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老父续弦儿得福

2022年10月31日11:34:13 故事 1224

清康熙年间,朝内有一位大臣,姓梁名梦龙。他曾官任户部右侍郎、右都御史、兵部尚书、太子太保及吏部尚书。他居官到80岁方告老辞朝,回到老家直隶正定府,人称梁阁老

梁阁老早年丧妻,撇下3个儿子。自打他告老还乡离开官场之后,心里并不轻松。一向居安思危的梁阁老深知官场的腐败,世态的炎凉。“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嘛!自己在世时,自会有人讨好巴结,若一旦撒手归天,我这阁老府的声威马上就会一落千丈!

他又想,自己虽有3个儿子,可没有一个成大器的,每人头上只不过有个秀才、举人之衔,用它顶立门户是不行的。眼看自己到了暮年,若一口气上不来,自己苦心经营的这座阁老府,定败落在3个不肖儿子的手里。梁阁老想到这里,不禁长吁短叹,暗自伤心。


民间故事:老父续弦儿得福 - 天天要闻

再说梁阁老府内有个丫环,名叫春姐,年方二九,不但容貌长得俊俏,且聪明伶俐。

一天,梁阁老外出游玩,回到府内太阳已经落山。春姐忙将洗脚水打来,侍候老爷洗脚消乏。谁知梁阁老脱去鞋袜搬起左脚,眼睛盯着脚心发呆。

原来,梁阁老的左脚心里长着一颗黑痣,有黄豆粒大小。梁阁老盯了一会儿,感慨地说:“贵处,贵处呀!”

这时,站在一旁的春姐乐得差点笑出声来,说道:“老爷,脚板上长颗痣,有啥贵不贵的呀?”

梁阁老听了,说道:“女孩家懂个啥!常言说:贵人自有贵处!自古以来,帝王将相都有与平民百姓不同之处。就拿老爷我来说,能做得丞相之官,全凭脚心里这颗痣哩!”

春姐听了,笑笑,说:“老爷,若俺女孩的脚心里也长有黑痣,还贵不贵呀?”

“当然也贵呀!”

“老爷,您这话俺不信!我的右脚心里长有一颗黑痣,哪为啥当了丫环呢?”

梁阁老一听,忙问道:“你说的可真?”

春姐调皮地一笑:“谁敢骗老爷!”

梁阁老听了,马上让春姐脱去鞋林。春姐听了,羞得满脸通红,扭捏着不肯脱去鞋袜。梁阁老见状,说道:“老爷又不是外人,让你脱,你就脱,害怕个啥!”

春姐无奈,只好将鞋袜脱去,扳起右脚让梁阁老一看,脚心里果然有颗黑痣。这下子,梁阁老可就坐不住了,他思虑片刻,将春姐打发走,又将管家梁七唤来,说道:“你快去备轿!”

梁七听了,甚感疑惑,问道:“老爷,天都这么晚了,黑灯瞎火还到哪去?”

梁阁老“嘿嘿”一笑,说道:“去正定府衙门!”

梁七听老爷要到府衙,以为他有什么公务也不便多问,便去备轿。不一会儿,轿子备妥,轿夫们抬着梁阁老直奔正定府衔门。

淮知,这时知府大人已经入睡,听说梁阁老深夜来访,吃惊非小,赶忙穿衣整带,一路小跑,出门迎接。

梁阁老双手一拱,说道:“老夫贸然造访,还请见谅!”

寒喧过后,二人来到客厅,梁阁老坐定之后,知府问道:“大人到此,有何见教?”

梁阁老听了,双手一拱,说道:“老夫今日来府,是为一件事犯愁,想拜托知府大人助一臂之力!”

知府听了,赶忙说道:“老前辈有何指教,请尽管示下,下官万死不辞!”

梁阁老听了,点了点头,便说出了心里话。原来,梁阁老欲娶丫环春姐续弦,想请知府做个月下佬,为他牵线搭桥。

知府听了暗自好笑,他以为梁阁老深夜来府有什么要事,原来是要他当红娘。知府心想:一个堂堂阁老怎能收一个下女续弦?再说,自己虽说是一地方小吏,可也是朝廷的命官呀,岂能为一个下女当月下佬?可他又转念一想:梁阁老乃当朝重臣,虽说已告老还乡可朝里的显贵多出自他的门下,万一不应下此事,怕日后……

知府想到这里,急中生智,说道:“下官从没做过媒妁之事,不过,既是老前辈重托,可否让我内人代劳?”

