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这个世上真的有“情蛊”,那么普莉希拉·陈,必然是最好的“蛊师”。
否则,怎么解释其貌不扬的普莉希拉,能将世界前三的富翁扎克伯格,迷的神魂颠倒呢?
尤其是近两年,扎克伯格宛如“入魔”一样,时不时的分享自己与普莉希拉的合影。
而这些合影,无一例外被嘲讽:全是普莉希拉的丑照,哦,对,普莉希拉也美不起来。
每一次扎克伯格分享普莉希拉的照片,都会有人嘲讽普莉希拉太丑,配不上扎克伯格。
可偏偏扎克伯格就是乐此不疲的分享普莉希拉的“丑照”,这就很有趣。
有人说扎克伯格中了普莉希拉的蛊,也有人说扎克伯格单纯想恶心路人,但更多的人却是好奇:普莉希拉,究竟是有着何等的驭夫术,才能让扎克伯格如此深爱,难道真的会蛊术?
普莉希拉·陈生于布伦特里的一家中餐厅后厨,父母是越南华裔难民,每天需要工作18小时,用地狱开局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这样的环境,让普莉希拉3岁时就懂得了生存法则:“想要活命,就得自己长本事。”
13岁,普莉希拉问老师:如何才能考哈佛。
老师并不想搭理,因为在这样平民窟,是飞不出凤凰的,于是敷衍道:“去打网球吧,精英学校喜欢全面人才。”
老师的敷衍,被普莉希拉当真了。
难民区的穷丫头,居然真的学起了网球,还拿了奖。
更难能可贵的是:普莉希拉,真的申请到了哈佛入学通知书,只是……这里与普莉希拉想的完全不一样!
入学第一天,普莉希拉就崩溃了:“聪明是我唯一的优势,但在哈佛,这算什么?”
所谓天才,不过是踏入哈佛的门槛而已。
普莉希拉引以为豪的“天赋”,在这里泯然众人,这让普莉希拉一度道心崩溃,她填了退学申请。
兴许冥冥之中真有天意,在贫民区做义工时,普莉希拉目睹了一位10岁的女孩被打掉了门牙,这让她突然觉醒:“我若退学,和这些等死的孩子有什么区别?”
普莉希拉撕了退学申请,重新回到学校:既然天赋只是门槛,那么自己就努力到无能为力。
在普莉希拉的天赋+坚持+努力的三重奏下,普莉希拉站稳了脚步,还在哈佛赢得了“学霸”的美誉。
这可比“贫民窟学霸”的含金量高多了,普莉希拉的命运齿轮,也开始转动。
哈佛派对厕所外,一群学生排着队。
一位长相“端正”,看起来非常稳重却又有三分邪气的少年喝的醉醺醺的,在这儿高谈阔论:“我可能被开除,不如去约会?”
用坚持的血汗换成绩普莉希拉听的直翻白眼:“滚!”
一周后,当初这个“穿拖鞋的怪胎”找到了普莉希拉,他说:你很有趣,要不要约个会?
普莉希拉的朋友劝她:“这是个辍学混混,别搭理他?”
普莉希拉却说:“可他的眼里有光。”
随后,普莉希拉不听劝解的与这个“黄毛”约会了,而这个“黄毛”,不是别人,正是后来问鼎过世界首富的扎克伯格。
所谓的“驭夫有术”,不过是三观契合的天使投资而已。
普莉希拉与扎克伯格相识时,扎克伯格并不是天才,更不富有,俩人的灵魂共鸣,让俩人契合。
普莉希拉从未高攀扎克伯格,反而是扎克伯格说了实话:是我高攀了陈。
鲜有人知的是:普莉希拉不止是扎克伯格的女友,更是Facebook的最初一批用户。
在Facebook没有估值飙升之前,普莉希拉给出了大量的理性的“用户反馈”,而且普莉希拉有着很高的沟通能力,弥补了一群理工男沟通不畅的巨大困难,这也是让Facebook成功的关键。
2007年,Facebook开始走向辉煌,估值不断飞升,扎克伯格开心邀普莉希拉加入当高管。
普莉希拉说:“你有梦想,我也有!”
转身,普莉希拉就跑去当支教了。
你一无所有时,我竭尽全力支持你,给足情绪价值。
当你飞黄腾达后,我为你高兴,但不会依托于你,这就是普莉希拉。
婚后,普莉希拉与扎克伯格各自忙碌于自己的事业,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世人谩骂普莉希拉配不上扎克伯格时,却无人知晓:在普莉希拉眼里,扎克伯格只是那个拿棒棒糖当定情信物的书呆子。
婚后,普莉希拉与小扎姐姐逛街,普莉希拉看中一双价值600美元的鞋,姐姐怂恿她:“你老公有钱,买!”
普莉希拉却选择了放下鞋:“他的钱,不是我的。”
又几人能想到,亿万富翁的妻子,居然住在工薪公寓,度蜜月时吃的是32元的麦当劳。
你以为,普莉希拉是上不了台面的乡下人?
可普莉希拉从22岁开始做慈善,比尔盖茨曾经都感慨过:我40岁才开始做慈善,扎克伯格的未婚妻现在就开始了。
迄今为止,这个节俭、清醒的女人,已经捐出了高达450亿美元慈善基金了,创下美国青年捐款纪录。
不止如此,普莉希拉曾经的梦想是当儿童医生。
在扎克伯格功成名就后,普莉希拉就开始学习医学,并且取得成功。
扎克伯格送来祝福:我太为你骄傲了,陈医生。
而TIME对普莉希拉打上的“全球影响力百人”名单上,写的是普莉希拉·陈医生,而非扎克伯格太太。
普莉希拉的容貌,兴许真的不出彩,可普莉希拉的才华早已经盖过了她的容貌。
驭夫有术?
呵呵,扎克伯格与普莉希拉之间,不过是相互成就,相互欣赏的灵魂伴侣。
人人都好奇的普莉希拉的“御夫术”,其实早就摆在了明面上:简单的让人想哭。
没有技巧,只有无尽的自我成长、价值观共鸣与相互尊重。
普莉希拉不过是用自己的独立的人格,吸引了伴侣扎克伯格。
而后以共同的理想,深化了彼此的关系,最终在婚姻中实现了“双向成就”。
正如扎克伯格所言:“她让我成为更好的人。”
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普莉希拉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女性力量”。
虽然结过婚,但普莉希拉仍可以成为“独立女性”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