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2022年07月05日09:39:17 故事 1850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齐乐二人凌晨一点下飞机,坐机场大巴来到罗马城。

大半夜的,街上几乎没有行人。他们听说,罗马的社会秩序不好,遂决定在火车站呆到天亮。谁知,火车站没有找到候车室,很多人都坐在楼梯的台阶上过夜。

他们只好硬着头皮, 出门找网上预订的旅馆。见一家旅馆的服务生身穿职业西装,白衬衣的领子打了一个蝴蝶结。齐乐心里有点打鼓,担心店大欺客。谁知这位服务员,免费给齐乐打印了一份详细的路线图。仅十几分钟的路,竟打印了五张B5纸,分段显示一路的行程。

到了旅馆才知道老板一家是中国东北人,顿时有了到家的感觉。

有人说罗马的中国游客只有被偷的,尚未被偷的两种人。看到旅馆的墙上有一幅宣传画,提醒旅客小心被人偷盗和抢劫。画中的英文提示是:“晚上出去要小心钱包被抢,白天出去要小心小偷。小偷不光是男人,女人还有孩子!”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早上起来,看到街头的花坛上睡了五、六个流浪汉。有一个竟然连被单都没盖。二人十分诧异,这毕竟是意大利的首都啊!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旅馆每天发一张免费早餐卷到楼下的面包店就餐。面包店的老板是福建人。

二人接过面包,发现只有一个袖珍的牛角包,两口就能吃完。咖啡只有酒盅大小的一杯,嘬一口就没了。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难道这就是意大利人的早餐吗?意大利什么时候告别了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时代,连喝饮料都变得如此精致了。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这家旅馆的建筑是100多年的老房子,除了房子的内部增加了卫生间,暖气和通讯电线路,还在外部加装了一部类似矿山铁笼子式的电梯,但整个房子的主体建筑结构及风格依然完好如初。

出了旅馆,举目望去,罗马满城都是一、二百年的建筑。整个建筑浑然一体,给人一种坚实厚重的力度感,那精细的雕像也给人一种华丽的艺术感。

曾经有人说,中国农村家庭的一个瓷碗都比美国历史长。可是现在中国的古物多出自宫廷和坟墓,或存放在博物馆,与百姓的生活相隔甚远。

但在罗马,这些一、二百年的建筑一直承担着民居,商店和公共设施的功能。所以当代罗马人仍在享受他们先辈的遗产。

走到大街上,二人发现华人开的商店一家接一家。从食品、服装、箱包,到首饰、手表、电脑,从批发到零售应有尽有,到处都是中文的招牌,有些店面甚至一个洋文都没有。二人有点懵,这究竟是中国还是意大利?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到罗马旅游,最重要的景点是斗兽场。从火车站到斗兽场仅需步行一、二十分钟。斗兽场可容纳近五万名观众。

它的第一层有80个拱门,设计了宽敞的阶梯和走廊。近五万名观众,从入口处进入罗马斗兽场,逐步分散到每一层的座位中,只需十几分钟就能搞定。这样的设计即使在今天也算是很先进的。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因为二人是自助游,住地离斗兽场很近,所以,晚上又去了一次斗兽场。白天和晚上参观斗兽场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白天,你可以看到建筑的高大雄伟,还可以看到斗兽场的断垣残壁,墙壁上的百孔千疮,你一定会体验到历史的苍桑和古罗马人的智慧和能力。

晚上华灯初上时,再看斗兽场,在蓝天的衬托下,每个拱门内都射出桔红色的灯光,和路灯及来往的汽车灯光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神秘。

听旅店老板娘说,每个月最后一个周末可以免费入内参观。这倒是非常人性化的政策。它充分考量了当地人的需求,也说明当局并非财迷心窍。

罗马斗兽场建于公元72至82年间。与罗马文明的并驾齐驱的中华文明,正处于汉代鼎盛时期。

汉代建筑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个高峰。西汉之初建造的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等大型宫殿,其规模之大,空前绝后。汉代建筑风格与斗兽场很类似,结构简单、古拙粗犷、风格大气,雕饰题材广泛。

非常遗憾的是,这些宫殿虽然比罗马的斗兽场早200多年,因当时的宫殿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迄今为止,汉代建筑已存世不多,以狮子山楚王陵、芒砀山梁王墓,长沙马王堆、河北满城刘胜墓最为有名,可惜都是地下建筑。 