“好,好!那就有劳夫人啦!”梁阁老谢了知府,回到阁老府。当晚,他亲笔写了一份奏折把自己续弦之事说明,派人送往京城,奏请康熙皇帝御批。

要问梁阁老续弦为啥要报康熙皇帝御批呢?原来他是盯准了那诰命夫人的顶戴,以及那见官大三级的銮驾。一旦万岁恩准了此事,那就等于梁家又出了一个朝廷命妇,即使他日后撒手归天,这年轻的诰命夫人也能成为阁老府的保护伞。


民间故事:老父续弦儿得福 - 天天要闻

康熙皇帝看罢奏折,暗自好笑:“想不到梁爱卿生了少年之狂!”随即将御笔一挥,恩准了二人择日完婚。并派人将诰命夫人的穿戴和一套銮驾送到梁府。

再说知府夫人受命梁阁老,找春姐说合。常言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春姐听了,自然乐意,欣然应下。谁知梁阁老的三个儿子不赞同老父这桩婚事,可又不敢当面阻拦,所以,梁阁老完婚这天,兄弟三人都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梁府里有个规矩,晚辈给长辈要早晚请安。梁阁老完婚的第二天,一对老夫少妻早早起床,洗漱已毕,便坐在后堂八仙桌旁,一边品茶,一边等三个儿子来请安。可等来等去却不见儿子们的踪影,梁阁老便把管家梁七叫来,让他看看是怎么一回事。

梁七来到前院一看,只见他们兄弟3人坐在那里生闷气,梁七叫他们马上到后堂请安,可他们哥仁说啥也不肯去。

梁七只好劝道:“老爷刚刚完了婚,你们做儿子的应该去见礼千万不能失去大体呀!”

兄弟3个听了梁七的话,只好硬着头皮来到后堂,向老父请了安,可轮到春姐时,兄弟仨的腰和腿却弯不下去。论辈分,哥仨理应叫春姐为娘,可论岁数,哥仁的岁数都比春姐大,碍着父亲的威严,哥仨只好朝春姐弯了一下腰,连句后娘也没叫,便退出后堂。

春姐受到冷落,心里自然气不过。梁阁老只有好言相劝。他反过来训教3个儿子时,没有一个听从的。梁阁老越想越气,不几日便病倒了。他本来已是垂幕之年,怎经得起气病交加,不几日便一命归天。兄弟三人料理完老父的后世,干脆连后堂也不去了,见了春姐能躲则躲。

梁阁老在世时,就深知世态之炎凉,人情薄如水,他在世时,府门前车水马龙,自他过世后,阁老府门前顿时冷落下来。那些往日与阁老府常来常往的达官显贵,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踪影了。

且说正定府城内有一乡绅,他家田地与梁阁老家的田地相邻,他早就有夺梁家田地之心,只因惧怕梁阁老权势没敢行动。

梁阁老一死他觉得时机已到,于是先花重金买通知府,后用跑马占地之法,将梁家的良田百亩占为己有。

梁家三兄弟当然不让,就写了一份状子呈给正定知府,求助于大清典律。谁知,知府早收了乡绅的重金,再说,梁阁老已经过世,他哪还有心劲去管梁府之事。所以,知府看过状子之后,便搪塞道:“待本官查清此事后,再作处理!”就这样,三言两语便将梁家哥仨打发走了。

过了半个月,案子却不见音信,又过了月余,知府仍搪塞道:“不要着急,正待查办!”

这时,管家梁七看透了内幕,便把梁家哥仁叫到面前,说道:“你们都是榆木脑袋,没看出知府是在搪塞你们吗?你们何必再去求她!”

梁家哥仁听了,忙问道:“不求知府,去求谁?谁能帮咱打赢这场官司呢?”

梁七说道:“当然有人能替咱府打赢官司,就看你们求不求?”

梁家哥仁听了,忙说道:“我们一定求,不知这个人是难?”

“你们的后娘!除非她出面,咱这官司甭想打赢!”说罢,又讲了一番道理,梁家哥仁听着在理,就答应依计行事。

再说后娘春姐,自梁阁老死后,她悲伤很长一段时间。梁家哥仨从没到过后宅,她一人深居后宅,除了偶尔到大佛寺进香礼佛外,就养些花草虫鸟打发日子。

这一天,春姐正在花园观花,女仆来报:“夫人,三位少爷跪在门外求见!”

