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50米有多难?我国首口万米深井钻探,9900米遇超高温、超高压

2024年02月17日23:55:05 科学 1094

大家都知道“钻井是一个技术活”,不仅要学会选址,还要不定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据悉,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钻探的最新进展。

最后50米有多难?我国首口万米深井钻探,9900米遇超高温、超高压 - 天天要闻

据了解,深地塔科1井钻探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从2023年5月30日开始钻,经过了两百多天,成功实现钻井深度达到9950米(2月16日下午公布的数据)。

最后50米有多难?我国首口万米深井钻探,9900米遇超高温、超高压 - 天天要闻

目前,深地塔科1井钻探距离万米仅有最后的50米,据专家介绍,深地塔科1井钻探已经在9000米地层钻进53天,成功推进50米,可见在最后的紧要关头,每前进一米都是非常困难。

最后50米到底有多难?专家:超高温、超高压,地下岩石变化

根据深地塔科1井钻探对外公布的信息,造成钻井推进缓慢的主要原因有超高温、超高压,地下岩石变化,分别如下:

超高温:随着钻探深度的增加,地下的温度也会逐渐升高。在接近万米的深度,地下温度可能达到非常高的水平,这对钻探设备和钻头材料都是极大的考验。高温可能导致设备损坏、钻头磨损加剧,甚至可能影响钻探进度。

最后50米有多难?我国首口万米深井钻探,9900米遇超高温、超高压 - 天天要闻

超高压:随着深度的增加,地下的压力也会逐渐增大。在最后的50米,地下岩石所承受的压力可能达到极高的水平,这使得钻探工作变得更加困难。高压可能导致钻头难以切入岩石,同时也可能增加钻探过程中的风险。

地下岩石变化:在接近万米的深度,地下岩石的性质可能发生显著变化。例如,岩石可能变得更加坚硬、致密或者存在更多的断层、裂缝等地质构造。这些变化都可能对钻探工作产生不利影响,使得钻探进度变得更加缓慢和困难。

据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专家介绍,目前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每下一米都是未知的,为了保障钻井的安全性,做到每半米研判一次,即使有话钻井参数,保障最后50米推进安全。目前,可能随时要遇到异常高压,钻具震动非常强烈,防斜工具已经超出耐温极限,井斜控制很难,

最后50米有多难?我国首口万米深井钻探,9900米遇超高温、超高压 - 天天要闻

综上所述,深地塔科1井钻探的最后50米面临着超高温、超高压和地下岩石变化等多重挑战。这些挑战使得每前进一米都变得非常困难,需要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应对。同时,这也体现了钻探工作的高风险性和高技术要求。

为何要开展万米深井钻探?

万米深井钻探是一种高度复杂且技术含量极高的工程,它对于地质勘探、矿产开发、地下水资源调查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50米有多难?我国首口万米深井钻探,9900米遇超高温、超高压 - 天天要闻

首先,万米深井钻探对于地质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井钻探,地质学家可以获取地球内部的岩石样本,进而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构造和成分。这些信息对于解析地质演化、勘探矿产资源、预测地震等具有重要意义。

深井钻探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为地质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其次,深井钻探在矿产开发领域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深井钻探,矿产勘探者可以获取地下矿产资源的信息,包括矿石的类型、分布、储量等。

最后50米有多难?我国首口万米深井钻探,9900米遇超高温、超高压 - 天天要闻

获取的信息对于矿产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勘探者更准确地确定矿产资源的位置和规模,提高勘探开发的效率和成功率。

此外,深井钻探还在地下水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深井钻探,科学家们可以获取地下水资源的信息,包括地下水的分布、储量、水质等。

对于科学家们更好地了解地下水资源的状况,保护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如此,深井钻探还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条件和数据支持,为地球科学研究和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最后50米有多难?我国首口万米深井钻探,9900米遇超高温、超高压 - 天天要闻

总的来说,万米深井钻探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应用价值,对于地质勘探、矿产开发、地下水资源调查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深井钻探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和资源的认识提供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支持。中国首口万米深井钻探,相信在相关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成功!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我国科学家实现基于主动光学强度干涉的合成孔径成像 - 天天要闻

