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打球,正手的使用率远远大于反手,各种技术,无论是拉球,攻球,摆短,甚至侧切都运用得炉火纯金,取得辉煌战绩,而且目前岁数这么大,依然保持世界顶尖选手的战力!为什么?
本文解密正手框架的最核心机密,这样有意识去练习,您的正手水平将是无敌,绝对涨球没问题。
怕记不住,就关注、点赞、收藏、转发。
无敌正手练习秘密
仔细研究马龙,陈梦,甚至张本智和的正手,您就会发现,他们正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正手杀伤力大,拉球,攻球时,大臂好像紧贴身体,夹臂挥拍,动作小而紧凑,上台率非常高。高手过招,赢在那怕百分之一高的上台率,你就赢了。
如下图:
马龙、陈梦的正手拉球框架。仔细看。
如图二。正手挥拍轨迹原理说明,解密超级正手的核心秘密。
正手框架稳定性是决定你的乒乓球上限核心能力之一。
练乒乓球首选练框架稳定性,练好后→在练发力包括摩擦。击球质量超级高,并且稳定的上台率。
框架首先练好稳定性→发力也是水到渠成可以修炼成功。
别不信,真是这样!
正手框架搭建
A的角度大小,B角度大小,是否挥拍到C,就是基础框架,核心中的核心点。
B→角度紧贴身体,角度控制在5—15度,是框架一方案。A大臂和小臂来角的角度是动态的,下旋角度大,上旋球角度小一点,A=100度一120度。收小臂一定要到眉心C点。A→变化A1接近90度,就是收小臂。容易找到摩擦球的感觉,优点拉球稳定,动作小而紧凑。大臂的稳定性较好,较容易找到摩擦的感觉,较为稳定。
另外一种框架方案二→B→角度控制在20一45度。手腕离身体就较远,A角度=100—120度。A→A1=90度,角度缩小,就是快速收小臂到C点。攻球容易,但是业余较难找到摩擦的感觉,而且手臂稳定性相对较难控制。
建议采用第一种框架,动作小,手臂相对固定,容易找到摩擦的感觉。马龙和陈梦就是这种框架,动作还原时间短,利于下一拍的连续性和动作稳定性性,摩擦的感觉较容易找到。但是攻球效果略差于第二种方案。
当然根据你可以自己喜欢和习惯选择框架方案。无论哪一种方案,B角度→B1尽可能保持不变,即B≈B1、保持大臂稳定,挥拍到c点眉心是相同的。另外身体前顷,重心下压,是超级正手的另一核心原则。
按这种框架去练习,正手水平一定会涨球。当然必须要经过大量练习和实践,就会慢慢体会到。
创作不易,一定会给你启发帮助!喜欢就关注、点赞、收藏、转发!不会错过我的下一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