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揭秘“不粘锅”:涂层有毒还会致癌?刮花后不能用有说头

| 慢纪硬核说

编辑 | 慢纪硬核说

不粘锅的涂层有毒还会致癌,加热后会融进菜里被人体吸收,这是真的吗?

央视记者为我们解开了这个谜题,在联合北京化工大学的专业研究员做了一系列针对性实验过后。

得出这么个结论:原来不粘锅的涂层有毒,但这毒却有不一样的说头

01 不粘锅涂层真的有毒吗

网络上各种关于不粘锅涂层的材料:聚四氟乙烯的危害性知识此起彼伏。

在如今不粘锅已然成为了一个人人谈之色变的毒害物。

那事实真相是怎么样的呢?

央视科普节目生活提示中,节目组联合北京化工大学进行一项针对不粘锅涂层熔点、涂层是否有害问题的实验。

在实验室里,研究员从买来的不粘锅中刮下一部分涂层,放进设备中加热。

最后屏幕上显示当温度达到300℃时,聚四氟乙烯材料就会开始分解融化。

随着温度逐步升高,其产出的有害物质也会发生变化。

而对人体危害最大的就是在这种涂层完全溶解的时候。

也就是说当温度可以稳定在300℃以下时,人们使用不粘锅进行炒菜做饭应该问题不大

那问题来了,我们日常的做饭温度可以达到300℃甚至往上吗?

其实我们家家户户炒菜的温度一般也就在一百多度左右,只在极端情况下能达到300℃的高温。

不过这只是推断,具体还要看准确的测试结果

为探寻一个最终的答案,研究员继续对加热不粘锅进行实验。

他们发现,当加热时长达到一定时间后,如果锅开始冒烟,温度就会达到200℃上下。如果继续加热,使温度抵达300℃时,锅中起的烟雾就已经非常呛人了。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做饭时能够保持在正常的加热状态,是不会轻易到达聚四氟乙烯的熔点的。

而研究员的这一结果也可以看做是一个警示

大家在做饭时如果使用了不粘锅,应该尽力避免将油温烧得过高,见到冒烟就及时关火,有效防止涂层融化。

相信对于广大市民群众来说,做饭时一般很少能将锅烧起来

除去那些“炸厨房”式选手,比较会做饭的人可以把控好油温,避免干烧太久温度太高,正常来讲还算安全。

当然,这都是理想状态

先不说有些种子选手特爱大火爆炒的快感,就是普通人做家常菜,也时不时会有个不注意锅里就起烟了。

那这种情况下不粘锅真的安全吗?

这就不得不提一下不粘锅涂层本身的性质了。

其实聚四氟乙烯还算稳定性比较高的材料。

它之所以可以作为锅的涂层,也是因为它耐热、耐寒、耐碱还耐酸。在人类的烹饪情境中,这种材料具有难得的耐腐蚀性。

即使是对于一些“天选之子”,手下厨具不耐造的。

做饭时不小心将聚四氟乙烯刮到饭里吃下,最后的结果也并不会很差

聚四氟乙烯在人体中不会被吸收也不会被分解,可以随人体代谢被排走,相当于身体里转了一圈儿。

只要温度不过分,新手不要轻易尝试不粘锅,那这涂层就是无害的。

这么看,不粘锅的涂层似乎没什么问题,但为什么市面上有不少聚四氟乙烯有毒的案例呢?

其实这是网络上部分信息丢失造成的。

在不粘锅有毒的官司史上,真正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其实是另一种物质——全氟辛酸

02 涂层“毒”的来源

全氟辛酸是一种乳化剂,在不粘锅刚刚问世不久时,美国的一家公司使用这种乳化剂来制作不粘锅涂层。

但是全氟辛酸在那时并不属于管控材料

许多人不知道全氟辛酸对人体有极大的毒害作用,导致这家公司在生产时也没有受到相关的监管和禁止

但是很快,全氟辛酸的危害就显露出来

在这家公司开办工厂的四周有不少村民居住,但是当地村民却发现他们饲养的牲畜们接连得病:内脏肿大、牙齿发黑、体内长肿瘤等。而问题经过排查后就出现在当地的水质里。

村民们观察到水里的石头发白,颜色也很浅,不符合正常的石头颜色,这很大可能是水被污染了

旁边就是工厂,他们认为水污染一定和工厂脱不了关系

而好巧不巧,就在村民和律师上诉查证时又发现新的证据。

工厂生产线上的许多女员工在怀孕后产出的婴儿大都有畸形的现象,而其他员工也有很多患上癌症

这下工厂直接被彻查检测,最后才发现全氟辛酸这一有害物质。

在不粘锅的涂层原料发展史上,真正有过毒害作用的其实就是这起案件中的全氟辛酸。

在这起案例出世后,我国就已将全氟辛酸列入管控材料中,全面禁止使用它来帮助生产不粘锅涂料。

而如今常见的聚四氟乙烯并没有那么大的危害性。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问题,上文提到的温度把控就注定不粘锅的使用是需要受到限制的。

