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导,中国研发出最新的风化壳型稀土矿电驱开采技术,将更加巩固中国的全球稀土供应霸主地位。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稀土矿储量,这不仅使中国成为稀土高科技产品的重要资源,而且最近中国还研发了最新的风化壳型稀土矿电驱开采技术。这项技术不仅能够将稀土开采时间缩短70%,还能提高稀土回收率约30%,降低杂质含量约70%,对中国的稀土产业链将产生重大推动作用。
稀土被认为是推动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关键原料,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战斗机设备,都需要稀土。这些金属具有光泽且易变色,制造出来的稀土磁铁比传统铁磁铁更强大,对电动车发动机和电脑硬盘也产生影响。
据报道,风化壳型稀土矿是中国的特色资源,目前普遍采用的铵盐原地浸取技术提取稀土存在一些问题,如生态环境问题、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浸出周期长等,这制约了中国稀土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需求。
为了解决相关问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何宏平团队基于风化壳型稀土矿中稀土分布状态的研究,开发了风化壳型稀土矿电驱开采技术。
报道称,通过模拟实验、放大试验和现场示范,与现有开采工艺相比,风化壳型稀土矿电驱开采技术在稀土回收率、浸取剂用量、开采周期和杂质去除等方面都有显着优化,是一项高效且环保的风化壳型稀土矿开采新技术。
近年来,稀土矿受到地缘政治的重大影响,西方国家正设法绕过中国在稀土供应链各阶段,美国正在与欧洲、澳大利亚和日本展开稀土领域的跨国合作。例如,美国与欧洲稀土公司合作,在犹他州进行加工,然后将产品运往爱沙尼亚进行精炼;或者将在加拿大开采的稀土矿石在当地进行初步加工,然后运往挪威进行提炼。日本也增加对澳大利亚的稀土巨头莱纳斯的投资,以确保重稀土的供应。预计日本在未来十年内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将从90%以上降至58%。
至于中国,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专家认为,在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下,中国尚未适应新的全球稀土竞争格局。根据美国估计,中国在全球稀土产量中的占比已从十年前的90%降至去年的约70%。但专家认为,中国的优势很难被取代,其他国家很难与中国大规模生产的成本结构竞争。西方国家的解决方案是改进和开发需要较少稀土的技术,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