春姐听了,将袖子一甩,冷冷地说:“不见!”说罢,扭身回房去了。

梁家哥仁一直跪到中午。梁七见此情景,也随之跪下,求夫人召见。这一来,春姐才传出话来,让他们四个人进后堂回话。梁家三兄弟进到后堂内,齐刷刷地跪在春姐面前,磕头说道:“不孝孩儿给母亲大人请安!”

春姐将脸一沉,说道:“哼!是给我请安,还是有事求我?”

梁家哥仨听了,心里“咚咚”直跳:“这,这……还有,为咱家的田地被霸占之事,求母亲大人……”

春姐听到这里,“唰”地站起身来,说道:“自打您父亲过世后,你们谁来过后堂一趟,看我是死了,还是活着?你们知道我是怎样过的吗?现在家里出了事,记起我这个后娘来了…”春姐说着,不禁大放悲声。

经过梁七一番劝慰,春姐方才止住哭声。她擦干眼泪,说道:“咱家田地被占之事我已知道,这样吧,梁七你留下,你们哥仨先回去歇息去吧,我自有办法!”

待梁家哥仨走后,春姐对梁七说道:“梁管家,我不看僧面看佛面,不为他们三个不肖之子,也为九泉之下的老爷,这事我管。不过,你得依我一个条件!”

梁七听了,忙说道:“夫人有啥条件请讲!”

春姐说道:“我虽出身卑贱,但得福于梁阁老之恩,是当朝皇上封的诰命夫人!可他们哥仨不把我当娘看待,这田地被霸占之事我如何好管呢?”春姐说到这里,思虑片刻,接着说道:“这样吧,过几天就是我的生日,到生日那天,你把梁家所有的亲友都请来,好好庆贺番。”

梁七说道:“夫人过生日,理当如此!”

春姐说道:“到时候,他们哥仨当众从我裤裆下钻过,磕三个头,叫我三声娘!”梁七听了,一时犹豫不决。

春姐见状,说道:“你不要为难,去跟他们哥仨说一声,若答应这个条件,一切都好办!”

梁七无奈,就找梁家哥仨商议。梁家三兄弟虽说不情愿,可事到如今,也只好点头答应。

到了春姐生日这天,凡与梁府拈亲带故的全都来了,府内鼓乐喧天。

大厅内,梁家哥仨给春姐跪拜完毕,春姐起身离座,走到大厅中央,将两腿一叉,梁家哥仨红着脸,一个个从两腿中间钻了过去,然后,每人叫了三声“娘”。

春姐重新落座,对众人正色说道:“我虽不是三个孩子的亲生之母,但托阁老的洪福,名分上堂堂正正是他们的母亲。今天,我之所以让他们哥仨从我腿下钻过,并非存心侮辱他们,不过是表示母亲生儿之意。今天,他们既然当众认了我这个娘,从前的不快之事就一笔勾销。我是梁府的当家人,府内的事我不能不管,我要让知府秉公办案!”说完,她对管家梁七如此这般地吩附了一番。

第二天上午,一切安排妥当,春姐传出话来,让手下人将那套銮驾抬了出来,她要进京面君告知府。该启程了,春姐坐上銮驾,连放9声礼炮,梁七高声喊道:“启驾!”一标人马出了梁府。

谁知梁府的9声礼炮可了不得,惊动了正定府、县两衙,以往梁阁老进京面君才放三声礼炮,怎么今天放了9声。正定知府摸不着头脑,忙派衙役打探消息。片刻,衙役来报:“回知府大人,梁阁老府的诰命夫人要进京!”

“啊!”知府听了,大吃一惊,忙问:“是坐车,还是坐轿!”

“不是车,也不是轿,诰命夫人坐的是銮驾。”

知府听了,吓得魂不附体,心想:诰命夫人进京,定是为她家土地被霸占一事,若万岁知道此事,哪有我的命在!想到这里,忙吩附道:“快,快叫齐两班衙役,随我前去阻拦!”他又让人报知县知道,让知县也带人一齐前去。

这时候,春姐的銮驾已到了十字路口,街道两旁人山人海。銮驾正行之时,只见知府和知县大步流星地跑到銮驾前,双膝跪地,齐声说道:“请诰命夫人留步!”

