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茶山遇上卫星,老电影遇上新技术!如此“新质”获全国记者点赞【东南风好扬新帆】

当古老茶山遇到高精尖卫星
当胶片电影遇到前沿数字修复技术
会产生怎样的奇妙化学反应?
在福建安溪
这一切已不再是想象!
6月12日下午,东南风好扬“新”帆——广电融媒体总编记者福建新质生产力采访团走进福建安溪县,来到充满科技气息的数字福建(安溪)产业园展示中心,探秘空天大数据如何为茶山披上智慧外衣,体验数字化技术如何守护经典光影记忆。

空天大数据
为茶山披上智慧外衣

福建人的一天是从一杯清茶开始的。在福建最大的产茶地安溪县,高科技正在武装这里的数十万亩茶山,越来越多的新装备加入了茶农的日常。

比如生物信息对抗系统,它利用声、光、电的干扰来减少害虫交配,可有效防治茶叶病虫害,做到化学农药零使用,为安溪茶园向绿色有机发展提供科技保障。通过“慧种茶app”还能实时显示茶园长势,监测土壤成分,而这些数据的来源居然是一颗叫做“铁观音”的卫星

总编记者们深入福建首个空天大数据产业园采访了解到,安溪县目前已经成功发射了“安溪铁观音一号”和“铁观音2号”两颗卫星,两颗卫星对地组网,形成了星座,可以实时对安溪县的茶园进行遥感,最高分辨率达到了0.5米,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单颗茶树的长势。

数字茶业指挥舱内记者们看到,全县60多万亩茶园的总体长势,都可以通过这里的大屏幕监测数据,接近50项数据可以被精确提取,对茶园的管理、茶叶的种植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大家纷纷惊叹,以前的老百姓是看天吃饭,现在是看卫星!

如今,“安溪铁观音一号、二号遥感卫星”所获取的亚米级高质量对地观测数据,已经应用到了福建数字城市、数字茶园、地灾监测、农业林业监测、海洋监测、环保监测、智慧电网、社会综治等各个领域,不仅提高了效率和可持续性,还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动态和变化。

泉州中科星桥空天技术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吴梓安告诉总编记者们,除了现在看到的遥感卫星接收站网福建站,他们还计划在云南、新疆、黑龙江等地建设更多的接收站,同时计划发射第三颗卫星。到时多颗卫星连成星链,形成战网,将更稳定有效地监测地表的情况,在各个应用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电影修复在安溪‍‍‍‍‍‍‍‍‍‍‍‍
数字化守护光影记忆‍‍‍‍‍‍
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安溪数字资源中心,总编记者们还深入采访了“电影档案影片数字化修护工程”。
安溪数字资源中心2023年完成修复《烈火中永生》《董小宛》《劳工之爱情》等27部老电影(其中13部4k电影)。该中心2023年3月25日正式揭牌,已经建成中国电影资料馆数字备份库、国家影像修复基地、融媒体制作基地、艺术影院(安溪店)、电影剧本孵化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实践站点等,打造成为一个集修复、拆条、渲染、存储、分发、影视拍摄、旅游以及影视人才培养、剧本孵化等功能为一体的影视产业聚合中心,并将生成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电影数字资源和世界上最大的影像数字修复体系。

天津新闻广播记者瞿婧秋说,沉睡百年的老电影通过数字化获得新生,并通过ip开发产生新的价值,能引起更多人对历史影像资料保护和开发的兴趣。未来,借助安溪数字资源中心能做的事相信还有更多。

江苏新闻广播记者马骏腾表示,福建有着“数字福建”的建设经验,数字经济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新近还上线了大数据交易平台,完全可以在数字电影版权交易、老电影数字藏品等创新应用中作出更多尝试。

本次联合采访活动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指导,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广播新闻节目委员会、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主办,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福建新闻广播承办。接下来,采访团还将深入探秘安溪“双铁”魅力,宣传报道安溪铁观音、藤铁非遗技艺如何以新质生产力奏响高质量发展“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