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库县养殖户杨建国蹲在焦黑的棚架旁,指尖轻触白鹅烧灼的羽根。这已是他的珍禽基地第三次遭遇离奇火劫,3月24日寒夜里的冲天火光,将价值两千万的资产化作青烟,却意外淬炼出超越物种的情义传奇。
残垣断壁间,这只编号B17的雄性白狮头鹅正以溃烂的躯体践行着最后的守护。消防员在清理现场时发现,这具被烈焰炙烤得皮开肉绽的身躯,始终保持着护卫同伴遗骸的姿态。它的喙部严重碳化无法进食,双翼仅剩暗红肌理,却仍用失明的眼窝感知着死亡同伴的方向。
"它曾是鹅群里的'将军'。"杨建国嗓音沙哑地向记者比划,月光映出他掌心的烧伤疤痕——这处2016年首次火灾留下的印记,此刻与鹅群的遭遇形成残酷映照。监控显示,大火初起时B17本可逃离,却反常地冲向火场深处,最终与四百余只珍稀白鹅共同承受了这场炼狱。
法库消防大队的勘查人员踩着满地焦脆的种蛋壳告诉记者,白狮头鹅单枚受精卵市价逾八十元,成年种鹅更是价值近万。这场灾难不仅摧毁了全国罕见的白鹅种群,更令二十年心血培育的基因谱系濒临断绝。焦土中混杂着红木家具的沉香与禽类碳化的刺鼻气息,构成现代农业创业者最锥心的味道。
三次火灾累计五千四百万损失背后,养殖场主与忠义头鹅的故事正在当地传开。当兽医宣告B17存活无望时,杨建国执意搭建了恒温隔离舱。"它教会我何为坚守。"这位东北汉子抚摸着鹅颈裸露的肌肉组织,身后未燃尽的账本残页在夜风中簌簌作响。消防鉴定科的最新消息显示,现场存在多处非自然燃烧轨迹,刑侦专家已介入这场持续七年的纵火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