斗兽场西面的凯旋门,建于公元312年,高21米,有3个拱门。千年逝去,虽已残迹斑斑,却仍在风雨中,与斗兽场共同见证古罗马的辉煌。

据说当年,拿破仑来到罗马,见到了这座凯旋门,大为赞赏,而这座凯旋门也成为法国巴黎凯旋门的蓝本。

古罗马广场,又称之为“古罗马废墟”,是当年政治、宗教、商业、娱乐等建筑的聚集地。广场内残留了许多古罗马时期重要建筑的废墟。

这片废墟犹如一座露天博物馆,它不仅吸引着全世界慕名而来的游客一探究竟,还吸引着众多考古工作者和历史学家前来探寻古罗马时的生活百态。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威尼斯广场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始建于1885年,耗时25年,于1911年落成,是意大利独立和统一的象征。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在中央的石台上,屹立着埃曼纽尔二世的镀金骑马铜像。铜像后面72米的长廊,有16根15米高的石柱,廊壁上刻有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的浮雕。

走廊两端各有一辆由胜利女神驾驭的双轮战车。1921年对大厦整修时,在纪念碑基座下增建了无名英雄墓。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墓前两支火炬日夜燃烧,两旁有两个持枪的卫兵守护在那里。

纪念碑和无名英雄墓又称“祖国祭坛”,每年意大利国庆,总统都要亲自主持向无名英雄献花圈。到意大利访问的各国首脑,通常都要到这里来献花圈致意。

纪念堂内可以免费参观,展室的第一厅是几位意大利显要人物的半身铸铜像,背后是历史上重大战役的油画像。其他展室是军人的蜡像和各代军装的样式,以及历史上使用过的轻武器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纪念堂的顶层,可以鸟瞰斗兽场、罗马广场和威尼斯广场。如果你的运气好,说不定真的有一只鸟雄纠纠地站在那里。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威尼斯广场有两座大同小异的鸟笼式拱顶建筑,分别雄居于祖国祭坛的前方。

西面的威尼斯大厦兴建于1455年。墨索里尼上台后,大厦为其官邸,他常在正中二楼阳台上向民众发表煽动性的演说和训话。1943年墨索里尼垮台后,威尼斯大厦改为艺术博物馆。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从斗兽场到威尼斯广场不过十几分钟的路程,竟然看到如此多的古建筑,说罗马是露天建筑的博物馆一点也不为过。

齐乐二人穿大街走小巷,几天时间,把罗马转了个遍。他们发现,人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而罗马的很多道路既狭窄又不平,有些道路本来就不宽,加上占道停放的汽车,道路就更狭窄了。真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未必皆大道”。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在景区大门,经常看到有古代武士装扮的模特等待与人照相谋生。大街上,还时不时看到豪华的马车拉着游客,享受着横冲直撞的贵族待遇。说不清拉马车的是骡还是马,但牠们的确代表了罗马特有的街景和风格。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罗马的教堂绝对富丽堂皇,而且是免费参观的。教堂内不准大声说话,不准戴帽子,不能穿背心。教堂门口预备有白色纱巾,袒胸露背的女士们必须披上纱巾才能入内。但是进入教堂后可以随意拍照。

罗马的教堂以厚墙、肥柱、圆拱穹顶和巍峨的塔楼结构为主要特征。

他们不仅在屋顶设计中,依靠拱券结构,获得宽阔的内部空间,甚至在窗户、门、拱廊上都采取了这种半圆形的拱式结构。

这种圆拱形结构,非常符合人们对天圆地方的认知。人们走进教堂,看见圆拱形的屋顶,很容易认为,上帝就在教堂的屋顶上。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厚墙、肥柱这种超安全系数的设计,让它们能屹立几百年不倒,的确令人叹而观止。

想当年,他们的口号肯定不是,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如果一个建筑,一个教堂,只能支撑一百年,那就太小儿科了。

罗马建筑的另一个创新是把钟楼组合到教堂建筑中。 钟塔引入到教堂后,可以召唤前来礼拜的信徒。当悠悠的钟声从教堂高高的塔顶上传出时,人们似乎感觉得到神的召唤。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罗马风建筑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是把古罗马的绘画、雕塑、镶嵌艺术融入到建筑之中。

