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论者相信的依据(四):地平论之南极

2022年12月11日23:46:04 科学 1485

地平论者是不承认有南极洲的存在的,所谓的南极就是包围在五大洲四大洋外围的冰雪高原。北极其实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而且北极地下可能储藏有大量的磁铁矿,所以北极有很强的磁场。

所以使得我们指南针的磁针永远指向北方,所以我们应该称“指北针”还比较确切。指南针之所以在南极洲会失灵是因为南极洲距离世界中心区的地磁北极太过遥远的缘故了。

地平论者相信的依据(四):地平论之南极 - 天天要闻

照这样定义下来,很有可能我们所谓的外太空银河系甚至广阔至一百几十亿光年宇宙就不存在了,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很有可能就是一个闭锁的系统。说穿了,我们就像是被安放在适合我们居住的笼牢里一样,我们哪也去不了,我们所有人都真实的活在《楚门的世界》里!

地平论者相信的依据(四):地平论之南极 - 天天要闻

地平论者相信的依据(四):地平论之南极 - 天天要闻

地平论者相信的依据(四):地平论之南极 - 天天要闻

第一个成功抵达南极洲的航海家,他的名字叫做Capt.James Cook,他在1772年带领一百多名水手和科学家花费了三年零八天来航海环绕南极洲,途中他只看到高耸的冰墙没有任何的入口可以进入南极洲,他称南极洲为“环绕世界的冰墙”。

地平论者相信的依据(四):地平论之南极 - 天天要闻

1892年波士顿公共图书馆收录的平面地球实测地图

地平论者相信的依据(四):地平论之南极 - 天天要闻

根据他的航海日志的叙述,他在三年零八天之中总共航行了六万公里,要知道六万公里可是球体世界赤道总长度的1.5倍。如果南极洲的尺寸正如地球论所说,只是大约澳洲的两倍的话,南极洲的海岸线周长只有大约一万八千公里,那么这六万公里也太不合理了,其实这六万公里是环绕地平世界一周大约的距离。

而另外一位在近代造访过南极洲最出名的人要算是美国海军少将理查德·伊夫林·伯德,根据后来伯德在造访南极洲之后的证词指出,南极洲是一个环绕在世界周围的冰冻高原,高度可以达到大约四千公尺,在南极洲的指南针会完全的失效。

至今我们人类如同井底蛙一样,哪也去不了,往上我们只能到大约80公里的高空,就连核弹都无法打穿天罩,往下只能钻入地下13公里,之后就再也无法继续钻下去,往四周旁边来探索,我们到达南极洲,磁针罗盘又会完全失效,失去方向,所以基本上来说我们哪也去不了。

地平论者相信的依据(四):地平论之南极 - 天天要闻

围绕着我们的南极高原另一边曾有人说发现新大陆,有温暖的水跟空气,地平论者认为另一边可能真有精灵国,矮人国,而常常发现的UFO可能也从那来的。而且还有可能包括历史上秦始皇所要寻找的蓬莱仙岛。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我国首款航天大模型 让卫星管理更聪明 - 天天要闻

我国首款航天大模型 让卫星管理更聪明

随着天上的卫星组网越来越多,这些卫星如何更加智能、高效地管理成为行业面临的一个问题。我国首个航天大模型,正在助力卫星管理更聪明。航天大模型“华山”,首次将大语言模型应用在航天领域的产品上,运用AI帮助用户完成航天器智能操控、轨道计算与分析、指令代码生成等航天器在轨管理工作。通过数据学习,它可以快速且智...
大熊猫“荷风”“兰韵”正式亮相奥地利美泉宫动物园 - 天天要闻

大熊猫“荷风”“兰韵”正式亮相奥地利美泉宫动物园

当地时间5月14日,来自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大熊猫“荷风”和“兰韵”正式亮相奥地利维也纳美泉宫动物园。当天,美泉宫动物园为“荷风”和“兰韵”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奥地利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发表致辞。现场观众热情高涨,众多儿童欢呼雀跃,
资深研究员亲授AI实操秘籍,助力医学研究设计效率翻倍! - 天天要闻

资深研究员亲授AI实操秘籍,助力医学研究设计效率翻倍!

我们都知道医学研究方案设计耗时又耗力?面对复杂的实验逻辑和文献海量信息,如何快速产出高质量方案呢?我想这一直是大家迫切想要解决问题吧!那今天刷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有福了,本文结合梅斯医学资深研究员张磊博士直播干货,手把手教你用AI拆解研究目标、优化实验设计,文末还附赠工具试用入口!【研究方案设计的前置知...
我国科学家率先“看见”固体氢的最精细结构 - 天天要闻

我国科学家率先“看见”固体氢的最精细结构

常温常压下,氢以气体状态存在。高压下,氢结晶为固体。而超高压下固体氢的原子排列方式一直是未解之谜。14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一项重大突破: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国际团队用X射线纳米探针首次“看见”固体氢的复杂晶体结构。这是目前世界上固
早读|“天数天算”,AI迈向太空 - 天天要闻

早读|“天数天算”,AI迈向太空

早上好!上观新闻‘早读’来啦!2025年5月15日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上海多云到阴,下午起局部地区有短时小雨,22~29℃§今日关注“天数天算”,AI迈向太空※ 5月14日12时12分,国星宇航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空计算星座021任务12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全球首个太空计...
与总书记交流的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年轻人,在探索什么前沿领域? - 天天要闻

与总书记交流的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年轻人,在探索什么前沿领域?

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4月29日,是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科研团队终生难忘的一天。他们在“模速空间”参加一场以“下一代智能体的自主进化”为主题的沙龙时,与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面对面交流。这些年轻人在探索什么前沿领域?他们身处的科研环境如何?记者来到毗邻“模速空间”的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