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脖子最长的恐龙,长度可达17.5米,就在我国!为何能长这么长

2023年03月18日23:00:22 科学 7333

说到动物中的庞然大物,我们都会想到恐龙,恐龙中的蜥脚龙类都体型巨大,最大的甚至长达50米以上,体重超过100吨,和如今海洋中的蓝鲸体重相似。我国著名的马门溪龙就是蜥脚类恐龙的一种,近日我国科学家从马门溪龙骨骼化石标本上发现这种恐龙应该是史上脖子最长的恐龙。

史上脖子最长的恐龙,长度可达17.5米,就在我国!为何能长这么长 - 天天要闻

马门溪龙主要存在于1.5亿年前的侏罗纪有问题,因其化石标本最早发现于我国四川省宜宾市的马门溪一带而得名,这种恐龙以巨长无比的脖子而闻名于世,化石标本显示它的脖子颈椎数量达到了19节,是目前已知恐龙中颈椎数量最多的一种,其背部的脊椎反而只有12枚,很显然其脖子比躯干都长。

史上脖子最长的恐龙,长度可达17.5米,就在我国!为何能长这么长 - 天天要闻

这种恐龙的化石标本也显示它的颈脖长度可达体长的一半,比如今的长颈鹿的脖长占体长的比例还大。

史上脖子最长的恐龙,长度可达17.5米,就在我国!为何能长这么长 - 天天要闻

成年长颈鹿身高在4~7米之间,脖颈长度在1.8~2.6米之间,脖颈长度可占体长的30%~40%,但是马门溪龙的脖颈长度占体长的比例达到了50%甚至更多,而由于这种动物最长的体长可超30米,因此其脖子的长度最长可达15米以上,比普通的公交车的长度还长。

史上脖子最长的恐龙,长度可达17.5米,就在我国!为何能长这么长 - 天天要闻

今年3月15日,由中科院古脊椎所主导的一组中外科学家研究团队用计算机断层扫描的方法分析了一具大型马门溪龙化石标本(或为中加马门溪龙),数据显示其颈部长度可达15米,比长颈鹿脖子平均长度的6倍,研究小组认为它很可能是目前已知恐龙中脖子最长的一种,相关研究已发表在近期的《系统古生物学杂志》上,这也是已知恐龙中脖子最长种类的一个基本认定。

史上脖子最长的恐龙,长度可达17.5米,就在我国!为何能长这么长 - 天天要闻

马门溪龙化石在我国多地都曾有发现,它也是我国种类最多、地域分布最广的蜥脚类恐龙。目前已经发现了9个种类的马门溪龙,其中以西南地区最多,最早发现的马门溪龙叫做建设马门溪龙;从1957年至今,先后在合川涪江畔太和镇、官渡镇,嘉陵江畔大石镇发现这种恐龙的化石,其中太和镇的合川马门溪龙一度被认为是我国最长、亚洲最大的恐龙,在恐龙学研究中名气相当大,其体长达24米,体重高达26吨,堪比六头大象的重量,但这种恐龙一生都在生长,因此通常是年龄越大体型越大,最大体长可达35米,重达60-80吨,那么以其脖颈占体长的50%来算,其脖颈的长度可达17.5米。

史上脖子最长的恐龙,长度可达17.5米,就在我国!为何能长这么长 - 天天要闻

中加马门溪龙被认为是体长最长的一种,是在准噶尔盆地东部将军庙附近发现的,其最大的一节颈椎长达1.6米,而颈肋则长达4米,古生物学家推测其体长可达到35米。

史上脖子最长的恐龙,长度可达17.5米,就在我国!为何能长这么长 - 天天要闻

这种恐龙为什么会有这么长的脖子呢?目前还是一个谜,推测认为和当时的生态环境有关,主要是当时的氧气含量高,氧气在空气中所占比例或是现在的1.5倍,再就是这种恐龙喜欢吃高大的蕨类植物的树叶。