罗马教堂的装修,可谓是金碧辉煌,当阳光透过穹顶由彩色玻璃组成的玫瑰花窗时,教堂内部栩栩如生的宗教图画熠熠生辉,整座大堂显得得浮华艳丽,高大壮观。那雄伟漂亮、造型各异和高大空阔、气势磅礴的内厅,让人顿时感到神秘和震撼。

罗马的教堂除了金碧辉煌之外,无论是墙壁,天花板甚至地板都是精心雕琢。教堂内有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那神态、动作几乎无可挑剔,甚至衣服的皱折,人体的肌肉、脉络都清清楚楚。

如此富丽堂皇的教堂也不收费,教堂的捐赠箱静静地立在那里,没有任何人监督,提示和诱导。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一种风格的化石。建筑内部,那些包括绘画、雕塑、镶嵌艺术在内的所有内外装修才是建筑功能化的基石。

看了罗马的建筑,就会对国内毛坯房交付方式感到滑稽可笑。我们怎么能把主体结构和内部装修两个紧密联系的重要环节割裂开,甚至把装修工作交给非专业的游击队去实施呢?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罗马近郊的拉特兰圣约翰大教堂,建于公元1735年, 是罗马四大教堂之一。

教堂顶部竖有基督等圣徒高大的塑像,使整座建筑显得更加雄伟。教堂中廊的壁龛中雕刻有圣徒塑像。其中有人读书,有人握剑,有人持长矛,有人举十字架,形态各异,皆栩栩如生。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这个教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新当选的教皇,必须到圣约翰大教堂来打卡。

圣约翰大教堂旁边有一个曾是教皇私人礼拜的圣阶教堂。教堂里28阶大理石圣阶,相传是耶稣受审时走过的台阶。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从耶路撒冷把这28级台阶运回到罗马,并用木头把它们保护起来。

直到今天,朝圣者必须以跪拜的方式爬上去,以纪念耶稣的受难史。或许因为不许宠物入内,这位姑娘只能长久地跪在那里,不敢前行。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要说教堂,最大的教堂就是梵蒂岗的圣彼得大教堂

从火车站广场坐汽车去,票价为1.5欧元。其实走路去也不远。还可以细看一下沿途的风景。

梵蒂冈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城西北角,堪称城中城,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小的主权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国家。

梵蒂冈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其领土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宫梵蒂冈博物馆等。

2011年梵蒂冈仅有32名女性公民,540名男性公民。572名持有梵蒂冈护照的公民中,只有223人真正生活在梵蒂冈。

圣彼得大教堂于1506年破土动工,历时120年,直到1626年才正式宣告落成。

梵蒂冈是政教合一的国家。教皇是梵蒂冈的首脑,也是近13亿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每年吸引着上百万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且不论其动产、不动产和黄金储备。单看每天成千上万来送钱的游客,就知道梵蒂冈有多富有。

罗马的每个街角,每一处交叉路口,都是一个广场,其中著名的有象征古罗马的圆柱广场,以水神喷泉而著称的共和国广场,因电影《罗马假日》而著名的西班牙广场,以及象征意大利独立和统一的威尼斯广场。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罗马人民广场的北门是波波洛城门,它是著名弗拉米尼亚大道的起点。该大道建成于公元220年。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这是最重要的一条大道,也就是说,大多数人都是通过这个广场进入罗马的。

人民广场是一个巨大的椭圆形广场,广场的标志性建筑,是一座23米多高的方尖碑。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1589年,罗马帝国征服埃及,将埃及方尖碑放置在了广场中央。1815年,在广场的东、西两边加建了围墙,在广场中心增加了一个中央喷泉,在方尖碑旁增加了四个狮子的雕塑。在围墙上加了16 个狮身人头雕塑。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在人民广场的南端,建有两座对称又别具一格的教堂。这两座教堂是1658年由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七世建造的,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该广场有三条放射形干道汇合于中央的方尖碑。这种放射性广场的设计理念,被后来的城市建设者争相效仿。

