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妈妈来接九九时,又提出了让外婆去省城一起住的请求。
外婆想了想,同意了。
乡中已经不再缺老师了,几名外婆从前的学生毕业后回到了这里,继续承担教书育人的职责。
临走的前一天,他们一起来到外婆家中,带了许许多多的礼物。外婆很开心,和妈妈做了一桌子好菜,还喝了两杯小酒。
可九九觉得,外婆又似乎很难过。吃饭的时候,她的眼眶一直红红的,不时拿起手帕擦眼泪。
外婆说,看到大家都过得很好,她现在终于能松一口气,腾出时间教教外孙女了。
王老师向外婆敬了一杯酒,对九九说,外婆是九九最值得学习的榜样。
外婆将自己的藏书分送给了村里的教师和孩子们。曾经积案盈箱的书房,现在变得空空荡荡。
妈妈直呼可惜,那些书都是有保存价值的。
外婆坐在车里,轻轻摇头:
“这些书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看过几遍记住了,存在心里,也忘不掉了。与其放在书架上吃灰,不如送给需要的人,它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九九坐在副驾驶的位置,抱着怀中厚厚的《红楼梦》和《西游记》,向车窗外东张西望。
眼看就要出村了,小泉还是没有出现。九九有些失落地转回头,妈妈看了她一眼,从后视镜里向外婆笑道:“妈,看来您对九九影响很大嘛,她也开始看四大名著了。”
外婆也笑了:“九九很好学。”
“这套书,还是咱们第一次去北京的时候买的吧?”妈妈接着笑,“我记得当初您为了买这套书,攒了不少日子的钱。”
外婆似乎陷入了回忆中:“是啊,当初买这么一套书,要费不少劲呢。”
“现在时代进步了,网上下个单,过两天就能给你送货上门。不论简体繁体还是影印本,都有!”
“真好啊。”
外婆感叹道。
(八)
车开到村口的时候,有一个高高大大的身影,站在路边,向他们挥手。
外婆摇下车窗,那人走上前来,朝他们咧嘴一笑,露出一排整齐的牙齿。
“姚老师,您好,我是您以前的学生林晓阳。”
是小泉的哥哥。
九九的耳朵竖了起来。
外婆下了车,与林晓阳握手:“你好,晓阳。”
“姚老师,听说您要去省城了,我来送送您。”林晓阳拿起放在脚边的两个食品袋,“这包是我从南京带回来的特产,你们拿着路上吃。这包是我妹妹昨天自己烤的蛋糕,送给九九的。”
外婆接过食品袋,笑道:“谢谢你们。不过,今天怎么没有看到小泉?”
“小泉昨天晚上睡觉着了凉,今天有点儿发烧,我妈妈带她去输液了。”
“一定要好好照顾孩子。我女儿在医院工作,有什么需要就和我们联系。”
林晓阳笑了笑:“谢谢姚老师。”
外婆转过头,招呼九九:“九九,快下车,这是小泉的哥哥,小泉给你准备了礼物。”
九九打开车门,抱着书,走到外婆身边。
“哥哥好。”
林晓阳俯下身,摸摸她的脑袋瓜:“你好,九九,小泉总是和我提起你。”
九九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她拿出怀里的《西游记》和《红楼梦》,递到林晓阳面前:“这是外婆送给小泉的。”
外婆笑着纠正她:“是九九送给小泉的。”
“谢谢九九。”林晓阳接过书,“小泉一定很高兴。”
外婆拍了拍他的肩膀:“小泉很有文气,一定要好好鼓励她。这孩子前途光明,不可限量。”
九九在一旁小声提醒道:“还要鼓励小泉好好学习,将来到省城上中学,我们可以一起读书。”
林晓阳的神情认真而感动:
“好的,我一定把你们的话带到。”
车子缓缓开动,拐上了一条宽阔的大路。
九九坐在车里,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行道树,心中不知道是什么感觉。
她想到自己在送给小泉的书中的夹入的几朵金银花,洁白金黄,像天空中的云朵,又像灿烂的阳光。
有点儿苦,又有点儿甜。
那是夏日开放的金银花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