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重器,引领前沿

本期访谈嘉宾:

程贺,2006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学位,担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并与国际著名高分子物理学家和中子散射专家Charles Han教授一起建造了中子散射仪。

现任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散裂中子源分部教授,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软物质中多尺度多相结构的动力学,在Macromolecules、Soft Matter、Langmuir等行业知名期刊上发表了48篇论文。目前正致力于通过中子全散射导出无序大分子全原子结构的研究。

湾区重镇、松山湖畔,坐落着我国迄今为止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大科学工程——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这项由中国科学院和广东省共同建设的“国之重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脉冲式散裂中子源的国家,和正在运行的美国、日本与英国散裂中子源一起,构成世界四大脉冲散裂中子源。

物质结构决定了物质性质,散裂中子源就像“超级显微镜”,是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理想探针,可帮助人类揭开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从2007年落户东莞,到2018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运行,再到如今二期项目的加快推进,中国散裂中子源在源头创新上,极大提升了东莞乃至大湾区的创新能级。

然而,散裂中子源是由数以千计的高精尖设备组成的复杂整体,在建设中,除了要解决基础科学原理性问题外,还需研制大量非标设备,兼具工程与研究的双重复杂性。可以说,这座“超级显微镜”诞生的背后,倾注了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老中青三代科研工程人员的心血,同时,也锻造了一支坚强的队伍。

在访谈之中程贺教授阐述了散裂中子源的重大意义:“散裂中子源是研究中子特性、探测物质微观结构和运动的科研装置,可带动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纳米科学、医药、国防科研和新型核能开发等学科发展。”

中国散裂中子源不仅点亮了湾区的“创新之源”,也必将带动更多大科学装置落户松山湖,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城提供最有力的支撑!

《东莞经济》:程教授您好,您是2014年就来到了东莞,一直在散裂中子源工作,以您八年的工作经历,觉得东莞今天的科技创新的能力达到了怎样的水平,结合散裂中子源这个国家级大科学装置,未来东莞在科技创新方面还有哪些进步的空间?

程贺:我14年到东莞的时候,科技创新领域是比较薄弱的,随着散裂中子源的落户和南方光源预研平台以及材料实验室等新机构的落户并逐渐产出成果,东莞这些年在全国范围内科技创新领域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大家经常在央视的报道里面,看到了东莞的身影,说明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对东莞还是非常认可的。

《东莞经济》:全球只有四台散裂中子源的大科学装置,以您学贯中西的经历来看,我们国家目前在科技创新领域已经有了哪些后来居上的实力和能力?

程贺:大科学装置的发展主要是在二战之后,二战之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这些国家们发现,在重大的研究方向上是需要集中国家的力量进行攻关的。而且他们需要的这些科学仪器,不是一个研究组或一个大学能够购买的,因此,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有了大科学装置的建设。

咱们国家的第一个大科学装置,是80年代中科院高能所建在北京的正负离子对撞机。当时是勒紧了全国人民的裤腰带才建了这个装置,接下来每个五年计划都会有一些装置投入运行。最初的时候,我们是跟跑的,然后做一些科技的创新。如今,每年中国科技的十大进展,可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是大科学装置产出的。比如最近天眼说发现了类似于外星人的这个信号,天眼,就是大科学装置。在科学装置的发展上,我们国家现在在相当一部分是非常接近国际领先的水平。

《东莞经济》:您目前在推进的这个课题,其成果可以应用在哪些产业、哪些方面?

程贺:我现在推进的微小角中子散射谱仪这个项目主要是满足粤港澳大湾区的要求,尤其是产业界的要求。在微小角这个领域里面,它主要的应用领域是材料的内部结构。

中国在开始改革开放初的时候。我们做了很多反向工程,比如国外的有什么产品,我们拿过来,去分析一下它的成分,再反向来产出。比如日本的远洋的渔网,他们的捕鱼的产量就比我们高很多,然后我们反向的成分做的和他一模一样,但是我们在这个捕鱼的产量比他差的很远。原因就是成分是一样,结构不一样,这就涉及到加工的时候的工艺。像类似于这样的领域,都是微小角的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范围。

在我们未来,国际民生相关的,比如说碳纤维,高级纤维工艺的优化,是航天卫星的主要材料,最好是碳纤维,要足够的轻;因为火箭的载荷是一定的,要想运更多的东西上去的话,就要求承重的部分尽可能地坚固而尽可能的轻。碳纤维,中国的产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了。但是我们高等级的碳纤维还是不行的,还是要从日本进口,或者美国进口。就是因为我们碳纤维的这个缺陷,控制得并不好,中子反射在这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应用。

东经智库是一家以“思想决定价值”为理念,以宣传、研究、服务、发展东莞经济为宗旨;坚持本土性、独立性和原创性,倾力打造本土发布财经资讯与民间智库研究成果的权威平台。我们立足于“探寻经济发展规律,服务东莞创新转型”,专注于推动东莞咨询行业及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平台已出版发行160余期的东莞本土第一财经刊物《东莞经济》;通过民间智库组织东莞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会,建立了全国性的专家智库资源库,打造公益性共享资源与发展平台,通过主体性课题研究、活动组织,拓展人脉圈层与研究资源,形成跨地域、多维度、广联络的智力协作体系,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品牌孵化、战略咨询和管理咨询方案,现已发展成为东莞咨询界、文化界的优秀代表企业。

未来,我们将扎根现实,前瞻未来,与德能兼具者同行,秉持“共识、共创、共享”的合作发展原则,进一步完善服务流程和服务质量,打造全方位的项目开发板块,构建崭新的产业架构和科学经营管理模式,努力成为国内一流的智库型文化产业专业服务提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