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山深处有一个村庄叫黄山村,虽然环境好,但是山路陡峭,进出困难,除了村里人,很少有外人去。
刚刚大学毕业的孟丽和朋友一起旅游,无意中来到了黄山村。那个时间不是假期,也不是周末,村里的孩子们却聚在一堆儿,拿着小木棍在地上练习写字。
孟丽走到孩子们跟前,好奇地问:“你们怎么不去上学啊?”
一个年纪稍大的女孩抬头看着孟丽,擦了擦挂在嘴边的鼻涕说:“前不久,我们唯一的老师走了,附近村子的小孩都没上学。”,“姐,我的名字怎么写,你能教教我吗?”旁边的小男孩看别的孩子在写自己的名字,缠着女孩叫他。
看着孩子们,孟丽心里一阵酸楚,城里和他们同龄的孩子,现在正坐在教室里接受良好的教育,而他们却只能在地上随便画画。孟丽心中做了决定,她要成为这些孩子们的老师。
回到城里,孟丽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男友丁志忠听后,坚决反对:“我已经帮你找好工作了,那可是个大公司,你有学历又有能力,以后一定能有很好的发展,去那个穷山沟教学,你又能得到什么?”
“你没看到那些孩子有多向往学习,我只是想尽一点自己的力量,让孩子们了解大山外的世界,让他们有一个学习的机会。”孟丽红着眼说道。”
最终,丁志忠没有拗过孟丽,无奈地赞同了她的决定。
(二)
开课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除了牛娃,附近村子的孩子都来上学了。孟丽已经不止一次去找过牛娃的父母,他父母每次都说:“明天就送孩子去。”但他们却始终没把牛娃送到学校。
这天放学后,孟丽再一次来到了牛娃家。蹲在院子里抽烟的牛娃父亲赶忙站了起来:“孟老师,你咋这时候来了。”,“你们怎么还不送牛娃去上学,他已经落下很多课程了。”孟丽严厉地说道。
牛娃父亲将烟蒂扔到地上,用脚踩了踩:“孟老师,我们家的条件你也看到了,哪有闲钱让孩子上学啊。”孟丽无奈地轻笑一声:“我已经跟你说过了,不需要你们出钱,牛娃的学费我来出,你说的这些都不是理由。”
“行,孟老师,话到这个份上,我就直说吧,读书有啥用,还不如早点学学干农活,也好帮家里分担一些。”牛娃父亲理直气壮地说道。
孟丽气不打一处来,她没想到,这个看上去朴实的男人竟然如此愚昧,不禁怒吼着:“你难道想让牛娃和一样,一辈子呆在大山里,只会种地放羊,出去坐车还要问别人车上写的什么字?!明天一早我来接牛娃上学。”说完,孟丽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牛娃父亲被孟丽的话震惊了,在院子里来回踱步。
第二天一早,孟丽正准备去接牛娃,牛娃却背着书包出现在她面前,将一沓散钱交到她手里:“孟老师,这是我的学费,我爸说了,只要我想读书,他一定不再拦着。” 孟丽将全部的精力放到了孩子们身上,是孩子们心中最尊敬和感激的老师。
(三)
两年后,趁着暑假的时间,孟丽和丁志忠办了婚礼。短暂的团聚后,孟丽又开始收拾离开时要带的行李了。丁志忠坐在一旁呆呆地看着,两年的时间里,他越来越理解孟丽。
没多久,孟丽怀孕了,在大山里生下了儿子丁浩。为了不耽误给学生们上课,她将还在吃奶的丁浩交给了父母照顾。为这事,家里人不知和她吵了多少次,指责她是一个不合格的母亲。
转眼,丁浩八岁了,因为聚少离多,他对孟丽充满了怨恨,恨母亲天天守着别的孩子,却把自己这个亲儿子抛在一边。
丁浩对自己有不满,孟丽是知道的,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关心丁浩,她相信,总有一天丁浩会理解自己。很多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中学,让孟丽更加确定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世事难料,一天,丁志忠带着丁浩像往常一样坐上了开向大山的汽车,却在一个路口发生了车祸,丁浩只是受了一点轻伤,但丁志忠却不治身亡。
丁浩将责任全部归到孟丽身上,不和她说话,甚至不愿意见她。无论孟丽怎样做,丁浩都不肯原谅她。
(四)
孟丽一头的黑发变成了白色,脸上满是皱纹,慈善机构捐款给他们学校重新建了教学楼和操场,有更多的年轻人走进这所深山里的学校,学校里的学生也越来越多。而丁浩混过高中,上了一所不入流的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小公司工作。
这天,孟丽正在给学生上课,忽然晕倒在教室里,结果她被查出得了白血病。孟丽的同事打通了丁浩的电话:“浩浩,你妈病了,现在在医院呢,你赶快过来吧。”,“我正忙呢,没时间。”说完,丁浩就挂断了电话。
孟丽理了理额前的乱发,虚弱地说:“浩浩不肯来是吗?哎,这么多年了,他还是不肯原谅我。”
这些年,孟丽的工资只够自己的日常开销,根本没有存下什么钱,丁浩读书和生活用的都是丁志忠的赔偿款,她根本没钱为自己治病,她想:算了,自己也这么大年纪了,就这样等死吧,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儿子能来见自己最后一面,喊一声妈妈。
半个月后,医生高兴的告诉她,已经找到合适的骨髓了,而且对方愿意捐献。孟丽却说:“替我谢谢捐献者,不过我不治了,我拿不出那几十万的手术费。”,“你的手术费和术后的康复费,都已经有人交过了,你不知道吗?”医生说道。
就在这时,一群年轻人来到了病房,孟丽一眼就认出了他们,惊讶的说:“你们怎么来啦?!那些费用是你们交的是吗?我怎么能用你们的钱呢。”
一个西装笔挺的男人拉住了孟丽的手:“孟老师,要不是您,我们根本不可能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出大山,这些都是应该做的。”
是的,这些人都是孟丽的学生,而那个男人正是牛娃。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在学生们的宽慰下,孟丽做了手术,身体一天天地好了起来。但她心中始终有一个疑惑,别人都是找了很久才找到合适的骨髓,很多人都是在等待中死亡,为什么自己这么快就找到了。
直到有一天,孟丽从朋友口中得知,给自己捐骨髓的居然是儿子丁浩,不然成功率不可能这么高。
原来,丁浩在挂断电话后,推掉所有工作来了医院,向医生了解了孟丽的病情,并做了检查。其实,丁浩早就开始理解孟丽,并原谅她,只是不知该怎么和她相处,才不肯与她见面。
孟丽流着泪来到了丁浩的住处,毫不犹豫地抱住了他。(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