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混双赛场再现争议一幕!王楚钦与孙颖莎虽以 3-0 横扫巴西组合晋级,但赛前主拍胶皮 “离奇开胶” 事件持续发酵。
教练肖战在赛后直言:“胶皮边缘有明显被‘掰开’的痕迹,绝不是正常损耗。” 这番表态将矛头直指人为破坏可能,与裁判组 “检测无异常” 的结论形成尖锐对立。
据现场披露,王楚钦上午通过组委会器材检查时球拍完好无损,午后临赛前却发现主拍胶皮大面积翘起。肖战向裁判组展示的对比照片显示,开胶处边缘呈整齐撕裂状,而非自然老化的毛边。“专业选手的球拍保养极其精细,即便是高强度训练,胶皮也不会在半天内突然崩开。” 他在混采区语气严肃,“我们需要一个更透明的调查结果。”
旧伤未愈再添新痛:奥运 “断拍劫” 阴影重现
此次争议不禁让人联想到去年巴黎奥运会的 “断拍风波”。当时王楚钦在混双夺冠后,主拍意外被摄影师踩断,导致男单比赛被迫使用备用拍,最终输给莫雷加德,爆冷止步十六强。在那之前,王楚钦以7次胜利的战绩碾压对手,且从未在单场比赛中输给莫雷加德两局以上,所以对他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相较于上次的沉默隐忍,此次教练组罕见公开质疑,足见对 “巧合” 背后的系统性风险已忍无可忍。
有资深器材专家分析,乒乓球胶皮粘合需使用专业胶水,正常开胶多从边缘微孔逐步扩大,而此次 “块状剥离” 的形态更符合外力强行撕扯特征。若真如肖战所言存在人为干预,不仅涉及公平竞赛原则,更可能触及体育精神的底线。
“意外频发” 还是 “有针对性”?
“上午检测合格下午就出问题,组委会的流程是否形同虚设?”带着这个问题,咪咕体育记者采访组委会有关技术部门,却遭到婉拒,很难不让人联想背后是否还有内幕?
数据统计显示,近五年国际赛事中,顶级选手因器材故障临时换拍的案例不足 5 起,而王楚钦一人占两例,且均发生在关键赛事节点。
赛后王楚钦球拍被组委会重新检查
尽管王楚钦凭借过硬心理素质实现 “换拍速胜”,但舆论焦点早已超越比赛结果。因为球员的技术实力不该成为‘场外因素’的牺牲品,国际乒联必须彻查真相,还运动员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事件走向待解:人为破坏说能否打破 “巧合” 迷局?
截至发稿,赛事组委会尚未就肖战的质疑作出正式回应。随着事件持续发酵,国际乒联是否会介入调查、王楚钦团队是否会申请第三方鉴定,成为外界关注的两大焦点。
最重要的是,希望王楚钦在后续比赛中彻底将这次意外放下,特别在单打比赛中能走到最后,捧回圣·勃莱德杯,迈出大满贯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