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炳添论文细节曝光,跑得快离不开钻研与训练,暨大师生称其平易近人,常给人以鼓励

2021年08月02日19:26:06 体育 1201


8月1日晚,在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百米半决赛中,苏炳添以9.83秒的成绩获得小组第一顺利晋级决赛,并打破亚洲纪录,他也成为了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

赛场下的苏炳添,是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在学生中颇受欢迎。

武汉晨报记者梳理相关论文发现,苏炳添近年来不断总结经验,改进训练方法,践行科学化训练理念,水平日益精进。

论文中,他阐述,风的速度与方向会影响跑步速度,使劲加速反而可能造成降速。

也有他琢磨不透的地方,那就是“起跑反应训练”。他没搞明白,起跑反应是运动员听枪的身体感,还是听觉注意力。

苏炳添暨南大学的同事告诉武汉晨报记者,学生们偶尔能在田径场碰到他,找合照签名,他也都不会拒绝。

他常给学生正面鼓励,告诉学生“当你做一件事情时,用你的所有力量,投入整个灵魂,那你一定能够实现你的目标。”

【1】运动员苏炳添:训练中不断改进

一次专业访谈中,有学者指出,苏炳添的提升得益于步幅变小。苏炳添则回应,不是刻意为之,自己在2015年后换左脚在前为起跑脚,跑100米从原来的47步变为48步。

之所以换脚,是找到了一个更自然发力的点。他曾做一个测试,站在那里,然后身后有一个人突然推他,他第一时间出去的是右脚,所以左脚在前面起跑是对的。

“给我测试的人就说,只有自然状态下发出的力量才更顺畅,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所以最后我才做的这个脚的技术改变。”

针对“使劲加速反降速”的论断,苏炳添表示,有这个可能。因为与赶超者较劲,节奏会变乱,脚步变用力,进而步幅变大,使速度降低。

关于百米跑中的比赛环境因素,苏炳添与学者谈论日本短跑运动员桐生祥秀时提到,2017年秋天,在日本,桐生祥秀跑出9秒98,超越伊东浩司成为日本第一个突破10秒的选手,与顺风1.8米/秒有关。

访谈中,苏炳添还表示,近年来有个问题困扰他很久,就是起跑反应。起跑反应是运动员听枪的身体感,还是听觉注意力,他一直在研究。

他介绍,起跑反应训练中,常用的方法,主要不是训练听觉,而是身体反应。

“教练员在我们做好起跑的动作后,口令‘预备’,随后突然在你身后拍打你一下,看你身体反应,,我练起跑就不是通过听枪声,听到再跑就晚了,我是用整个身体去感受的。”

【2】老师苏炳添:常给学生正面鼓励

李钰莹是暨南大学体育学院辅导员,也是苏炳添的同事。

对于苏炳添,她的印象是意志坚定,目标明确。

“今年三月底的时候吧,我有幸跟随校院领导一起去深圳龙岗慰问了当时正在备战奥运的苏炳添老师。苏老师跟领导们汇报个人训练日常和备战情况的时候真是滔滔不绝,眼神十分坚毅,感觉他就是真得很热爱田径项目,而且意志坚定,目标明确。”

校园里,李钰莹称,学生们偶尔能在田径场碰到他,找合照签名,他也都不会拒绝,平易近人,时常会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鼓励。

网传抢苏炳添的课靠手速是真的。她称,“苏老师因为还是现役运动员嘛,比赛之余才会回来给学生上课,2018年有上过一个田径公开课,是面向暨大全校学生的,这个课得靠手速抢上才能上,然后他也会回来给我们体育学院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上田径专业课。”

得知苏炳添征战东京奥运会,暨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和田径队的一些指导老师都跟苏炳添保持沟通的。

“之前三月份的时候张荣华副校长和院长还有竞赛办的主任去深圳慰问过他,也是算是给他加油打气,给他送了鲜花和暨大的文创产品。然后昨天决赛的时候,我们学院也组织了全院的师生一同观看比赛。”

说起学生眼里的苏老师,李钰莹回忆,去年迎新的时候,苏老师给每一个同学都亲签了一份暨南体育人的证书,然后他也专门给新生录制了一段视频,鼓励他们。视频里,苏炳添以学长口吻对大家说话,很多同学都受到极大鼓舞。

苏炳添论文细节曝光,跑得快离不开钻研与训练,暨大师生称其平易近人,常给人以鼓励 - 天天要闻

(苏炳添老师与同学们的合影。图/受访者提供)

