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过后野钓,太阳越大越是“空军”

我最近经常出钓,发现一个春季野钓的事实:随着气温的大幅度提升,鱼反而是越来越难钓得到了,晴天基本不必下竿。


在前一阵水温还很低时,鱼口确实较少,但钓上来的鱼,普遍个头都比较大,感觉是一年之中爱出大个体鱼的时节,而近来连续晴天升温过后,鱼口并未像想象中的变好,甚至变得更差了,并且咬钩的鱼的个头反倒越来越小。

给我一种明显的感受,水越冷咬钩的鱼越大。开春第一批开口的鱼都是各类鱼种之中个体最大的,等到热得钓鱼人脱外套,水温抬高,小个体鱼开始进食时,遇到大个体鱼的几率随之下降。

春分前后,白天最高气温经常超过30℃,我钓鱼却钓出了阴影,凡是大晴天出钓,基本都是“空军”回家。不知道什么原因,这段时间鱼就是不吃东西了。

一开始我估计是水中微生物开始活跃,各种水虫冒将出来,鱼很可能已经不缺吃的东西了。后来几次我收竿回家看见鱼群扎堆聚集在水中央,黑压压的,这里一片,那里一团,才意识到鱼起浮了。问题大晴天小白条都不开口,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


但是一旦遇到降温下雨,或是连续阴雨天出钓,鱼情立马出现转机,晴天里钓不到的鱼,这时好钓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