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长沙下雪了:一九天降温下雪不好?为什么?看看农谚俗语咋说的
长沙下雪了!谁能想到,冬至过后,长沙会下雪。其实,气候条件早就有了,只是大家没有去特别关注而已!
从气象信息来看,有一个浅浅的南支槽具有了一定的势力,这可是南方的冬季水槽。与此同时,台风胚胎96W也蓄势待发,进入南海。
随着台风胚胎96W的靠近,南方地区将迎来微量水汽的注入。这将会带来一次大范围的阴天,甚至可能出现零星小雨或小雪的过程。不过,由于这次的南支槽太浅且不持久,所以水汽的量会非常有限。因此,这次的降水主要以小雨或小雪为主。其中,我国湖北、安徽、湖南的平原地区很有可能迎来小雪。
所以,这次长沙下雪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这次下雪时间有点短,很多人还没来的及“合影留念”,雪就没了!
冬至过后,很多人最关心的就是“数九寒天”了,而目前正处于“一九”期间。我们可不要认为,“一九”不是最冷的时候,就不重要了,就连春节冷不冷都要看“一九”的脸色,甚至会影响来年作物收成!
有人说“一九”期间降温下雪不好,影响人们出行,最好是晴天温暖一些,冬天就好过了。事实是这样吗?“一九”降温下雪是不好的预兆吗?下面来看看古人留下的农谚是怎么判断的!
一、一九下雪,腊月不缺
这句农谚流传比较广,很多人都听过,其实,现在气候条件和过时候相比已经是大不同了。比如,现在的冬天就感觉没有小时候那么寒冷,风也感觉没有小时候大了。
所以,我们现在看农谚不是说它准不准确了,重在传承,别给弄丢了!
这句农谚的意思比较容易理解,这里说的“腊月”指的是农历十二月份。
农历十二月之所以叫“腊月”,一种说法是,因为在小寒至大寒之间,干燥少雨、吹西风季候风,最适合风干制作腊味。还有一种说法是,岁末十二月由于处在新旧交接时段,是祭祀比较多的月份,在古代,“腊”是祭祀的一种,所以十二月叫腊月。
这里说的“不缺”,指的是腊月不缺“雪”换句话说,“一九”这天下雪的话,那么,接下来的腊月里降雪的天气会比较频繁。
冬天寒冷雪多,虽然影响人们过年回家交通出行,但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可是大有益处的。
冬天的积雪不会融化,并且透气性极差,外面进不去,里面的也出不了,这样就相当于给土壤和作物表面盖了一层被子,不仅能够起到土壤保墒的作用,还能使作物安全越冬,同时,冬天寒冷还能防止病虫害越冬滋生。
另外,冬天的积雪,来年开春融化后,就变成了作物所需的“琼酿玉液”,有利于其返青生长和早春作物的按时播种。
因此,从这点来看,冬天雪多并不是不好,对农业生产来说是好的预兆。
二、头九下了雪,头伏雨不缺
这句农谚也不难理解,意思是说,如果头九(一九)期间下雪的话,那么就预示来年“头伏”期间雨水比较充足,有利于秋收作物的生长,为丰收奠定基础。
2025年的三伏天按民间谚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四庚数中伏,秋后一庚数末伏。”来推算,2025年7月20日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这天是“庚寅日”,是“头伏”的开始。
10天后,也就是2025年7月30日,这天是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庚子日),是“中伏”的开始。
2025年8月7日立秋,立秋的第一个“庚日”是8月9日,这天是“庚戌日”,是“末伏”的开始。
综上所述,2025年的三伏天是从2025年7月20日开始到2025年8月18日结束,共计30天。
从上面时间上来看,头伏正是秋季作物快速生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雨水充足有利于其快速生长,易获得丰收。
总的来说,从上面两句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来看,“一九”期间降温下雪对农业生产来说是有一定好处的,并不像有人说的不好!对此,大家是怎么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