附2020年9月15日苏炳添给暨南大学2020级体育学院新生的寄语选段: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最美的遇见从今天开始,欢迎充满青春活力的你们来到暨南大学体育学院这个大家庭。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并不能阻挡我们的相遇。大学是历练,也是成长,在接下来的四年里,你们将在暨南大学这块育人的土地上挥洒汗水。

应早做好规划。不管未来是选择走职业运动员道路,还是走体育教育道路,都应提前做好个人规划,并始终做到坚定不移,积极奋斗。

拉尔夫·爱默生所说,‘热忱是成功最有力的引擎之一’,当你做一件事情时,用你的所有力量,投入整个灵魂,那你一定能够实现你的目标。

这里有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资源,更加宽阔的舞台,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成为文武双全的体育人。”

【3】学者苏炳添:科学训练奏效明显

苏炳添与暨南大学5名工作人员联合发布的论文称,中国男子 100 m 短跑跻身世界前列,离不开 6 点原因:

1)践行科学化训练理念;2)打造良性团队竞争模式;3)实施“接力促单项”策略;4)贯彻“走出去,请进来”方针;5)组建完善的训练保障体系;6)注重提升运动员素养。

讲到践行科学化训练理念,苏炳添拿自己举例。他的现任教练 Randy Huntington是典型的“科研型教练”,整体训练思路是:以“冠军模型”为指导,通过高科技仪器和设备对运动员体能、技术、恢复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控,据此发现问题,寻找差距,制订个性化的训练方案,进而恶补短板,全面提升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苏炳添称,2017 年 11 月与 Randy 教练合作之初,第一件事情就是参照“冠军模型”对他的体能和技术状况进行全面的诊断和分析。

然后,针对他体能(股后肌群力量和踝关节力量不足、主动下地速度和发力速率偏慢)和技术(起跑姿势不合理、前 7步步长偏小、扒地技术不合理、全程呼吸和速度节奏不佳)方面存在的问题,Randy 制订了针对性的训练方案。

苏炳添论文细节曝光,跑得快离不开钻研与训练,暨大师生称其平易近人,常给人以鼓励 - 天天要闻

表格显示,经过一年多的针对性训练,苏炳添在技术参数和身体素质方面取都得到了明显进步。

在日常训练过程中,Randy 教练会以训练前Omegawave 评测结果和运动员的主观感受调查结果为依据,确定运动员当天的速度、耐力、爆发力、力量、协调和技术训练的负荷量度,以保证运动员在避免损伤和过度训练的前提下获得最佳的训练效益。

苏炳添论文细节曝光,跑得快离不开钻研与训练,暨大师生称其平易近人,常给人以鼓励 - 天天要闻

在专项素质训练过程中,Randy 也会通过多种科研仪器设备(高速相机摄影、Optojump 步态分析系统、Dartfish 视频分析系统、APAS 运动技术分析系统、Kenovea 视频分析系统等)进行全面监控,以确保训练负荷量度和运动技术的最佳化。

苏炳添今年32岁,东京奥运会上,他以9.83秒的成绩获得小组第一顺利晋级决赛,并打破亚洲纪录,出现了“大龄”依然创造个人最好成绩的现象。

他在论文中阐述,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不断延长,离不开训练手段的科学化,以及伤病康复水平的提高。也同时惋惜,有大批运动员在 26 岁左右就选择退役,错过了进一步提高成绩的可能性,一定意义上是人才的严重浪费,希望引起运动员和相关部门的重视。

武汉晨报记者 肖洁 实习记者 朱玥明 王坤

(如要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武汉晨报】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家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体育分类资讯推荐

广厦名宿!林志杰在PLG冠军抢七战手腕骨折 预计恢复时间两个月 - 天天要闻

广厦名宿!林志杰在PLG冠军抢七战手腕骨折 预计恢复时间两个月

直播吧5月22日讯 富邦勇士官宣,42岁的后卫林志杰昨日遭遇左手腕骨折,今天已经完成手术,预计恢复时间两个月。昨天是PLG(P. LEAGUE+)史上首次总冠军抢七大战,最终林志杰所在的富邦勇士86-89惜败领航猿,后者夺得队史首个总冠军。林志杰在第四节追防时受伤,全场他5投4中拿到11分6篮板4助攻。...
广西马术队力压群雄夺双冠 锁定全运会决赛席位 - 天天要闻

广西马术队力压群雄夺双冠 锁定全运会决赛席位

5月21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场地障碍资格赛第二站在浙江杭州举行,广西马术队分别获得本站比赛团体赛冠军(哈扎克拜、洪志华、李伟、达布西利特))、个人赛冠军(洪志华),夺得以上2个小项全运会参赛资格。截至5月21日,广西马术队共有4人获得全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