要闻

直到家里的一儿一女都到了成家的年龄,先成家的儿子想要跟着儿媳妇搬出去住,其实就是住到女方家里。

这事儿放到现在根本算不上什么事儿,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大部分的人家都不能接受,自己唯一的一个儿子住丈母娘家。

虽然我也知道这事儿好说不好听,但是那个时候我就已经看得很开了,跟老伴商量之后,住在城里还有利于孩子以后事业的发展。

我曾对孙女与外孙女同等对待,直到70岁后我才明白,两者终有差别 - 天天要闻

于是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中,我成为了第一个支持儿子住在丈母娘家的爹,在村子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了。

而到了女儿成家的时候,因为是远嫁,要嫁到比较偏远的穷苦地方,很多人也都不理解,我竟然会同意这门亲事。

但是当时的我就深刻理解儿孙自有儿孙福的道理,对于孩子们的婚事我都是让他们自己做主,从不搞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我曾对孙女与外孙女同等对待,直到70岁后我才明白,两者终有差别 - 天天要闻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其实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自由恋爱”,只是在当时那个年代还没有兴起而已。

两个孩子成家之后,几乎是一前一后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就这样我也就有了一个孙女一个外孙女。

因为他们都要忙于自己的事业,实在是没空照顾这两个孩子,于是照顾孩子的责任就又落到了我跟老伴的身上。

我曾对孙女与外孙女同等对待,直到70岁后我才明白,两者终有差别 - 天天要闻

或许是年龄大了,又或许是真的隔代亲,我记得我儿子女儿小时候,如果不听话的话我也会动手教育。

但是对于孙女和外孙女这两个奶呼呼的小孩子,我实在是没有什么理由去动手教育她们,真的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等到了两个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我就经常会送她们上下学,虽然我年龄也不小了,但是只要她们说累了,我就总是会一手一个把她们托举起来,带着回家去。

我曾对孙女与外孙女同等对待,直到70岁后我才明白,两者终有差别 - 天天要闻

每次老伴看到我又背着她们两个的时候,就总是埋怨我,让我注意自己的腰背,而我总是说没办法,要背就得两个一起背。

事实上,对于我的孙女和外孙女,我可以说完完全全做到了平等对待,甚至还经常嘱咐老伴,让她置办的所有东西都要备两份。

有时候路过村子口的小卖部的时候,孙女想要火腿肠,外孙女想要鸡翅膀,我干脆火腿肠和鸡翅膀一人一份。

我曾对孙女与外孙女同等对待,直到70岁后我才明白,两者终有差别 - 天天要闻

由于孙女和外孙女两个年龄相仿,我跟老伴给她们买的所有东西都是一模一样的,要不是长得不一样,还真容易被人当成是双胞胎。

随着孙女和外孙女的年龄越来越大,眼看就要小学毕业了,女儿和儿子也都回来,开始商量把孩子接回去上中学的问题。

虽然我知道总有这么一天,但是当得知孙女还外孙女都要被接走的时候,我这心里还真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

我曾对孙女与外孙女同等对待,直到70岁后我才明白,两者终有差别 - 天天要闻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就一个人躺在院子的摇椅上,吧嗒吧嗒地抽着焊烟,脑子里不住得回放曾经背孙女和外孙女的画面。

也不知道是孩子们长大了,还是我真的变老了,现在我再也没办法背起来她们两个了……

就在这个时候,孙女和外孙女像是商量好了一样,悄悄跑过来,一个给我捶背一个给我捶腿,笑盈盈的看着我。

我曾对孙女与外孙女同等对待,直到70岁后我才明白,两者终有差别 - 天天要闻

尽管院子里的灯没开,但是我依然能够透过月光看到两个小精灵一般的眼睛,忽闪忽闪地盯着我。

孙女和外孙女说以后出去上中学,但是她们只要放假,就会回来看我的,说完伸出小手要跟我拉钩。

就在我们爷孙仨人达成协议的时候,老伴此时站在门口,嗔怪地说着,就只回来看爷爷,难道就不想她这个奶奶吗?

