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为何反复发作?我国科学家揪出背后“真凶”

2025年03月22日04:52:05 科学 1796

鼻塞、流脓涕、

嗅觉减退、头痛难眠……

罹患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

饱受这一系列症状困扰,

总在疑惑

“为什么鼻炎总是反反复复?”

但由于病因复杂,

这类慢性炎症的根治

成为全球医学领域待解的难题。

清华大学获悉,清华大学医学院祁海教授团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张罗教授团队、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王建斌副教授团队联合攻关,发现导致该疾病反复发作的“幕后黑手”——一类全新的记忆性CD8⁺ T细胞,找到了难治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反复发作的全新免疫学机制。

上述发现以《表达颗粒酶K的CD8⁺ T细胞促进复发性气道炎症疾病》为题,于日前在《自然》(Nature)杂志发表。这一发现有望揭示新药物靶点和全新作用机制,为改变慢性鼻病乃至其它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格局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

我国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超2000万

慢性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鼻病。随着空气污染、过敏源的增加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地区,慢性鼻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慢性鼻炎未得到有效治疗时,常常会发展为鼻息肉。过敏性鼻炎、环境污染、长期接触有害气体等因素,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此外,现代人生活压力加大、免疫功能失调等,也使得鼻息肉的发生更加普遍,且患者的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慢性鼻炎和鼻息肉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超 2000 万,手术后鼻息肉复发率高达 60% 。该类疾病症状干扰患者日常生活,术后易复发,寻找治疗新靶点是困扰全世界基础医学研究者和临床医生的难题。而以往研究常局限于描述性病理分析,缺乏深入的体内细胞功能和机制研究。

十年攻关揭示鼻病顽疾的免疫学机制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解决数千万患者的“呼吸之痛”,清华大学的基础科研团队和北京同仁医院的临床团队经过近十年不懈探索,最终发现了个中关键:一群不同寻常的记忆性CD8⁺ T淋巴细胞。

上述研究团队通过分析病人的鼻息肉组织,发现了记忆性CD8⁺ T淋巴细胞不表达传统的颗粒酶B却分泌颗粒酶K,并且在每次疾病复发时都会出现在息肉组织。这些T细胞似乎识别了过敏原和进入呼吸道的病原成分。重要的是,颗粒酶K不需要抗体就可以直接激活身体里的补体系统,加重组织细胞损伤,使炎症反应愈演愈烈。更为棘手的是,这些分泌颗粒酶K的细胞尤其“活跃”,会源源不断地从外周血奔赴鼻组织,循环往复,生生把小病拖成“老大难”,让鼻窦炎反复发作,难以治愈。

开创性研究或将改变治疗格局

基于这些重要发现,研究人员进一步探索了通过抑制颗粒酶K来治疗疾病的可能。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清除或抑制CD8⁺ T淋巴细胞中的颗粒酶K,可以显著减轻炎症,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这些结果表明,颗粒酶K和分泌这一物质的记忆性CD8⁺ T细胞是难治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复发的重要因素,很可能成为预测这类疾病进展和治疗响应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我们的研究表明,颗粒酶K将成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及相关过敏性疾病的全新治疗靶点。”祁海教授表示,“清华大学与北京同仁医院的联合研究已经筛选出针对颗粒酶K的候选抑制剂,并在积极推进药物研发。未来,随着技术转化的推进,这一研究成果有望真正应用于临床,造福全球患者。”

这一突破性研究不仅为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可能为其他过敏性疾病的防治带来深远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针对颗粒酶K的靶向治疗方案,或将成为改善鼻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突破。(邓晖)

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鼻窦炎为何反复发作?我国科学家揪出背后“真凶” - 天天要闻

江苏省科协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鼻窦炎为何反复发作?我国科学家揪出背后“真凶”》

阅读原文

来源:江苏省科协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诺贝尔奖得主对科研人员用 AI 生成银河系中心黑洞图像表示担忧 - 天天要闻

诺贝尔奖得主对科研人员用 AI 生成银河系中心黑洞图像表示担忧

根据一种新的人工智能 (AI) 模型,我们银河系中心的怪物黑洞正在以接近“最高速度”旋转。该模型部分基于复杂的望远镜数据进行训练,这些数据以前被认为太嘈杂而无用,旨在创建有史以来最详细的黑洞图像。然而,基于数据的质量值得怀疑,并非所有专家都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推介:《气象学报》2025年第83卷第3期 - 天天要闻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推介:《气象学报》2025年第83卷第3期

综述地球系统模式和数值模拟研究曾庆存, 张明华, 戴永久, 曾晓东 (419-434)中国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70年发展张卫民, 沈学顺, 曹小群, 孙健, 吴建平, 彭军, 宋君强, 朱小谦, 王建捷, 李泽椿, 陈德辉, 龚建东, 赵延来 (435-463)地球实验室: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进展与前瞻张贺, 马洁琼, 柴兆阳, 张木兰, 曹美春 (464-
坐飞机要核酸阴性证明?成都航空回应称本想发充电宝新规 - 天天要闻

坐飞机要核酸阴性证明?成都航空回应称本想发充电宝新规

现代快报讯(记者 谢喜卓)最近,有不少准备乘坐EU2231航班的乘客,都收到了来自成都航空“核酸检测”的短信提示。7月4日,成都航空客服回应现代快报记者称,这是一条误发的短信,乘客收到之后可不用理会,本意是想发送携带充电宝的提示。乘客提供的相关短信显示,成都航空发送的内容为:“您预订的由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至广...
新闻最快速度发回总社,迅速突破十万加 - 天天要闻

新闻最快速度发回总社,迅速突破十万加

毕业典礼上与父亲打视频电话的温暖男孩,转身在故乡洪水中挥汗清淤。从珍视亲情到守护乡梓,林进标用行动诠释青春担当,新华社贵州分社记者刘续记录下这个男孩在家乡救灾的身影,并向中国记协“我在现场”栏目来稿,讲述报道经历体会。我在现场丨最快速度发回总社,迅速突破十万加6月24日,贵州持续强降雨,洪水漫灌榕江县...
记录江苏百名劳模|《同一种仰望》⑩:国之大者,苏有所为 - 天天要闻

记录江苏百名劳模|《同一种仰望》⑩:国之大者,苏有所为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序言:1925年5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年来,千万个背影,同一种仰望。江苏各级工会始终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动员广大职工群众围绕党的纲领和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前赴后继、奋勇拼搏,艰苦奋斗、建功立业,谱写
不小心被拍出一对血红色的瞳孔?恭喜你! - 天天要闻

不小心被拍出一对血红色的瞳孔?恭喜你!

如果你在暗处拍照时,不小心得到了这样一对血红色的瞳孔,那么,恭喜你!图 | scienceabc因为这个红色是眼球后方血管的颜色,能通过瞳孔一眼看到红色的血管,表明你眼睛里透光的部分非常清澈通透,血管的颜色也没有异常。为什么相机能拍下红眼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