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新声 | 赛场之外,中超将迎欠薪解决方案“第一关”

还有一周,中超第一阶段的比赛就将全部结束,匆忙之间,本赛季的赛程已过四分之一。随着比赛的推进,各支球队赛季的结局已经写下伏笔。

冠军争夺战中,武汉三镇目前战绩是7胜1平,最强黑马的本色凸显无疑,泰山队在卫冕之路上也及时调整,避免了与三镇积分差距的拉大。不过,原本预想中的“三国杀”并没有上演,在奥斯卡第一阶段大部分场次无法出战的情况下,休赛期投入颇大的上海海港并没有找到所向披靡的感觉,他们能否在积分榜上后来居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奥斯卡回归后的发挥。

相比之下,保级的悬念似乎消失得太早,将积分榜从下往上看,三支球队整齐地排列在了队伍的开头,其中除了“副班长”广州城外,广州队与河北队至今仍然以全华班的阵容出战。8战全败,已经创造中超历史最差开局的广州城即便迎来了外援卡尔多纳的回归,也没有看到希望的曙光。同在大连征战的广州队与河北队则成为对手取分的理想对象,进攻端的实力不济与防守端的漏洞百出使他们难以有太多资本与对手抗衡。

赛场之下,这些球队的球员们正为一个个宝贵的积分拼死一搏。赛场之外,在计划中短暂的间隙期即将到来之时,这些球队正提前迎来另一道难关。

4月3日,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欠薪解决方案公布,中国足协要求,各俱乐部2022赛季不得有新的欠薪发生。2021赛季及之前的欠薪设立三个时间节点:2022年7月31日前解决欠薪不低于总额的30%;2022年10月31日前解决欠薪不低于总额的70%;2022年12月31日前解决全部欠薪。

按照上述要求,本月底,各欠薪俱乐部就要解决不低于30%总额的欠薪,否则便将被禁止2022赛季第二次转会窗口注册新球员,并处罚扣除联赛积分3分,对于积分着实有限的保级球队而言,这样的处罚将进一步加剧他们的困境。

30%的欠薪,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放在土豪球队一掷千金的时代,相关的数字或许比不上几场比赛的赢球奖。但现在,在入不敷出的背景下,这项政策执行起来却并不容易。据报道,中超公司上周向各俱乐部发放了去年联赛的最后一笔分红,总分用在300万元左右,综合计算,各队上赛季的分红总额在1000万元左右。由于相关球队欠薪问题存在时间过长,刨除正常运转所需的费用外,这笔费用也很难全部用于支付欠薪,即便可以“专款专用”,很多俱乐部能否达到欠薪总额的30%也存在一定的疑问。

此外,滞后的商业开发也没有为俱乐部带来支撑正常运转的收入源头。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在旧账难解之时,很多球队现在也是在咬牙过着“苦日子”。

在这一背景下,即将到来的休赛期或许将成为许多球队命运的分水岭。另外,如果中超第二阶段为东亚杯让路,推迟至8月初举行,各支球队欠薪问题发酵的时间也会进一步增加。届时,18支球队能否全部顺利进入赛区也要打一个问号。

仍需注意的是,本赛季的中超重启颇为不易,但是从首轮开打至今的种种迹象可以看出,联赛品牌影响力下降、受众群体萎缩,赛事关注度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在间隙期中,除了各支球队要奔波周转,忙于备战外,联赛管理者、俱乐部经营人员也需要重新审视中超转型成长之路,只有让更多球迷、更多观众欣赏到比赛,让俱乐部呈现更多优质形象,职业联赛的好转才能够看到迹象。

间隙期不是休息期,中国足球各位同仁,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