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承认:在这场竞赛中,中国获重大胜利

2023年12月10日23:40:17 科学 1289

观察者网讯)“中国在与美国争夺月球影响力的竞赛中获重大胜利,”彭博社12月7日以此为题报道称,中国在与美国争夺太空影响力的竞赛中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埃及同意支持北京提出的一项探月计划。

另一边,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要求破例“开绿灯”的中国月壤有了新的研究成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团队与美国布朗大学夏威夷大学等科研人员合作,首次测得嫦娥五号月壤成熟度指标。

据报道,中国国家航天局6日与埃及航天局签署了合作文件,双方将就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展开合作。这个得到中方支持的月球基地预计将于2030年前后建成。

根据合作文件,双方鼓励在月球与深空探测、航天器研制及发射、航天基础设施建设、卫星数据接收与应用、金砖遥感卫星星座、空间科学和天文观测等领域开展共同研究与开发合作,并将在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联合论证和研究、空间任务、空间系统和分系统、空间设备、地面段及应用、教育培训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

中国国家航天局在声明中写道,中国与埃及在航天领域合作成果丰硕,援埃及卫星总装集成测试中心于6月完成验收,援埃及二号卫星在该中心完成总装和试验,并于12月4日成功发射。

报道指出,中埃的最新协议正是在这一基础之上达成的。

美媒承认:在这场竞赛中,中国获重大胜利 - 天天要闻

2023年12月4日12时10分,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随后以“一箭三星”的方式将埃及二号卫星、星池一号第二组A/B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圆满完成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99次发射。

彭博社称,太空竞赛加剧了中美紧张关系,双方都在为未来几年将宇航员送上月球的计划争取合作伙伴。

在中埃达成此次合作协议前,美国已争取安哥拉同意支持美方的《阿耳忒弥斯协议》(Artemis Accords)。该协议是NASA支持的一项计划,旨在建立太空和月球上的行为规范。

截至目前,已有32个国家签署了该协议,签署方包括日本英国等美国传统盟友,也包括巴西和印度金砖国家成员。

美国国际月球天文台协会主席史蒂夫·杜斯特(Steve Durst)曾表示,虽然美国通常被视为在重返月球的竞赛中处于领先地位,但中国的做法更有优势。

此前(2021年),中国中俄两国签署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谅解备忘录,此后也一直在寻求其他国家的参与。目前,该项目的合作伙伴还包括阿联酋阿根廷和巴西。

彭博社称,虽然只有部分国家表示它们将支持国际月球科研站,但中国正在逐步取得进展。

根据《南华早报》此前的报道,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的成员已达十多个,委内瑞拉南非阿塞拜疆巴基斯坦白俄罗斯等国的官方航天机构纷纷加入了这一项目。除此之外,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还吸引了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泰国国家天文研究所、美国国际月球天文台协会和瑞士Nano-SPACE等机构或公司的参与。

美媒承认:在这场竞赛中,中国获重大胜利 - 天天要闻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扫描电镜与电子探针实验室工程师原江燕在分析嫦娥五号月壤成分(2022年10月14日摄)。新华社发(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一直为中美航天合作“铐上枷锁”的美国,正寻求获得美国国会对于申请研究中国月壤样本的批准。

据《科学》杂志报道,当地时间11月29日的一封内部电子邮件显示,NASA为让其资助的研究人员获准去申请研究中国嫦娥五号于2020年采集的1.7公斤月壤样本,称其“已向国会证明了意图”。

NASA称,分析这些样本可能会对月球的地质历史产生新的科学见解,并可能为美国宇航局未来的月球探测计划提供信息。

美国圣母大学的月球科学家尼尔(Clive Neal)说,NASA此举“意义重大”。他称,在嫦娥五号样本返回舱着陆后不久,美国研究人员就开始游说美国宇航局官员探索获取样本的可能性。

报道指出,若NASA获得美国国会对于申请研究中国月壤样本的批准,这可能是中美两国航天机构之间首次开展此类合作。

不过,值得的注意的是,NASA的这封电子邮件明确表示,此次“开绿灯”是一个“例外情况”。“这项津贴专门适用于嫦娥五号任务样本,在NASA所资助项目上不可同中国开展双边活动的禁令仍然存在。”

2011年,美国国会通过禁止中美两国间太空合作的“沃尔夫条款”(Wolf Amendment)。这一条款由美国前国会议员弗兰克•沃尔夫起草、推动,以立法形式禁止将NASA的资金用于与中国或中国公司合作的航天项目,除非NASA可以向国会证明,与中方接触和合作“不会造成导致技术、数据或涉及国家安全或经济安全的其他信息转移到中国或中国公司的风险”。

美媒承认:在这场竞赛中,中国获重大胜利 - 天天要闻

嫦娥五号返回样品的科研成果:科学家通过研究,揭示了20亿年前月球仍存在岩浆活动,精确测定了月球的年龄是20.3亿年。 图源:视觉中国

“沃尔夫条款并没有阻止中国的‘太空野心’。”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航空安全专家梅肯娜·扬(Makena Young)在2019年对该条款影响的评估中写道,这些限制“只会扼杀科学和探索领域的互利合作”,并呼吁修改该条款。

《科学》杂志称,中国依靠自主研发的技术,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第三个成功完成月球采样并带回地球的国家。与之前美国阿波罗计划靠人力从月球运回的样本,以及苏联依靠无人飞行器分3次带回的月球样本相比,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物质来自更为“年轻”的地质区域。

“我们从这些样本中获得的数据越多,我们对大约20亿年前月球上发生的事情的了解就越清晰。”尼尔说。

目前,一些美国科学家已经绕开了沃尔夫条款,为嫦娥五号样本的研究作出贡献。研究人员们选择加入了多国团队,并利用其他资金来源共同撰写了关于嫦娥五号样本年龄和化学成分的论文。布朗大学行星科学家黑德(James Head)长期参与中国的探月计划,他说:“我非常小心,从不把NASA的资金花在双边研究上。”

中国新闻网10日报道,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肖龙团队与美国布朗大学、夏威夷大学等科研人员合作,首次由实验室磁学测试得到嫦娥五号月壤的成熟度指标,发现嫦娥五号月壤是迄今为止采集的最不成熟的月壤之一。论文第一作者、香港大学博士后研究员钱煜奇介绍说,此次成果对比较嫦娥五号月壤和阿波罗、月球号任务月壤的空间风化程度,进而研究太阳风等与月球表面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据《南华早报》报道,嫦娥六号已计划于2024年前后实施发射。这将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从月球背面采集月壤样本,目前尚不清楚NASA是否会针对嫦娥六号采集任务而作出更进一步的“例外决定”(与中国合作)。

不过,尼尔希望,嫦娥五号样本上的合作“是一个开始”。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