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遭淘汰的国乒球员诞生!被日本选手连扳四局,创历史最差纪录

北京时间5月17日,2025多哈世乒赛男单首轮比赛中,中国选手薛飞以2-4不敌日本选手篠冢大登,成为国乒在本届世乒赛上首位出局的选手,这场失利不仅早早地终结了薛飞的世乒赛之旅,更以“一轮游”刷新了国乒自1953年参加三大赛以来男单项目的最差战绩,比赛开局,薛飞一度以两个11-9占据优势,但随后连丢四局(11-13、14-16、12-14、4-11),在关键分处理上屡屡失误,最终惨遭逆转,篠冢大登赛后坦言:“即便落后时,我也从未放弃,始终保持主动进攻的节奏。”

薛飞的出局,将国乒男队的隐忧推至台前,作为目前队内唯一的直板选手,他曾被视为许昕的接班人,但近年成绩平平,国际赛事鲜有亮眼表现,尽管通过队内选拔赛艰难获得世乒赛资格,但外界对其“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质疑声始终未歇,此次面对世界排名第29位的篠冢大登,薛飞暴露出心态不稳、技术单一的问题,尤其是直板打法的局限性在相持阶段被对手彻底压制

薛飞的失利,让球迷将目光投向落选世乒赛单打的22岁新星向鹏,尤其是2025年,向鹏的表现堪称惊艳:1月搭档徐瑛彬,战胜日本组合张本智和/松岛辉空,斩获WTT多哈站男双冠军,4月以4-0横扫韩国名将李尚洙问鼎仁川冠军赛男单冠军,拿到个人职业生涯首个WTT冠军赛冠军,世界排名攀升至第12位,然而,在国乒队内选拔赛中,向鹏首轮虽以3-0横扫薛飞,却在次轮淘汰赛中被薛飞2比0淘汰出局,最终无缘本届世乒赛单打资格

球迷的“向鹏呼声”背后,折射出对国乒选拔逻辑的质疑,一方面,薛飞在本届世乒赛的一轮游,让球迷们相当不满,而向鹏则在2025年中的外战表现出色,展现出更强的抗压能力与冲击力,另一方面,国乒此次选拔赛采取“一日定胜负”的紧凑赛制,虽强调公平竞争,但也被批评未能充分考察选手的稳定性与大赛适应性,日本前教练仓岛洋介的嘲讽更添火药味:“中国队的选拔似乎不再是铁板一块。”

薛飞的溃败,不仅是个人生涯的挫折,更暴露了国乒男队的技术断层,直板打法曾是中国乒乓球的标志性风格,但随着国际乒联规则改革与横板技术的全面崛起,直板选手生存空间日益狭窄,薛飞坚持传统直板两面反胶打法,但其正手杀伤力不足、反手缺乏变化的弱点被对手针对性破解,王皓作为直板出身的教练,虽在封闭训练中试图强化薛飞的特长,却难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奈

更深层的危机在于人才储备的匮乏,樊振东的缺席、马龙的淡出,使国乒男队青黄不接的问题雪上加霜,林高远梁靖昆等中生代选手状态起伏,而黄友政陈垣宇新生代尚未展露挑大梁的潜力,王皓在赛前央视采访中坦言:“这是国乒20年来最艰难的世乒赛。” 当技术革新停滞、梯队建设失衡,曾经的“梦之队”不得不面对“矬子里拔将军”的尴尬现实;薛飞的一轮游,是偶然中的必然,他的直板打法在国际赛场已显疲态,而选拔机制虽看似公平,却未能将“外战能力”纳入核心考量,向鹏的落选固然遗憾,但若仅以单次失利否定整个选拔体系,亦非理性,真正的症结在于国乒未能构建起适应新周期的培养模式,既要保留技术多样性,又需强化心理素质与实战应变能力

乐观点,薛飞首轮遭淘汰,并且国乒的“至暗时刻”,但危机或许已至,正如篠冢大登的逆转所揭示的,乒乓球的胜负,从不取决于过去的荣耀,而在于当下的每一分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