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禁渔泛滥成灾了?超150吨!湖北清江出现大量野生鱼群

相信大家都想不到,很多河流的鱼类产量都急剧下降,甚至有很多鱼类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例如在2016年3月的时候,有渔船在长江中捕捞鱼类,其中就包括刀鱼。两艘渔船忙了差不多3个小时,却一共只捞到了1条大概2两重的小刀鱼而已,刀鱼越来越少了。根据研究人员的统计数据,在1973年长江流域的刀鱼产量达到了3750吨,到了1983年则下降到了370吨,到2002年后,刀鱼的产量已经不足100吨了,到2011年的时候,产量更是低至12吨。

在老一代渔民的时代,每当刀鱼季来临,很轻易就可以在长江中打捞到不少刀鱼,一条10米长的小渔船,一网下去就可以打捞到差不多400斤刀鱼,而且一天能够打捞好几网。现在打捞刀鱼越来越难了,这也说明刀鱼数量急剧下降。

其实不仅仅是刀鱼,长江或者其他河流流域的鱼类多多少少都面临同样或者类似的问题。因为在人类的影响下,河流流域已经受到了我们的影响而发生一些改变,这会潜移默化地改变着鱼类的生存环境。如果鱼类没法适应新的环境就可能会被淘汰。所以,未来保护长江流域的鱼类,长江在2003年就已经开始实施禁渔制度了,当时禁渔期为3个月。经过多年的禁渔后,长江流域的渔业资源得到了“肉眼可见”的改善。特别是在2021年实施长江全流域10年禁渔以来,长江流域的鱼类数量增长速度越来越明显,很多领域都出现了野生鱼群结队嬉戏的场面。全流域禁渔10年才开始不久就出现了这么大的变化,那禁渔10年会不会出现泛滥成灾的情况呢?

湖北清江出现大量野生鱼群

密密麻麻的鱼类现身长江流域的场景真的出现了。在清江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渔峡口镇段,出现了大量野生的鱼群,这些鱼群成群结队在水中嬉戏。从拍摄到的画面来看,这些鱼类欢快地在水里游来游去,数量也非常多。根据长阳农业执法和渔政管理部门预估,出现在画面中的这群野生鱼类可能有差不多150吨。

这只是出现在我们眼前的鱼类数量,还有很多鱼类在其他的区域没有被我们拍下来。之所以会出现密密麻麻的野生鱼群,与我们的禁渔制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在我们的治理下,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禁渔期间,这些野生鱼类也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没有被过度捕捞的情况下,这些野生鱼类就会开始大规模繁殖。那这样的情况,会不会在未来有一天出现泛滥的情况?相信这是很多人都比较关心的话题,河流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鱼类未来泛滥成灾可能会适得其反了。

亚洲鲤鱼在美国泛滥成灾

在一些领域,确实是会出现某些鱼类泛滥成灾的情况,例如亚洲鲤鱼在美国就泛滥成灾了,这是怎么回事?

亚洲鲤鱼并不是特指某种鱼类,而是美国人对8种原产于亚洲的鱼类的总称,例如青鱼、草鱼、鲤鱼鲢鱼等。这些鱼类原产于亚洲,但是在上世纪70难道,美国为了清理养殖场以及污水处理池中的藻类,就引进了这些原产于亚洲的“亚洲鲤鱼”。引进这些“亚洲鲤鱼”的本意是“清污”,但这些鱼类的生长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不仅吃掉水中的藻类,还把很多本土生物赖以生存的水生生物也吃掉了,就出现了泛滥成灾的情况。随着“亚洲鲤鱼”的数量急剧上升,也给当地的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破坏。虽然美国尝试了很多种方法来控制这些“亚洲鲤鱼”,但是效果都不明显。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澳大利亚。在西澳大利亚有一个名为Parry Beach的海湾,在这个海湾海水清澈透明,环境很优越,在每年的四五月份,这个海滩就会出现大规模的野生三文鱼,多达3000多吨。密密麻麻的野生三文鱼在海滩时活蹦乱跳的。这可把当地人给愁坏了,因为这些野生三文鱼根本就没人吃,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野生三文鱼和市场上卖的三文鱼不同,野生的三文鱼腥味比较重,当地的厨师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些腥味。

现在长江在禁渔,鱼类肯定会越来越多的,这样泛滥成灾的情况,未来会不会发生在长江流域呢?

某些物种出现泛滥成灾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物种入侵,例如美国的“亚洲鲤鱼”等。我们长江现在禁渔,是在改善长江的生态系统,保护长江流域的鱼类,让它们有一定的时间恢复种群规模,但是理论上来说是不会出现泛滥成灾的情况的,因为在长江流域内的一些鱼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有专家估算,即使禁渔10年,长江流域的鱼类都不一定会恢复到最高水平,更别说泛滥成灾了。例如,预计经过10年的禁渔期以后,长江流域的“四大家鱼”产卵量预计会达到200亿-300亿尾,这也只是相当于上世纪60年代的30%左右而已。

很简单的道理,在很久以前我们人类对长江影响微乎其微的情况下,长江流域也没有说出现鱼类泛滥成灾的问题。如果真的出现局部流域鱼类泛滥成灾的情况了,我们人为干预也会解决这个问题的。所以大家不需要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