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借钱容易,还钱难,借钱的时候,都咒发誓,那叫一个情真意切,等到要还钱了,那嘴脸立刻翻转,耍无赖都是寻常。
小镇不大,不过该有的都有,一座客栈,酒楼酒肆,茶馆等,倒是一个不缺。
在这个小镇上,有着一位出了名的善人,就是粮店的老板王桂发,这王桂发经营着镇里唯一的一间粮店,生意很好,也赚了不少钱。
此人年轻的时候是个乞丐,所以深知吃不饱饭的感觉,后来机缘巧合,逐渐发家致富了,但是这人不忘本,对待穷苦人家,极为友善。
若是谁家吃不起饭了,过来赊些米面,甚至是过来讨要一些,这王桂发也不会迟疑。
所以这么一来二去的,王善人的名号就传了出去。
吃过早饭,正在店里盯着的王桂发,听到动静,往外看,只见一名老汉,拽着一个口袋,带着迟疑,走了进来。
老汉往里看了看,王桂发没站起来,但是掌柜的走了过去,问道:是买粮食么?
老汉迟疑了一下,有些为难,良久才说道:你是王善人么?
掌柜的也是老人,随即看向东家王桂发,王桂发这才站了起来,走了过来,问道:你找我?
老汉看了看他,突然跪了下来,说道:王善人!老朽实在是没钱,我儿子出外打工了,很快就回来了,你看能不能赊给我几斤粮食啊?我儿子回来之后,我一定第一时间还给你钱。
王桂发见了,上下打量了老汉一番,点了点头,说道:好说!老哥你先起来。
说着,就将老汉搀扶了起来,随即对着掌柜的说道:叫伙计给称一斗米。
听到这里,老汉赶紧摆手说道:用不了!用不了!我儿也就是半月就能回来,给我几升米就行。
这一斗米可是不少,即使是成年人,也得吃个一两个月,当然,穷人也不会每顿都是吃米,而是熬粥,或者配上野菜等等,足矣吃上很久了。
老汉若是自己吃,三四个月也是有可能的。
老汉看着大米,有着激动之色,说道:您写个欠条,我画个押吧!
王桂发听了,也没推辞,毕竟这么多米,可是很多钱,即使再心善,事情也不能这么做,所以写了个欠条,老汉画押。
老汉走了,掌柜的拿着借条,苦笑道:我说东家,我给你记着呢,算上这笔,你借出去的钱,估计有一百两了。
王桂发听了,也是一愣,不过随即笑道:无妨!都是些穷苦人。
掌柜的听了,却是苦笑道:不见得啊!人啊!不好说,多一半,我看着都是来占您便宜的。
王桂发听了,也不生气,只是笑了笑。
就在这时,门外经过一人,迈步走了进来,笑道:王善人这是又行善了?
看到来人,王桂发倒是笑了,指着来人,笑道:催命李啊!你怎么跑我这儿了?
来人是个三十来岁的汉子,双眼滴溜溜乱转,一看就是精明之人,而且此人脸上有着一道刀疤,平添了讥讽凶狠。
男子笑了,说道:我这不是最近没什么生意么,随便走走,看到你这赊账的那么多,过来问问,是否需要我出马啊?
王桂发摆了摆手,说道:不用!我可是用不到你。
两人闲扯一通,这催命李走了。
掌柜的看着此人的背影说道:这人不简单,据说催债还从未失手过。
王桂发听了,点了点头,说道:这倒是,只是此人有些手段,着实狠辣了些,有些过了。
掌柜的听了,也不接话,只是摇了摇头。
时间一晃,就是半个月,这天深夜,粮店这里,突然起了大火,不只是粮店,周边的房子也都烧起来了。
大晚上的无数人开始救火,一直忙活到清晨,火才被扑灭。
王桂发和掌柜的伙计,一直在救火,当火焰扑灭的一刻,王桂发走到了自己的粮店之中,直接傻了。
建筑结构只是残存,里面几乎都烧没了,前面零售,都是好说,王桂发带着众人,直接扑向了仓库,这里有着太多的粮食。
结果到了仓库一看,王桂发直接瘫倒在地,所有的粮食都烧没了。
王桂发的几乎所有家底,都在这粮店上,家中虽说还有些钱,但是与粮店比起来,却是少了太多。
掌柜的见了,也是傻了,眼中含泪,说道:都没了啊!几百两的银子,都烧没了!
王桂发意志消沉,足足好几天,重建粮店,还要经营,重新供货,都需要钱,可是算了算,家里的钱不够啊。
掌柜的找了来,看到他意志消沉,忍不住说道:东家!现在你遇到了难处了,我想是不是该把那些欠账要回来了?我看只有如此,才能度过这次的难关。
王桂发听了,直接摇头,但是掌柜的劝说了一番,王桂发最终还是妥协了,毕竟自己已经陷入了困境,先顾自己也说得过去。
但是怎么要账,是个问题,最终还是想到了那催命李,此人出面,事情会相当顺利的。
掌柜的出面,找到了那催命李,交代了事情之后,将记录的明细交给了此人。
这催命李专门干这个的,说好了提成之后,按照名单,开始逐个催讨。
别说,只是三天而已,竟然追回了五十两银子,连王桂发都惊呆了,看来恢复粮店有望了。
这催命李拿着名单,越过几人,看到了最后一名老汉的名字,露出了喜色,暗道:一斗米,这可是不少钱啊,回去路上顺带着找他了!
这催命李追了几人,往回走,路过老汉的家里,却是愣住了,大门上锁,竟是没人。
问了同村之人,也都不知道,无奈之下,催命李只得作罢。
但是每次经过,都会过来看看,连续三天,都没人,这可是把催命李气得够呛,这老汉估计是故意的。
这可是难不倒他,他可是号称催命的人。
都催得差不多了,催命李这天白天哪也没去,一直等到了晚上,专门去了老汉的家里。
镇子一片漆黑,村落更是如此。
只是当他走到老汉的院落近前的时候,顿时愣住了,本是漆黑的院落,竟然亮起了灯活,虽说极为微弱,但是在这黑暗之中,却是极为显眼的。
催命李顿时露出了喜色,赶紧到了近前查看。
大门依旧紧锁,但是院中却是有了动静,催命李到了院墙这里,向里看去。
村落的房子,院墙都是土坯,不高,也就是半人多高的样子,往里看去,催命李愣住了。
只见老汉端着碗,口中念念有词:儿啊!爹给你煮饭了,你吃吧!
来来回回,就是这么一句话,屋中有着灯光晃动,借着灯光,催命李看到,这老汉竟是双脚离地,所谓的动静,只是老汉的呢喃而已。
催命李看得真切,一股寒气,顺着后背往上窜,冷汗就冒了出来,悄悄转身,钱也不要了,直接跑了。
次日,催命李到了王桂发的家里,将其他的钱给了,迟疑着说道:那李老汉的钱,我看就算了吧!
王桂发有些不解,问道:怎么了?
催命李迟疑了一下,说道:我看此人估计是没了,不信你去看看吧!
听到这里,王桂发便是一愣,回想了一番,老汉不像是有病将死啊。
王桂发叫来了掌柜的,叫了名伙计去了一趟,就是为了确认此事。
结果伙计回来,脸色难看,问了才知道,原来那老汉的确是死了,而且死了很多天了,他儿子刚回来。
王桂发叹了口气,只能作罢了。
故事完!
说明:民间故事也是文学的一种传播形式,请勿与封建迷信挂钩,请多多关注作者,继续欣赏下一篇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