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4日,一则消息引爆nba:34岁的保罗·乔治正在与医生商讨腹股沟及膝盖手术的可能。
这位曾以飘逸跳投和致命防守叱咤联盟的巨星,在加盟费城76人仅半年后,已沦为球迷口中的“毒药合同代言人”。
他的场均得分从快船时期的24.3分骤降至16.2分,投篮命中率跌破四成,三分命中率更如断崖般跌至16%。
而76人,这支曾被视为东部争冠热门的球队,如今却在五连败的泥潭中挣扎,排名东部第11,季后赛希望岌岌可危。
这场价值2.12亿美元的豪赌,为何演变成双输的困局?
2024年夏天,当76人管理层宣布以4年2.12亿美元签下保罗·乔治时,费城沸腾了。
彼时,乔治刚刚结束快船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尽管快船未能夺冠,但他以场均24+6+5交出的成绩单,仍被视作“顶级二当家”的证明。
76人总经理的愿景清晰:乔治+恩比德+马克西的“新三巨头”,将填补哈登离队后的火力空缺,剑指总冠军。
然而,隐患早已埋下。乔治34岁的年龄、2014年腿部骨折的伤病阴影,以及快船时期频繁的负荷管理争议,都让这笔签约充满风险。
但76人管理层选择相信“巨星效应”,甚至为此放弃了性价比更高的托拜亚斯·哈里斯。
一位分析师尖锐指出:“他们用一份养老合同赌一个老将的余晖,却忘了伤病和岁月从不留情。”
赛季首月,乔治的表现便让所有人瞠目。4场比赛中,他场均仅得14.3分,命中率38%,三分命中率16%。
甚至在对阵黄蜂的加时赛中被教练按在板凳席上。球迷的期待迅速转化为愤怒:“他拿的是顶薪,却打得像角色球员!”
在恩比德和马克西主导球权时,乔治沦为“第三选择”,场均出手仅10.3次,远低于快船时期的18次。
他在无球跑动中显得迷茫,持球单打时的效率更是惨不忍睹,曾经的“攻防一体”光环不再。
面对年轻球员的冲击,他的横移速度明显下滑,协防意识也大不如前。espn评论员帕金斯直言:“他仿佛失去了对篮球的热爱。”
腹股沟、膝盖、手指……乔治的伤病清单不断延长。2月全明星赛前,他甚至连续5场注射止疼药上场。
球迷嘲讽:“他的播客更新频率比运动战进球还高。”
乔治的低迷并非孤例。76人管理层在休赛期的其他引援——卡莱布·马丁和埃里克·戈登——同样表现惨淡。
两人合计命中率不足36%。但乔治的顶薪合同如同一块巨石,压垮了球队的薪资空间和化学反应。
乔治公开抱怨主教练纳斯让他客串五号位,称“完全不适应该角色”。
而纳斯则坚持认为这是为恩比德减压的必要调整。双方的分歧被媒体放大,更衣室氛围降至冰点。
76人盲目追求“即战力”,却忽视了阵容适配性。乔治需要球权,但恩比德和马克西同样依赖持球进攻。
球队防守体系松散,而乔治的体能已无法支撑他填补漏洞。
更讽刺的是,被76人放弃的托拜亚斯·哈里斯,本赛季以2537万美元的年薪打出13.3分的效率,性价比远超乔治。
乔治的合同将持续到2028年,届时他将年满38岁。而76人已为此付出惨重代价。
未来四年,乔治的年薪将占据工资帽的35%,球队无法补强侧翼或引进优质蓝领。
联盟也无人愿意接手这份溢价合同。一位匿名经理坦言:“除非搭上首轮签,否则乔治就是负资产。”
马克西在乔治到来后数据下滑,恩比德因负荷管理频繁缺阵。球队的未来核心在混乱中迷失方向。
反观快船,失去乔治后,鲍威尔、曼恩等球员得到更多机会,球队攻防更加流畅,甚至被视为西部黑马。这笔交易的对比,成为76人管理层最刺眼的讽刺。
保罗·乔治与76人的交易,也成nba当下“巨星速成主义”失败的经典案例。
当球队将筹码押注在过气球星身上,忽视年龄、伤病与团队适配性时,结局往往是一场豪赌的溃败。
乔治的挣扎,不仅是个人状态的滑坡,更是职业体育急功近利文化的缩影。
对乔治而言,他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生涯:是继续在播客和商业活动中消耗精力,还是像勒布朗·詹姆斯一样,以近乎偏执的自律延续巅峰?
对76人而言,重建之路注定漫长。或许唯有彻底摆烂、积累选秀权,才能从这份“毒药合同”的阴影中挣脱。
正如一位球迷的叹息:“我们以为签下的是争冠拼图,没想到却是埋葬未来的棺材钉。”
这场2.12亿美元的悲剧,给所有球队上了一课:在nba,最贵的合同,有时是最廉价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