我国科学家实现基于主动光学强度干涉的合成孔径成像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张强、徐飞虎等人联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单位,首次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主动光学强度干涉技术合成孔径技术,实现了对1.36公里外毫米级目标的高分辨成像。
发现罕见“幽灵之花” 贵州植物家族再添新成员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幽灵之花” 贵州植物家族再添新成员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近日,在贵州省林业局组织开展的全省野生兰科植物监测过程中,科研人员首次发现贵州植物新纪录属——杜鹃花科假沙晶兰属,以及隶属该属的两个贵州新纪录物种——浙江假沙晶兰和球果假沙晶兰,它们因独特的外观和神秘的生长习性被称为“
科学之美丨来看宇宙中最精密的“生物计算机” - 天天要闻

科学之美丨来看宇宙中最精密的“生物计算机”

水、脂肪和蛋白质,三种平平无奇的物质,为何能承载人类的智慧与情感?大脑的功耗相当于一个14瓦灯泡,为何能实现强大的认知能力?人类如何用科技对抗大脑深处血管上的“微型炸弹”?在2024年“科技跨年秀”——总台“科晚”的舞台上,特别呈现了《科学之美》的演讲和舞蹈。为了呈现更多维度震撼人心的科学之美,总台社教节...
流浪太空53载 苏联“宇宙-482”探测器坠回印度洋 - 天天要闻

流浪太空53载 苏联“宇宙-482”探测器坠回印度洋

据央视新闻消息,据俄新社10日消息,苏联于1972年3月发射的“宇宙-482”自动探测器近日已坠入雅加达以西的印度洋海域。该探测器原计划飞往金星,由于助推器故障,未能脱离地球轨道。随着时间推移,探测器的高度越来越低,最终坠回大气层。该装置直径约一米,重量不到500公斤。(总台记者 程谟)编辑 毛天宇...
钱江海关查获一大波螳螂 - 天天要闻

钱江海关查获一大波螳螂

近日,钱江海关关员在对国际进境邮件进行CT机查验时,发现一个进境邮件图像异常,疑似存在活体生物。 现场关员开拆查验后发现,里面装有一批活体螳螂和螳螂卵鞘。卵鞘是具有坚硬外壳包裹的螳螂卵块,每一枚卵鞘中一般含有10—50个卵。经现场清点,该包裹内共装有7只螳螂和73枚卵鞘。 经鉴定,其中7只活体螳螂均为魔花螳螂,...
宇宙第一大行金条掺假风波,工行澄清来了 - 天天要闻

宇宙第一大行金条掺假风波,工行澄清来了

周末贵金属时间,小伙伴们大家好。这两天有关在宇宙第一大行买到掺假金条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了。昨天半夜,终于等来了工行的澄清公告:当然是不属实。这是怎么回事呢?说是有一位客户在工行的南翔支行购买了两款金条。结果在剪开加工首饰的过程中发现疑似杂质。我们通过网上的图片看到,剪开后里面有些发黑。工行上海嘉定支...
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世荣出任江西理工大学校长 - 天天要闻

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世荣出任江西理工大学校长

5月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葛世荣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经省政府研究决定:聘任葛世荣为江西理工大学校长。此前,葛世荣担任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党委副书记。葛世荣个人简介葛世荣,男,1963年4月出生,工学博士,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83年7月,葛世荣在黑龙江矿业学院(现黑龙江...
西安雷雨夜再现龙形不明飞行物,有人称听到类似龙吟声 - 天天要闻

西安雷雨夜再现龙形不明飞行物,有人称听到类似龙吟声

2025年5月8日晚,西安突遭短时强降雨,雷暴交加中,多名市民在夜空中再次捕捉到神秘黑影“龙形”不明飞行物。有网友听到老牛般的咆哮声类似“龙吟”。(视频剪辑:陈歆铃 综合四川观察、南京新闻)(来源:北京日报)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