史上脖子最长的恐龙,长度可达17.5米,就在我国!为何能长这么长 - 天天要闻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它是一种半水生动物,就像如今的河马一样,但是很喜欢吃岸上的树叶,特别长的脖子可以使它站在水中也能吃到,这样它的四肢也不用负担巨大的身体重量,活动就相对轻松很多。

史上脖子最长的恐龙,长度可达17.5米,就在我国!为何能长这么长 - 天天要闻

史上脖子最长的恐龙,长度可达17.5米,就在我国!为何能长这么长 - 天天要闻

更为奇葩的是,马门溪龙等蜥脚类恐龙虽然有着很长的脖子,但是头部却很小,这使得它们的脑容量很小,所以其大脑也很小,其前后几十米的身躯使得神经信号的传达也成了问题,但是有研究发现蜥脚类恐龙腰部的颈椎附近有一个庞大的神经节,生物学家推论认为这个神经节起着另一个大脑的作用,所以也可以说马门溪龙等蜥脚类恐龙其实有两个大脑,真的是很神奇。

参考资料:

《光明网》3月18日文章《揭秘马门溪龙:已知恐龙中脖子最长,比长颈鹿的长6倍》

时隔35年,俄战机再给美机“做手术”,用苏27尾翼切割“捕食者”

整个宇宙真的在闪烁!新发现宇宙网正发出粉红辉光,原因还不清楚

汉朝末年,夜空中突现大如半个竹席的亮星,现已扩展到宽达85光年

“观音山上观山水”内藏“玄机十二重”,佳联须过12关,来看这句

白鹤滩16台巨型水力发电机全状态运行,世界十大水电站我国占六座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广州科普之夏”来了!上千场活动打造暑期科普文旅盛宴 - 天天要闻

“广州科普之夏”来了!上千场活动打造暑期科普文旅盛宴

暑期科普文旅盛宴等你来打卡!7月4日,南都记者从“广州科普之夏”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广州科普之夏”主题活动将于7月5日至8月31日举办。暑假期间,超150家科普基地、科普资源单位将联合推出上千场涵盖科普展览、研学实践、互动体验等形式的特色活动,让大家在游玩中学习科学知识,享受科普乐趣。活动将打造八大系列科普...
暑期电力探秘:“电博士” 带娃解锁科学魔法 - 天天要闻

暑期电力探秘:“电博士” 带娃解锁科学魔法

7月4日的广西科技馆里,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像夏日蝉鸣般热闹——当“电博士”将瓶子里的“水”轻轻注入模型托盘上的“小碗”,另一侧的模型托盘上的彩色碎纸突然飞起,然后像天女散花一样落下,前排的小朋友们瞬间瞪大了眼睛,有的攥着妈妈的手直晃:“原来电会藏在瓶子里!”这场由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与广西科技馆联手打造...
扎堆!4号台风即将生成!或在我国这里登陆 - 天天要闻

扎堆!4号台风即将生成!或在我国这里登陆

热点新闻广西3市发布最新人事信息速看!这场活动事关小学生!今年3号台风刚生成不久,4号台风又即将生成了!7月4日,记者了解到,7日前,南宁市晴热有分散阵雨,9日至11日,受热带辐合带影响,南宁市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眼下,海面上有3号台风“木恩”和一个“准台风”在活动。7月4日8时,“木恩”位于日本东南方的西北...
地大团队研发出新型紫外线检测技术    将检测价格降低百倍 - 天天要闻

地大团队研发出新型紫外线检测技术 将检测价格降低百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易颖教授团队研发的紫外线检测设备,只有手掌大小,成本不超过6元钱。受访者供图湖北日报讯(记者张歆、通讯员孙彦钦、李洁)7月4日,记者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该校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易颖教授团队成功研制出新型紫外线检测技
球幕科普电影《何以知天》在北京天文馆首映 - 天天要闻

球幕科普电影《何以知天》在北京天文馆首映

7月4日,一部以天文学家探索宇宙的方法论为主题的球幕科普电影《何以知天》在北京天文馆宇宙剧场首发。这部历时一年打磨、融合尖端科技与人文情怀的科普巨制即将在暑期登陆北京天文馆,为公众尤其是小朋友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