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沙漠之舟
图:来自网络
小叔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他身高一米七八,长得白白净净,一张很帅气的脸。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他的穿着总是那么得体时尚,整个人显得高大上。
小叔1983年高中毕业,毕业后就接了父亲的班,在一家供销社上班。后来被借调到县供销总社劳资科,在那里他结识了一个好友,好友是个不安于现状的活跃人物。
恰巧小叔也是个不安分守己,想入非非的人,两个人那真是趣味相投。于是他们俩商定,申请停薪留职,下海经商。
他们俩开始跑煤炭生意,从山西往各大工厂、企业贩卖煤炭,从中赚取利润。有一段时间,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着实狠赚了一把。
小叔每次回家,都是开着轿车,衣冠楚楚,抽着大中华在村子里招摇过市,引得村里人羡慕不已。
可小叔和他朋友,这两个头脑过于活络的人,觉得跑煤炭生意虽然赚钱,但是舟车劳顿,风餐露宿,低三下四的求人刷单,太劳神费力。
两个人就想做一个既能赚钱又不劳神费力的生意。于是他们瞄准了丰县享誉盛名的“泥池酒”商标,两人开始谋划制造“泥池酒”的假商标。
他们首先物色技术人员,寻找制造窝点,然后购买机器和原料。经过一段时间的操持,假的“泥池酒”商标制作成功了。谁知商标刚一上市,就被工商局发现了。这麻烦了,他和朋友被刑拘不说,还罚款几十万。
小叔这下蔫了,偷鸡不成蚀把米。几十万的罚款到哪里去筹呢?把先前贩卖煤炭赚的钱都搭上,还差几万块的窟窿。大爷爷不忍心看着小叔受罪又作难,只好忍痛把自己收藏多年的字画全卖了,帮小叔拿了罚款。
小叔出事后,本该接受教训,踏踏实实做事。而他却不这样想,他要哪里跌倒了从哪里爬起来,还是想着做大生意。谁的劝阻他也不听,小婶子气得和他离了婚。
小叔又开始北上黑龙江跑木材生意,来来回回多少年,听人说,他亏了不少钱。尽管如此,但每次回家小叔都是照样衣冠楚楚,嘴里叼着大中华,侃得神乎其神,俨然是一个阔佬、大商人。
对了,小叔还带回了一个东北女人,说是他又娶的媳妇。这个“小婶子”长得身材高大,容颜姣好,只是偶尔回来一次。
现在小叔的父母都下世去了,小叔每次回来都是住在哥嫂家里,一住就是几个月,也不见他有什么生意做。但小叔依旧是衣冠楚楚,抽着大中华。
大叔、大婶子也不追问他在外面到底在干什么生意,好吃好喝地招待着。小叔每天在村里东游西逛,这边侃一阵子,那边吹嘘一番,从不帮哥嫂干一星点农活。
我们有时回老家见到小叔,就问他:小叔现在又在干啥生意?小叔总是笑着答曰:哪有啥生意好干,在外边混碗饭吃呗!
小叔说这话的时候,我能看到他眼神的忧伤。人生中,有些苦,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吧!
小叔的经历,也成了村里人茶余饭后的谈资。直到今年五月份,有几个讨债的人找到村庄,大家才知道,他所谓的“摆阔”,原来都是伪装的。如今小叔躲到了一个乡下的朋友那里,再也不敢抛头露面了。
每个人都无法避免慢慢老去的命运,如果小叔能够安分守己,甘受平庸,现在他已经拿着退休工资,过上了悠闲的日子。如果小叔在被刑拘罚款之后,能够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做一些稳定的生意,他能避免这样的结局吗?
我看未必,因为这些微弱的元素,并非是绝对的命运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