活体雕塑于1969年为英国行为艺术家创造。他们从古希腊神话人物的雕塑中发现灵感,把表演者全身装扮成真实雕塑的色彩,给参观者一种奇特和神秘的感受。这种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一经出现,便受到广泛的好评和欢迎。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可在罗马,这种艺术形式已成为乞丐谋生的手段。虽然各国都有高招,但都没有达到罗马的先进水平。这里不仅形式多样,并有高科技含量。且不说那个浑身上下如水泥块状的矮个子,单说那个西装革履戴眼镜的家伙,竟然没有脑袋,一根铁棍挑起礼帽和眼镜左右晃悠。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两个阿拉伯人的杂技动作更属高科技,一个人长时间地用单臂举起另一个同伙。一位女士左看右看也弄不清其中的奥秘。一天,齐乐、陆雨田正好碰到他们在帐篷里设局。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罗马之行结束,从罗马到挪威奥斯陆要到洽米皮诺机场登机。

罗马的出租车司机肯定也曾乱收费,因此,政府把市区到机场的价格直接印到车门上。不管这个办法是否有效,市政府在这个问题上,还是尽力了的。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齐乐二人坐公交车到机场,票价为12欧元。机票虽然便宜,但时段不好,起飞时间为次日早上六点十分。

机场不算很大,候机人也不太多,在候机大厅找个座椅还不算困难。不过,没有料到的是,罗马机场到半夜十二点下班,候机大厅清场,所有人必须离开大厅到外面等到天亮。在机场过夜的有上百人,都是赶第二天早班的飞机。他们三三两两的坐在候机大厅门口的台阶上或座椅上。

大厅门口有个很不醒目禁烟告示。上面写到:“为了保护不抽烟者的健康,违反法律规定抽烟者将面临27到270欧元的罚款。如果在孕妇或十二岁以下的孩子旁边抽烟,罚款数额加倍。”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过去,在北京大街乱扔烟头,被北京大妈抓到后罚款一元,被很多人诟病。看来,任何一项文明行为的养成,都离不开教育和惩罚,一软一硬两种手段。

中国有很多成语,如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等等。不知什么时候,这些方法被罗马人用得如此纯熟。

在机场看到一个德国的中年男子,带着两个女儿,一个十岁,一个十四岁,坐飞机回德国。他们三人带着帐篷在意大利骑游了一个月。

晚上两个女孩就睡在候机大厅门口的台阶上。两个女孩都很瘦小,看样子她们似乎对这些都司空见惯了。七月份正是放暑假的时候,跟着狼爸出国骑自行车旅游,不用参加补习班,也挺幸福的嘛。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164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 天天要闻

故事分类资讯推荐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闻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陈干看着手里的玉佩叹了口气,这是他当初送给未婚妻林可儿的定亲信物,陈家败落后,林家嫌弃他穷,退了婚事,这玉佩也送还了回来,他一直没舍得典当,如今家里就剩这么一个值钱的物件,他打算典卖了作为赶考的路费。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闻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1.母亲走的那天,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布,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我跪在灵堂前,泪水模糊了视线,耳边回荡着亲戚们断断续续的哭声,心里却空荡荡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亲走得很突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 天天要闻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张鸿蓄着一头乌黑的短发,眼神中带着些许郁郁寡欢,他站在这座繁华都市的边缘,独自望着远方林立的高楼。每一天,他就像无数城市里的普通职员一样,重复着简单枯燥的工作内容。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时走进了那间已经有些陈旧的写字楼,坐进自己格子间的角落。“张鸿,这份文件你检查过了吗?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 天天要闻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故事来源于生活,进行润色、编辑处理,请理性阅读。父亲去世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震得我们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厅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丝,心里一片凄凉。突然,门铃响起,我打开门,只见大伯一家站在门外,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 天天要闻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医院外的疑云:当陪伴与疑惑交织在一个普通的周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本应是温馨宁静的午后,但对于小芸来说,却是一场情感的风暴即将来临的预兆。小芸的公公因为一场突发的疾病住进了医院,作为孝顺的儿媳,她毫不犹豫地请了长假,每日在医院里悉心照料。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 天天要闻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用您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刚进入高中就读,一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园漂亮的秋海棠,青红相间,煞是好看,正当我四处张望时,一个清秀的女孩从我身边走过,微风吹拂着她的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 天天要闻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出租车的后座上,脸色苍白,疲惫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满心欢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两个人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谁知这一年,幸福的生活却出现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医生告诉她必须尽快手术,以免对生命造成威胁。术后,她需要好好休养,心和身体都需要时间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