梁七见是知府拦驾,忙高声喊道:“有人拦驾!”

“落轿!”春姐闻声,知道是势利官拦路,坐在轿内喝道:“何人大胆,竟敢拦我诰命夫人的大驾!”

知府和知县忙磕头,禀道:“知府、知县下官叩见夫人,下官迎接来迟,告罪!告罪!”

春姐故做声势说:“民妇出门,岂政惊动二位大人!”

“不敢,不敢!下官不知夫人有何要事,下官愿效犬马之劳!”

“民妇要进京面君!”

知府和知县听了,似当头一棒,忙说道:“不知夫人有何事面君?”

春姐听了,挑起驾帘,叮着知府。说道:“你问何事面君?我不说你也知道,阁老尸骨未寒,我那三个不肖之子,就把百亩良田荡尽!梁阁老为官一世,那是何等的声威。不想却败坏在这些混帐手里。老娘今后的日子如何过得?我要面见万岁,求朝廷按大清典律,治他们不孝之罪,以雪梁府之冤!”说罢,将驾帘拉下说道,“梁七,快开道进京!”

知府冲着銮驾连连磕头:“下官知罪下官知罪!请夫人开恩!”

春姐见火候差不多了,这才掀开驾帘, 问知府道:“你知府大人一向为官清正,从不贪赃枉法,何罪之有呢?”

知府听了,忙说道:“夫人息怒容禀,你说 梁兄不忠不孝,下官也有干系难脱。今后一定弘扬孝道美德,以谢天下父母。至于贵府田地一案,下官回衙即办,对乡绅趁火打劫之举定从严惩治,请夫人回府静候!”说罢,硬是跪地不起。

春姐看已到火候,也就顺水推舟地说道:“既是如此,那就请知府大人多费心神啦!”然后命梁七转架车府。

第二天,春姐正在后堂闲坐,管家梁七来报,说知府正在门外求见。春姐让他进内堂回话。知府来到后堂叩见春姐之后,然后将公文呈上,说田地一案已结,除物归原主外,并罚乡绅重金以示惩罚。

到了这时,梁家兄弟三人才回过味来,真正理解父亲续弦的用意,从此,梁家哥仨每早必到内堂向后娘春姐问安,孝敬无比,视为亲生母亲。

故事分类资讯推荐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闻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陈干看着手里的玉佩叹了口气,这是他当初送给未婚妻林可儿的定亲信物,陈家败落后,林家嫌弃他穷,退了婚事,这玉佩也送还了回来,他一直没舍得典当,如今家里就剩这么一个值钱的物件,他打算典卖了作为赶考的路费。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闻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1.母亲走的那天,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布,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我跪在灵堂前,泪水模糊了视线,耳边回荡着亲戚们断断续续的哭声,心里却空荡荡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亲走得很突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 天天要闻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张鸿蓄着一头乌黑的短发,眼神中带着些许郁郁寡欢,他站在这座繁华都市的边缘,独自望着远方林立的高楼。每一天,他就像无数城市里的普通职员一样,重复着简单枯燥的工作内容。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时走进了那间已经有些陈旧的写字楼,坐进自己格子间的角落。“张鸿,这份文件你检查过了吗?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 天天要闻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故事来源于生活,进行润色、编辑处理,请理性阅读。父亲去世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震得我们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厅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丝,心里一片凄凉。突然,门铃响起,我打开门,只见大伯一家站在门外,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 天天要闻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医院外的疑云:当陪伴与疑惑交织在一个普通的周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本应是温馨宁静的午后,但对于小芸来说,却是一场情感的风暴即将来临的预兆。小芸的公公因为一场突发的疾病住进了医院,作为孝顺的儿媳,她毫不犹豫地请了长假,每日在医院里悉心照料。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 天天要闻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用您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刚进入高中就读,一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园漂亮的秋海棠,青红相间,煞是好看,正当我四处张望时,一个清秀的女孩从我身边走过,微风吹拂着她的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 天天要闻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出租车的后座上,脸色苍白,疲惫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满心欢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两个人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谁知这一年,幸福的生活却出现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医生告诉她必须尽快手术,以免对生命造成威胁。术后,她需要好好休养,心和身体都需要时间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