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2023年10月27日18:29:07 科学 1279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 华生凭澜意

编辑 | 华生凭澜意

前言

我们曾以为精子是左右摆动尾巴游泳,直到研究发现精子头部在不断旋转。

尾巴绕着游泳轴滚动前进,这一发现颠覆了我们长久以来的认知。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精子的使命是带着父亲基因,穿越子宫,和卵子结合,开启新的生命。

这一旅程漫长艰险,成千上万精子出发,最终只有极少数通过层层关卡,获得卵子的青睐。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为何精子如此执着地向前?它们是如何穿过弯弯曲曲的通道,又如何在最佳时机到达目标?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科学家们误解精子运动方式的历程

1677年,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首次使用自制的单透镜显微镜观察人体样本。

在检查自己的精液时惊讶地发现了大量活动的微小“生物”。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这些“生物”个头小,但在液体中运动迅速,身体细长形,头部较粗大,尾部如线一般纤细。

它们在液体中蠕动身体,犹如水中的小蛇或鳗鱼,通过摆动尾巴左右摆动以前进。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虎克意外发现了精子的存在,但当时并不了解它们的功能。

他试图描绘这些“生物”的形态,但受制于当时显微镜技术的限制。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只能凭感觉勾勒出它们左右摆动尾部的样子。

1695年,荷兰数学家兼物理学家哈特索克根据虎克的研究成果。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提出这些被发现的“生物”就是人体内的精子。

他进一步推测,精子进入女性体内后会在那里成长为人,这就是“预形成论”的精子假说。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尽管这个设想离奇古怪,但当时尚未发现卵子。

也不了解精卵结合,所以暂时也找不出什么反驳的理由。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直到19世纪,随着显微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科学家终于发现了女性体内的卵子。

观察到了精子进入卵子形成受精卵的全过程,由此建立起关于人类生殖的正确理论基础。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然而有趣的是,在这之前数百年里,科学界一直沿用虎克的说法,他

最初对精子左右摆动尾巴运动的描述,将这个错误的蛇尾假说”当成了公认的事实。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之后的一个世纪多时间里,尽管显微镜技术不断改进,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精子的运动。

但科学界一直没有人怀疑这个早已确立的“蛇尾假说”。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也没有人特意去验证精子的实际游动方式。

直到2020年,墨西哥科学家使用新技术重新研究精子运动。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惊人发现精子的实际运动方式是以螺旋形式前进,而不是左右摆动尾巴。

“蛇尾假说”骗过了科学界300多年!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导致这一错误持续存在如此之久的原因,首先是最初仅凭直觉描绘出的精子形态存在偏差。

更重要的是,之后数百年间,科学家们没有利用技术进步验证已有结论的正确性。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而是简单地接受并延续了这个“蛇尾假说”,这一事件反映出,科学发展不能陷入经验定式。

要保持开放和质疑精神,才能规避认知误区,使科学真正前进。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所以,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终于对精子的运动规律有所了解。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精子原来是这样推进的

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都认为精子是像小蝌蚪一样左右摆动尾巴前进的。

直到最近,随着显微镜技术的进步,研究人员才发现。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精子的实际推进方式与人们长期以来的印象截然不同。

2020年,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每秒55000帧的高速相机以及3D显微技术。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重建了精子运动的三维模型,他们惊讶地发现,精子并不是简单地左右摆动尾巴。

而是以一种类似小钻头的方式螺旋旋转前进,尾部绕着一个轴心转动,头部也在缓慢转动。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这一发现颠覆了人类300多年来对精子推进方式的认知。

为什么精子会选择这种看似麻烦的推进方式呢?研究人员指出,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与简单的左右摆动不同,螺旋式推进可以帮助精子在子宫等多变环境中前进,避开障碍。

节省能量,更有效地到达卵子,实际上,精子尾部提供螺旋旋转的动力。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头部以不同节奏转动是为了平衡尾部单边摆动造成的不稳定性。

精子体内的线粒体按螺旋形排布,像迷你电池为精子提供能量。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精子需要在有限的体积内储备足够的“燃料”,因为从出发到完成受精。

它要通过长达15-18厘米的距离,途中超过99%的精子都无法完成任务。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可以说,精子高度发育的这种推进方式,是它在体积和能量极其有限的情况下。

通过漫长进化适应了完成受精任务的需要。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先进的显微技术让我们得以一窥这个微小生命形式的奥秘。

也使人类对生命的奥妙又有了新的认识。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事实上,关于精子的推进方式,科学界一直存在争议。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有科学家提出精子推进可能不是简单的摆尾式前进。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而是某种螺旋运动,但由于当时显微技术有限,无法直接证实这一猜测。

直到今天,高速相机和3D显微镜出现,才让科学家们能够直接观察到精子的三维运动轨迹,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确认了这一推论,那么,为什么精子会选择这种看起来古怪的螺旋推进方式呢?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也在不断解开这个谜题。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比如,有研究发现,相比简单的摆动。

螺旋式前进可以帮助精子更好适应子宫和输卵管这样复杂多变的环境。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在粘稠度不同的液体中,螺旋运动可以减小阻力,穿越各种“障碍”。

另外,精子头部和尾部运动是两种独立机制控制的。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头部转动有助于平衡尾部单边摆动时造成的不稳定性。

当然,关于精子运动的奥秘,人类还需要继续探索,科学不是一蹴而就的。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也不是一两次实验就能彻底确立的。

随着技术手段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可能会发现精子推进的更多细节。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不过至少到目前为止,利用先进的显微镜技术,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精子运动真相的大门。

也让人类对生命运动的研究更上了一层楼,从某种意义上说,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精子推进方式的发现又一次证实,在研究科学问题时,要保持谦逊和开放的心态。

