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夜深人静了。杜伯陪着刘成龙坐在院子边的土堆上。良久,杜伯先开口:“孩子,举行仪式的灵堂,你准备怎么安排?”
“杜伯,就用我家的闲置钢管搭灵堂吧,你也知道,我爸爸的病也不太好,谁能想到我妈先走了呢?”
杜伯说:“你想好,这样以来,你卢叔他们一定会又说你不孝顺。”
“杜伯,你也知道我家情况,我必须先考虑让活着的人能活下去,别人如何说,我管不了了。”
杜伯拍了拍刘成龙的肩膀,两人又一起看了很长时间的星星。
刘成龙如今还没过三十五岁。父母是村里最老实的两个人,在土里刨了一辈子,还是没有改变贫困的生活状态。刘成龙初中毕业就回家了,不是学习不好,是家里再也拿不出供他上学的钱。
有人建议他去跟别人学装潢技术,最起码是一门技术活。当时,还是童工的他,找了好几个师傅,人家都嫌弃他年纪小。刘成龙最后恳求一个远房叔叔,承诺管饭就行,他在成人以前不要一分钱,远房叔叔才答应了。
二十二岁的刘成龙已经能够独立承揽装潢的活,加上人厚道,价格公平,生意越来越好。在干完其中一家的活时,刘成龙有了女朋友,主人家的小女儿,高中刚毕业。
但 ,女朋友的爸爸妈妈不同意,说娃是个好娃,就是家庭条件太差。还好女朋友意志坚定。结婚时的每一分钱都是刘成龙自己挣的,也找别人借了些,他没让父母出一分钱,成了村里第一个自己给自己娶媳妇的人。
后来就有了女儿,过了两年又有了儿子。如今一家四口还住在城里租的房子里。山村如今没有学校了,孩子们都在城里上学。
刘成龙在搞装潢的同时,承包了村里的果园,他就不信,努力生活还能过不好日子。那年,弟弟小斌已经大三了,他相信,毕业后的弟弟一定能自己养活自己,他就可以为自己的小家庭谋划了。日子看着越来越美好了。
小斌从初中开始,上学的每一分钱都是刘成龙出的。小斌高中毕业时,想放弃高考,出去打工,刘成龙不同意。刘成龙说,读书是咱们穷家孩子改变命运的捷径,哥哥没机会,但哥哥砸锅卖铁都要把你供出来。小斌那次是含着眼泪接过哥哥手中钱的。
小斌去年毕业了,留在了上大学的那个城市。刘成龙呢,咬咬牙准备付个首付时,老爸病了,去省城医院住了一个月,几次下病危通知书,回家后,彻底失去劳动能力。妈妈身体还比较健康,虽然下地干活力气不行,做饭不成问题,如今,妈妈先走了。
世界上的事没有最苦,只有更苦。
送杜伯离开后,刘成龙来到妈妈跟前,他轻轻移开几层被子(棺材里的老人身下铺了好几层褥子,儿子的,侄儿的。也盖了好几层,侄女们的,原则上也有女儿的,但她没有女儿。)伸手摸了摸妈妈的脸,嘴里说着,妈,您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
是呀,妈妈也累了,一个小个子女人,自己身体也不太好,除了一日三顿,还要伺候比自己高不少,行动不便的丈夫,丈夫如今像换了一个人,开始嫌弃自己。心里一定是苦的,只是这种苦,没法向人诉说。但是,妈妈你轻松了,我和弟弟却从此没有妈了!没妈了!
呜咽声持续了好长时间,直到月亮都不忍心再看,悄悄隐匿在了山的后边。
转眼就是举行祭奠仪式的日子。
如泣如诉的唢呐声,在拂晓就开始了,让冷风中的灵堂更加凄凉。只有灵堂前遗像上的长者,一副慈祥的面孔,微笑地看着孝子孝孙。可是,没有人能与她对视,太伤心了,突然就撇下大家,走了。
“叩首——”
“再叩首——”
礼宾先生阴阳顿挫的声音,给这几个字注入了魔力,随着它的发出,孝子们的头整齐划一地齐齐低下,再齐齐抬起,又齐齐低下,庄重而沉重。此后,仪式的间隙,大家伙歪身坐在地上。几个响头磕过去,膝盖已经开始疼了。如今的人都娇生惯养,尤其是膝盖。
只有灵堂最前面的刘成龙,身着孝衣,腰缠麻绳,一直低垂着身子,跪趴在地上,无论谁劝,他都坚持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