我曾对孙女与外孙女同等对待,直到70岁后我才明白,两者终有差别 - 天天要闻

孙女和外孙女看到奶奶吃醋了,立刻跑过去追着老伴也要拉钩,我们几个就这样在夜色里追逐打闹,欢笑声溢出了院子,吵醒了村头的老狗。

从孙女和外孙女被接走之后,我的生活就像是被按下了放慢键一样,整个生活节奏全都放慢了下来。

闲不住的我跑到镇上给自己办了一张手机卡,有事儿没事儿的时候就给女儿和儿子家里打过去,主要也是找孙女和外孙女聊聊天。

我曾对孙女与外孙女同等对待,直到70岁后我才明白,两者终有差别 - 天天要闻

每年暑假的时候,孙女和外孙女就会被送回来,而因为是在各自的家里生活,她们的衣着打扮差异也越来越大。

而我跟老伴能够明显感觉到的是,随着孩子们长大,随之改变的不仅仅是她们的样子,她们的性格也改变了不少。

直到高中毕业的那一年,孙女因为成绩不好而落榜,儿子儿媳一味的说教让孙女的性格更加叛逆起来,我连打十几个电话也不接。

我曾对孙女与外孙女同等对待,直到70岁后我才明白,两者终有差别 - 天天要闻

而因为距离太远许久没有回来看我们的外孙女却赶回来报喜,说她考上了心仪的大学,第一时间就回来告诉我跟老伴。

从直观的感觉上来看,外孙女虽然长大了,性格依旧开朗讨喜,而且跟我之间的关系一点儿也没有生分。

但是孙女却好像不愿意跟我亲近了,我偶尔会进城里买点东西,正好可以去看看孙女,但是每次她都应付一两句,就回自己房间了。

我曾对孙女与外孙女同等对待,直到70岁后我才明白,两者终有差别 - 天天要闻

原本我只是以为那段时间孙女的心情不好,但是等到我70岁寿宴的那一天,我才最终看透了,人与人终究还是有着不同。

70寿宴让我看透很多

我70岁寿辰的时候,正是外孙女大二的时候,原本按照我的性子来说,根本不想大办特办,就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个便饭就好了。

我曾对孙女与外孙女同等对待,直到70岁后我才明白,两者终有差别 - 天天要闻

但是我的那个外孙女非要给我订一个酒店,说是70岁算是大寿了,一定要隆重一些,甚至还想要请司仪来主持。

别看我已经70岁了,但是身子骨硬朗,而且还很喜欢赶时髦,智能手机这些对我来说用得相当熟练。

当我听到视频电话里外孙女要给我请司仪团队的时候,吓得我手机差点没拿稳,连连摆手表示不要。

我曾对孙女与外孙女同等对待,直到70岁后我才明白,两者终有差别 - 天天要闻

最终在我的坚持之下,我们两个各退一步,70岁寿宴可以在外面订高级酒店,但是不请司仪团队。

在挂掉了外孙女的电话之后,我又给孙女打过去,但是没有人接,于是我打开微信,给孙女留言,嘱咐下个月要来参加寿宴。

但是看着我跟孙女的聊天记录,我不由地心生悲凉,基本上都是我主动发消息,而孙女珊珊迟到的回复也只是寥寥数字。

我曾对孙女与外孙女同等对待,直到70岁后我才明白,两者终有差别 - 天天要闻

没有考上大学的孙女,一气之下自己报考了外地的一个大专,听儿媳妇说前段时间孙女好像在学校里谈了一个对象,但是好像分手了。

现在孙女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也只能通过儿子儿媳只言片语了解,再不济就是看她的朋友圈,但是前些时候她的朋友圈就停更了。

一直到我的寿辰,所有人都到场了,外孙女还特意穿上了她新买的一件礼服人群之中数她最耀眼。

我曾对孙女与外孙女同等对待,直到70岁后我才明白,两者终有差别 - 天天要闻

原本我只是想要简简单单吃个饭,但是看到外孙女这么正式,于是我也就拿出了自己买了很久但是不舍得穿的衣服出席。

看到我到场,外孙女蹦蹦跳跳上前来,搀着我的胳膊亲切地喊着外公,这一幕就像是当年在月光下,院子里一样。

只是与那时候相比,少了一个人,于是我四处张望,问外孙女见她姐姐了没有?外孙女表示没有见到,大学之后她们联系就很少了,而且给她发消息也不回。

我曾对孙女与外孙女同等对待,直到70岁后我才明白,两者终有差别 - 天天要闻

听到外孙女的话,我儿媳妇探了一口气,说她这就去联系,随后就拿着电话出去了,说让我们先开席。

虽然家里人基本都到齐了,但是基本上也没有多少人,我家里的亲戚比较少,而且我全都认识,只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看着面生。

