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临安城外!
驿道上一匹快马疾驰而来,扬起阵阵尘土,正在路上的行人纷纷让道,驿卒沿途喊道,“八百里加急!速速闪开”,但见人影一晃,骑者已然离去。
行人纷纷驻足议论,从这架势来看必是朝廷有十万分火急之事。
此时正值岳飞率领的岳家军在朱仙镇大败金兀术,取得朱仙镇大捷,况且目前全军士气高昂,一路势如破竹,假以时日收复失土,解放中原也也未可知。
但此时朝廷却发出八百里加急文书,不知是什么十万火急之事,难道前方战事有变,各种猜测众说纷纭。
这时路上又掀起一阵更大的尘土,五匹骏马疾驰而来,马背上的人丝毫没注意路上的行人。路上的行人纷纷躲避,但一些老弱病残没来得及躲开险些被马冲撞,一时间骂声四起。
只听“嘶”的一声,只见马背上身穿紧身黑衣,腰挎乌金宝刀的汉子紧急勒马,扫视了一下,向路人问道,“朋友,不久前可有看到驿卒从此路经过?”
众人义愤填膺,刚才这帮人骑着马直冲冲地往前赶,丝毫没有在意路上行人的死活,此时众人都不想搭理这个汉子,只顾着往前走。
“啪”的一声,一条鞭子抽来,落在一个老妇人身上,老妇人吃痛,躺在地上不能动弹,身子蜷缩在一起。
“一群不知好歹的贱民,大爷问你们话呢,都哑巴了”,一个手拿鞭子,满脸横肉的汉子恶狠狠地向众人呵斥道。
看着这五个人的装束,绝非普通的百姓,倒像是武林人士,这对于手无寸铁,手无缚鸡之力的众人来说,也只敢怒而不敢言,惹怒他们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
“回大爷们的话,不久前刚从这经过”,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回答道。
拿鞭子的汉子听罢,向腰挎乌金宝刀的汉子询问道,“大哥,听秦相话中之意,此次派我等兄弟去朱仙镇监视岳飞和岳家军动向是上面的旨意,听说上面对岳飞甚是不满,不知大哥怎么看待这件事”?
“秦相之意我们不可随意猜测,我等只需奉命行事即可,以免惹来杀身之祸。老三,此次前去,千万不可鲁莽行动,岳飞毕竟是一军之帅,绝非等闲之辈”,腰挎乌金宝刀的汉子对拿鞭子的汉子的询问有些许不满。
说罢,五匹骏马疾驰而去,掀起滚滚尘土,遮天蔽日
临安城,朝堂之中!
皇帝赵构在朝堂之上听信秦桧的谗言,命兵部紧急发出八百里加急文书并赐金牌,急令岳飞及岳家军即刻停止进攻金人,并立刻班师回朝。
自从前几日赵构看到岳飞的奏折以来,他总是寝食难安,岳飞在奏折中写的大意是尽快率军誓师北伐,解放中原,收复祖国的大好河山,迎二圣还以京师,取故地再上版籍。
这无疑是触动了赵构心中那块敏感地带,赵构一直记得秦桧南归后曾对他说过的话:“要是恢复大功告成,元圣必将南返,陛下将何以自处?”。
所以此次秦桧进谏让岳飞及岳家军停止追击,立刻收兵并班师回朝正合赵构之意,自古以来天下只能是一个人的天下,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赵构又怎么会轻易放弃这无上的权利呢。
“丞相,你认为岳将军会听朕的旨意班师回朝吗”,赵构对此深深怀疑,以他对岳飞的了解,功名和利禄对岳飞而言如粪土,在如此攻金大好局势之下,难保岳飞不会抗旨不遵。
“岳飞这厮,平日里就拥兵自重,现又统帅我大宋大半兵力,若是他想图谋造反,则我大宋江山不保,官家不可不防”,秦桧向赵构进谗言,说道。
“官家可下旨意,每隔一刻钟下发一道金牌并八百里加急文书,同时可切断岳飞粮草供给,凉那岳飞不敢不从,我已派人去监视岳飞的一举一动,若有异动臣即可禀报。”,这不可谓是一道歹毒之计。
岳飞,我知你意,但你可知朕意,你若一意孤行,那你我君臣之间也将恩断义绝,再无回头之路,赵构心里默默地念叨。
朱仙镇,岳家军帐营!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站在高处,岳飞望着祖国的大好江山,如今却偏安一隅,国土尽失,不禁悲从中来,心痛不已,众将士看到如此情景也不禁黯然泪下。
忽听营中传来呼叫,“八百里加急文书,请速速传岳将军过来接旨”。
这个时候朝中传来八百里加急文书,不知所为何事,不知道是否与外界传言有关,岳飞心中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岳飞接旨,命令岳家军即刻收兵,班师回朝,不得有误,违令军法处置”,传令兵宣读道。
一直以来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外界早有传言说官家为了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利只想与金人议和,不想迎回二圣,不图收复河山,想我岳飞一生的愿望就是收复失土,驱逐外族,还我河山。
不能,绝不能收兵,绝不能班师回朝,一定是朝中那帮奸臣向官家进的谗言,官家听信了这些谗言故而命令我班师回朝,官家可能不知道我岳飞只想收复中原,别无他想。
“传令兵,请允我修书一封请八百里加急呈送朝廷,表明我意”,岳飞对传令兵说道。
说着,岳飞走入营帐,提笔写起奏折。
正在这时,突听帐外传来呼叫,“八百里加急文书,请速速传岳将军过来接旨”。
岳飞一脸的懵逼,这是什么情况?
“岳飞接旨,命令岳家军即刻收兵,班师回朝,不得有误,违令军法处置”,另外一个传令兵宣读道。
一样的旨意,为何朝廷会连发两道金牌,岳飞不由得摇摇头,看来是朝廷不相信我岳飞,那我又何必再给朝廷上奏折,说明我意呢,如今我军势如破竹,直指汴京,收复河山指日可待,我岳飞又何必理会朝堂上那些奸佞之臣的诬陷呢,至于金牌,有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岳飞心中主意已定,召众将士入大帐商讨对策。
“众将士,如今朝堂之上奸臣当道,诬陷我岳家军意图谋反,朝廷连发两道金牌,命我等立刻收兵,班师回朝,但是如今我军面对如此大好局势,天赐良机,可一举攻破汴京,驱逐金人,收复中原,众将士,我意已决,不撤兵,不班师,众将士有何不同意见,尽可提出来”。
帐下岳云、牛皋、张宪、王贵等众将士纷纷附和道,“一切听主帅吩咐,我等誓死追随主帅”。
正在众将议论之时,帐外忽又传来呼叫,“八百里加急文书,请速速传岳将军过来接旨”。
就这样,为了催促岳飞收兵,班师回朝,朝廷连发了十二道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