我们很难一开始就完全准确地把握一个现象,科学探索是一个不断完善和修正的过程。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也许将来还会有更先进的技术手段,让我们发现人类精子推进的更多奥秘。

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任何时候都不该有自满和偏见。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因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始终是有限和不完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或许只有勤记录,才不至于在科学研究上面出错误。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随着现代科学发展的进步,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研究学者喜欢把自己的成果建立模型。

精子也不例外。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精子游泳的秘密数学模型

精子的结构与运动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

牛津大学数学家加德尔哈致力于利用数学工具探索精子奥秘。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他综合运用数学逻辑、物理学、工程学等跨学科知识,设计出描述精子运动的数学公式。

根据模型,精子头部首先根据环境计算出运动方向。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然后尾部作为执行机器,传递机械信息并按头部指令蠕动。

尾巴作为一个“软机器”,在头部的指挥下完成运动。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进一步观察发现,精子尾巴不同部位以不同方式弯曲,呈现出复杂的蠕动模式。

当头部转动时,尾巴末端往往出现相反的弯曲。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这种“逆倾向”正是赋予精子运动动力的关键。

尾巴通过复杂协同蠕动,传递推进力,而头部则充当“大脑”,计算方向。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这种分工合作使精子可以高效游动。

虽然初步建立模型描绘精子运动,但还需要大量数据验证和完善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随着显微技术进步,可以在显微和纳米水平更清晰观察精子结构,发现影响运动的新机制。

不同种群和个体的精子形态是否存在差异也需要研究。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这将影响模型的普适性。还需收集各类样本,检验模型的准确度。

利用精子活力新技术,可以测量单个精子运动参数,评估其质量。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这对筛选健康精子实现优生优育具有积极意义,未来这项技术还可能检测精子DNA损伤

虽然精子运动模型尚需完善,但它开启了利用数学工具探索生物奥秘的新视野。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仿生学而言,精子正是一个极具启发的研究对象。

精子全凭自身结构实现运动,没有大脑控制,这正可为设计自主的软体机器人提供借鉴。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软体机器人也可模仿精子分工合作的模式,通过不同部位协同工作完成运动。

继续丰富模型需要更多细致的结构观察与海量数据积累。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期待未来模型的进一步提升,使我们更准确地描绘精子游泳的秘密,解读生命的奥妙!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结语

关于精子运动的新发现推翻了我们长久以来的固有认知,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我们应保持谦逊,认识到任何认知都可能存在错误,科学和历史都在不断发展。

未来仍有无限可能,但唯有不断探索、纠正错误,人类方能迈向真理。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有研究显示:精子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天天要闻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剩下后续事件有新的进展能够让您迅速关注到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勇立潮头大湾区丨共享荣光!看“嫦娥揽月”香港科技如何助力? - 天天要闻

勇立潮头大湾区丨共享荣光!看“嫦娥揽月”香港科技如何助力?

6月25日嫦娥六号结束53天的旅程返回地球连同来自月球的“土特产”也一并“快递”到家 6月26日嫦娥六号顺利完成开舱取样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来自月球背面的珍贵“月壤”研究人员希望借此揭开月球更多的秘密   同心逐梦 共赴苍穹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容启亮带领科研团队协助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表取采样执行装置”...
古蔺:如何利用本地资源,为野生猕猴群撑起“保护伞”? - 天天要闻

古蔺:如何利用本地资源,为野生猕猴群撑起“保护伞”?

邓小红 泸州观察 魏杰/文图“观景台修好之后,大家看野生猕猴就更方便了,给我们也带来了更多的人流量,也推动了我们周边村民摆摊创收。”6月26日,古蔺县白泥镇菜板村村民邱娟在野生猕猴观景台的位置摆起了小摊。古蔺县地处乌蒙山区,辖区内佳木葱茏,成为众多国家一级、二级野生保护动物的“栖息乐园”。据统计,古蔺县境...
迈向高端的新材料|从原材料到新材料,看山西转型升级之路 - 天天要闻

迈向高端的新材料|从原材料到新材料,看山西转型升级之路

新华社太原6月27日电(记者王劲玉)普通的玉米淀粉“摇身一变”,成为储能利器超级电容炭;随处可见的石灰石在科技的加持下成为纳米碳酸钙;坚硬的钢铁可以像纸张一样轻薄,徒手可撕开。在转型发展大潮中,传统原材料通过技术革新、应用创新,成为高端新材料,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
美国宇航局指示SpaceX在时机成熟时击落国际空间站 - 天天要闻

美国宇航局指示SpaceX在时机成熟时击落国际空间站

据美国宇航局称,SpaceX被指示从轨道上为国际空间站制造一艘拖船。为此,该公司将获得8.43亿美元,这还不包括拖船的准备和发射费用。但一切都不会早于商业轨道站准备就绪,这可能晚于 2030 年。图片来源:NASA根据各种声明,俄罗斯最早可
月壤归来!外媒:中国再显太空实力 - 天天要闻

月壤归来!外媒:中国再显太空实力

嫦娥六号返回器25日携带月壤顺利着陆,实现人类历史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持续引发外媒的广泛关注。  《纽约时报》刊文称,中国成为首个从月球背面取回样品的国家。嫦娥六号任务的样品可能蕴藏着月球和地球起源的线索,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最新成果。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报道指出,此次任务携带的样品是由中国国家航...
大熊猫“鑫宝”和“云川”启程了 - 天天要闻

大熊猫“鑫宝”和“云川”启程了

今年2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美国圣迭戈动物园野生动植物联盟签署了新一轮大熊猫国际保护合作研究协议。中美双方经过充分准备,今天,来自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两只大熊猫“鑫宝”“云川”启程前往圣迭戈动物园,开启为期10年的旅居生活,延续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