于是我就问这个小伙子是谁?我这一问,小伙子立刻就站起身来,毕恭毕敬的样子介绍起了自己。

我曾对孙女与外孙女同等对待,直到70岁后我才明白,两者终有差别 - 天天要闻

得知原来他是我这个外孙女的同学,而看着这两个年轻人紧张局促的样子,我立刻就会意,怪不得外孙女非要大办这场寿宴。

随后外孙女搂着我的胳膊,介绍起了她的男朋友,因为担心还没有毕业,家里长辈会反对,因此才想要趁着这个机会介绍给大家认识。

而且外孙女还凑到我的耳边告诉我,这个宴会现场就是小伙子亲力亲为整的,就是为了讨我的欢心。

我曾对孙女与外孙女同等对待,直到70岁后我才明白,两者终有差别 - 天天要闻

因为小伙子知道,在我外孙女的心里,最重要的家人除了父母之外,还有我这个外公,因此对于我的寿宴,小伙子是真的很上心。

当然我也知道,如果不是打心眼里认定了这个男孩子,外孙女也不会带他到这种场合。

看着这一对有心的年轻人,我哪里有不祝福的理由呢?再说了我也不是那种老顽固,一向十分开明的我当即招呼大家坐下。

我曾对孙女与外孙女同等对待,直到70岁后我才明白,两者终有差别 - 天天要闻

直到宴席结束,我的那个孙女也都没有出现,虽然当天的宴会十分热闹,但是结束之后,我的心中却也无限悲凉。

结语

明明是同样一起长大的,但是没想到最后还是外孙女跟我的关系始终没变,而我一直挂念的那个孙女,却与我越来越疏远。

我曾对孙女与外孙女同等对待,直到70岁后我才明白,两者终有差别 - 天天要闻

高楼大厦林立,我的院子也已经变成了小别墅,只是我再也没有见过记忆中那种明亮皎洁的月光。

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才发生了这样的差异呢?

故事分类资讯推荐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闻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陈干看着手里的玉佩叹了口气,这是他当初送给未婚妻林可儿的定亲信物,陈家败落后,林家嫌弃他穷,退了婚事,这玉佩也送还了回来,他一直没舍得典当,如今家里就剩这么一个值钱的物件,他打算典卖了作为赶考的路费。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闻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1.母亲走的那天,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布,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我跪在灵堂前,泪水模糊了视线,耳边回荡着亲戚们断断续续的哭声,心里却空荡荡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亲走得很突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 天天要闻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张鸿蓄着一头乌黑的短发,眼神中带着些许郁郁寡欢,他站在这座繁华都市的边缘,独自望着远方林立的高楼。每一天,他就像无数城市里的普通职员一样,重复着简单枯燥的工作内容。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时走进了那间已经有些陈旧的写字楼,坐进自己格子间的角落。“张鸿,这份文件你检查过了吗?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 天天要闻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故事来源于生活,进行润色、编辑处理,请理性阅读。父亲去世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震得我们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厅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丝,心里一片凄凉。突然,门铃响起,我打开门,只见大伯一家站在门外,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 天天要闻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医院外的疑云:当陪伴与疑惑交织在一个普通的周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本应是温馨宁静的午后,但对于小芸来说,却是一场情感的风暴即将来临的预兆。小芸的公公因为一场突发的疾病住进了医院,作为孝顺的儿媳,她毫不犹豫地请了长假,每日在医院里悉心照料。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 天天要闻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用您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刚进入高中就读,一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园漂亮的秋海棠,青红相间,煞是好看,正当我四处张望时,一个清秀的女孩从我身边走过,微风吹拂着她的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 天天要闻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出租车的后座上,脸色苍白,疲惫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满心欢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两个人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谁知这一年,幸福的生活却出现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医生告诉她必须尽快手术,以免对生命造成威胁。术后,她需要好好休养,心和身体都需要时间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