它需要划分人群和使用场景

一是特别会做菜的和特别不会做菜的,都不太适合选用不粘锅。

不粘锅由于要小心保护它涂层的原因,不能用铲子大炒、爆炒。

而那些一做饭就能烫油花的显然也不能把控好火候温度

不粘锅在这两种做饭的人的手下实在难以生存

此外做饭时容易跑神的更不能轻易使用不粘锅,道理同上。

二是做饭场景上,不粘锅大都适合煎而不是炒

前者顶多只要翻个面,后者却会被铲勺来回剐蹭,涂层很容易被刮掉

毕竟虽然材料稳定,但是人体吃进了化学制品想想也会膈应。

此外,不粘锅的涂层如果脱落,那不粘的功效也就大大减弱了,还容易加速周围涂层的掉落。

这样分析下来,是不是发现不粘锅好像太“矫情”

其实你猜得没错。

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当今市面上各种品牌的不粘锅都很难长时间使用。

它们保持在完好状态下的寿命只有半年到一年左右

有人就要问了,不粘锅这么“娇气”又不中用,为什么它还能生产出来?

其实看一看上文的案例不难发现,不粘锅起先是国外兴起的

大家都知道,我国饮食的烹饪方式与西方欧美国家有很大区别

在国外常用到的其实是煎、煮、烘烤等方法,但国内却是明火大炒,烟火也更大

相比之下,不粘锅这种小调性实在hold不住中国的饮食习性

最后传到国内水土不服,很多人也难以维护好不粘锅。

那如果真想要选不粘锅,其他种类可以吗

03 不粘锅及非不粘锅的选择

市面上除了常见的不粘锅外,还有一种陶瓷不粘锅

相比于聚四氟乙烯,陶瓷不粘锅的涂层熔点更高处于400℃,性能稳定,且对人体无毒害作用。

对高温烹饪来说陶瓷不粘锅似乎更有保障

但其实它也是个花架子

虽然熔点高了,但陶瓷不粘锅却更容易坏掉

如今的陶瓷涂层技术不成熟,在使用中非常容易被刮花,不耐用。

尤其是陶瓷不粘锅往往不耐明火,做个一两次饭就会发黑。

实用角度来讲,陶瓷不粘锅甚至还比不上聚四氟乙烯。

那我们还有其他锅可以选吗?

比如市面上还有精铁锅、铸铁锅、钛锅等

不过看过我们铁锅那篇的小伙伴可能会感到恐慌,铁锅能买吗?

实际上对于市场上的大多数厨具来说,倾向于购买知名品牌的铁锅更容易有保障。

只要不贪图便宜一般不会踩雷。

而其他材质的锅诸如不锈钢锅,也是有各种注意事项

对于不锈钢锅来说,大部分只适合煮这种烹饪方式。

同时不锈钢锅也自带有金属镀层如果像不粘锅那样经常摩擦剐蹭,或者干烧都会将镀层损坏。

也算是和不粘锅一样的“娇气”了。

不止如此,不锈钢锅中还含有重金属铬、镍等,当烫中的食物偏酸或有生物碱的都不行,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析出重金属物质。所以一般也不建议用不锈钢煮柠檬、中药等物质。

钛锅则是稳定性极强,耐高温耐腐蚀,对人体的毒害作用极小。

但它也自带许多缺点比如容易糊锅,导热性极差,还容易变形等。

相比之下,不同材料的锅各有优缺点

不嫌费事的家庭,其实可以全面性下手,不同的锅用在不同的场合。

不粘锅虽然不耐造,但是在特定烹饪场景下使用还是可以既安全又便捷的。

如果是家里一锅蒸、煮、炸全都不拉的,还是不建议购买不粘锅。

04 小结

不粘锅一直被诟病涂层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但是这种东西大家可以理性看待

央视澄清过聚四氟乙烯的毒害性之后,对不粘锅的谣言也就不攻自破。

而百姓选锅时也不用太担心,不粘锅也并非传说中的洪水猛兽,根据自身需求购买合适的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