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大水后,许多地方的乡下,发现罕见的“史前生物”


国内外,尤其是发生过地震的地区,在夏季倾盆大雨之后,形成的水塘、水洼、临时湖泊里,会有奇怪的“史前生物”从微小的卵中出现,在水里游来游去。


临时的水塘干涸后,它们死相惨烈。

这些蝌蚪大小的生物学名叫“佳朋鲎(hòu)虫”,它们的外国名字Triops是希腊语中“三只眼睛”的意思。由于其漫长的进化历史,有时被称为“恐龙虾”、“三眼恐龙虾”。国内各个地方,对其有着不同的土叫法。

这些甲壳类动物是其泥盆纪时期(4.19亿到3.59亿年前)的祖先进化而来的,从那时起,它们的外貌变化很小。(值得注意的是,恐龙是在大约2.52亿年前的三叠纪时期才出现的。)


如果你在网上搜索,大多数的资料和科普内容会告诉你,三眼恐龙虾是“活化石”,或者“史前生物”。但实际上,三眼恐龙虾与它们的祖先并不完全相同,它们不应当被视为“活化石”,这么说会让公众产生误解,认为他们根本没有改变。但它们已经改变,它们已经进化。只是外观与千百万年前非常相似。

三眼恐龙虾雄性和雌性通常通过有性繁殖配对,但如果在稀缺对象的时期,它们有其他方式:这些甲壳动物是雌雄同体,这意味着它们既有雄性也有雌性的性器官,也能孤雌生殖,这意味着可以从未受精的卵中直接繁殖后代。

它们的卵可以在沙漠中休眠数十年,直到有足够的降雨量形成湖泊,为孵化的幼体成熟和下一代产卵提供“房地产”和时间。


孵化后的,三眼恐龙虾可以长到4厘米长,有一个盾状外壳,看起来像一个微型头盔。它们的眼睛让它们看起来既愤怒又聪明——他们有两只大的黑框复眼(像蜻蜓或蜜蜂的复眼)和一只“第三只眼”,颅顶感光眼。说起来,“第三只眼”其实在动物世界中并不罕见,大部分的蜥、牛蛙、变色龙、鲨鱼都有第三只眼,通常是用来感光的。

这些怪模怪样的三眼恐龙虾能吃么?理论上应该没啥问题,当三眼恐龙虾出现的时候,鸟类总是几乎立刻就能注意到,乌鸦等鸟类会猛扑入水中,吞食这些生物。

在这个网络时代里,三眼恐龙虾已经在中国、日本、美国等地已经被当作宠物饲养,商家出售的是三眼恐龙虾的长期休眠卵,接触淡水后就会孵化,预期寿命可达90天。


物种日更:每天写点毛茸茸的(或者不是那么毛茸茸的)动物,或是奇奇怪怪的植物。内容或许有些偏科普,但相对严谨,我们相信,事实通常比贫瘠的想象更出人意料,妙趣横生。希望爱动物、爱生活的您,关注我们互相分享动物世界的欢乐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