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于喝醉了,酩酊大醉。醉倒在发小的酒宴上,还发起了酒疯。
发小的儿子今天结婚,在门前的大街上摆了八十多桌招待亲朋,阵势宏大,占去半条街。
老于一大早就过去帮忙,先是洒水净街,然后帮着接待娶亲车辆。跑前跑后,叼着烟卷,看上去,笑容满面,如沐春风。
其实老于是不痛快的,昨天晚上还和老婆呕气。
老于和发小同岁,但老于的儿子比发小的儿子大四岁,如今发小的儿子娶亲,自己的儿子呢?还打着光棍。
儿子都三十一了,老于这个年龄的时候,儿子都十二了。看着别人家娶儿媳妇儿,待亲朋,老于两口子都愁死了。
儿子初中就毕业了,在社会上晃荡十几年了,啥手艺也不会,也不愿意去工地上吃苦受累。整天吊儿郎当在家晃悠着,偶尔还在家里没来由发顿脾气。
老于也很着急,平常自己除了种几亩地,就在农闲时去工地打工,干些绑钢筋的活。你说吃苦吧,老于倒不觉得,这活好歹都干了三十多年了,习惯了。
这些年,老于也挣了不少钱。把院子整的得得劲劲,盖的两层楼窗明几净,很气派。
尽管前几年,败家娘们儿把辛辛苦苦挣得十几万放到担保公司,弄得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但好在经过这几年的折腾,手头上还是攒有余钱的。
闺女大学毕业后,找工作也没有花钱,谈的男朋友家里在郑州有两套房子,尽管面积不大,这几年也凑合着住。去年也结婚了,现在挺着肚子在家歇着,日子马马虎虎,不用自己操心。
唯独儿子的婚事,让老于两口操心操肺,生了不少闲气。儿子在家沉着脸,没事找事,老是抱怨爹娘没本事。
老于发愁的就是,村里的姑娘越来越少了。大多初中毕业就去市里打工,好赖不回来。
偶尔遇到合适的媒茬吧,对方要求买车买房,车倒无所谓,十几万买过了,问题是县城买房。
你说都是种地人,在县城也没有工作,买房有啥用?一套房子七八十万,哪有家里住的舒服?
况且,从哪弄这么多钱,肯定不能贷款,自己老两口咋忍心让孩子欠那么多账呢!
前段时间,老于两口也是实在没办法,黔驴技穷了。就商量着咬咬牙不行就东拼西凑,再向女婿那借点钱,把房子买了。
可至少要找到合适的媒茬啊,连女方的影子都没有见到,万一买了房子,人家不满意咋办?
老于能不着急上火吗?尤其老婆经常发牢骚,搞得儿子讨不到媳妇儿都怪自己无能。
你说老于能开心不?儿子抱怨,老婆发牢骚。每次村里人家的儿子结婚,听到喇叭响,老于家里都会发生一场战争。
再过三个月,老于都五十二了。他觉得身子板比年轻人还硬棒,扛着百十斤粮食还能谈笑自若,健步如飞。再干十几年都没有问题,就是现在大形势不好,工地上活少,工钱也不好要啊。
老于好长时间没过性生活了。年轻时没压力,一晚上能倒腾几回。现在想都不想。尤其看着老婆这些年越来越肥胖的身体,皮肤松弛,赘肉一堆,胸脯发面团似的,打呼噜比自己还响,还经常放臭屁,啥狗屁欲望都没了。
老于的发小是村干部,经常穿的人五人六的,不是和村里有钱的,就是和镇里干部吃吃喝喝。
他的儿子脑子笨,还不如自己儿子机灵,就是因为发小死活不让孩子退学。上县城读初中,读高中,都是高价生。高考还考了一个什么破大专,当时自己两口还私下嘲笑过人家。
现在倒好,人家毕业后,考上公办教师了。工资不高,听说也就两千多块钱,还没自己几天挣得多,但人家就是说媒的不断,还能挑三拣四的。真是啥世道啊,老于叹息着想不通。
酒席上,老于是不想喝酒的。但他听着同桌几个人议论新媳妇儿怎么漂亮,排场,怎么通情达理,他心里就烦。
其实,老于下午还有事,他托老表介绍媒茬,那边有音了。说村里有个离婚茬,三十四岁了,尽管年龄大点,还带着女孩,但那个女人精明,很会过日子了。说的下午双方先去见见,已经约好了。
老于的儿子起初是不同意的,老于两口也犹豫。最后想想,再这样拖下去的话,以后连离婚茬也不好找了。好在女方带的是女孩,养些年就出嫁了,也不是累赘。
老于胡思乱想着,推杯换盏间,就喝大了。他老婆和他隔了两桌,一直给他使眼色,提醒他甭喝。老于只当没看见。
老于也不知咋回事,喝着喝着还哭了。搞得全桌人目瞪口呆,不明就里。
还是老于的老婆彪悍,揪着老于的耳朵把他提起来。边骂,边架着他回家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