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人类的未来藏在基因里,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

2022年11月23日23:10:04 科学 1864

其实人类的未来藏在基因里,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

最近重新读了一下《流浪地球》,发现其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设定,那就是对人类未来的设想,如果单纯从人类的设想中着手,我们看到的也许是不一样的。但是却有一点完全一致,那就是地球上的人类的生存,一定是依靠太阳才可以存活的。那么万一太阳不再存在了怎么办?人类的未来要怎么办?也许,你根本没想到《第三个太阳》会告诉你答案,其实,密码就藏在人类的基因里。

其实人类的未来藏在基因里,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 - 天天要闻

其实人类的未来藏在基因里,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 - 天天要闻

其实人类的未来藏在基因里,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 - 天天要闻

让地球在宇宙迁徙的时候肇始

如果我说,人类的生命其实是一个简单的巧合,你相不相信?或者换另一个说法,其实只要时间足够漫长,那么这个地球上产生的其他物种必然可以取代人类的生存。因为,人类的智慧来源于大脑,但是大脑其实只被开发了很少的一部分,以《第三个太阳》里的话说,那就是“人类的97%以上的基因都是无用的闲置基因”,和豪宅一样,70%以上的地方是浪费的,很高级手机一样,70%的功能是用不上,而人类的大脑在漫长也是如此。

那么,这一个东西对人类有什么影响?答案是,这个秘密,偶然间被人发现了。

《第三个太阳》给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设定,科学家不断在探寻人类的基因的秘密,然后发现,原来“基因”是可以“翻译的”,而“翻闲置基因”的死后,他突然发现了,其实早有“神谕”。而“神谕”是一个让人震撼的信息。

原来,人类和“神”,竟然和传说中一样,曾经和“神”同时在这个世界存在着。

闲置基因这个概念很有意思,那些暂时用不上,然后被封存的基因,其实一直藏在人类的大脑里,一直封存起来,一直无法被开发。而很多的科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一点。

那么,这时候读者会发现一个问题,小说的名字好歹是《第三个太阳》,作为一本科幻小说,和这些故事有什么关系?

答案是,太阳的寿命也即将终结了。

嗯,和流浪地球的设定类似,太阳很快会因为自身的坍缩原因而开始带来危机。而这时候,更大的危机来临,不久,一颗星体的来袭,会彻底击溃太阳。所幸,这时候“神”给出了预示,“神”为了让人类可以留存下来,所以在南极留下了行星推进器,只要原因,我们就可以利用“神”留下的神迹让地球逃离太阳系。

虽然这样的设定确实非常恢宏,但也十分出色,尤其是作者的构想,相当好。但是这样的故事看起来有点类似《流浪地球》的设定,读过了的读者会觉得不够新颖。不过还好一点的是情节的设定很好,因为人类的未来始终还是光明的。如果你想窥视一下人类的未来,不妨可以看看这本书,毕竟,从内容上的看法和设计,其实还是非常超前的,古希腊神话、埃及神话、玛雅文明等各种文化的内容也都综合在了其中,作为融入了历史、文化、不同文明、科幻的综合性小说,其实还是值得预期的。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我国首款航天大模型 让卫星管理更聪明 - 天天要闻

我国首款航天大模型 让卫星管理更聪明

随着天上的卫星组网越来越多,这些卫星如何更加智能、高效地管理成为行业面临的一个问题。我国首个航天大模型,正在助力卫星管理更聪明。航天大模型“华山”,首次将大语言模型应用在航天领域的产品上,运用AI帮助用户完成航天器智能操控、轨道计算与分析、指令代码生成等航天器在轨管理工作。通过数据学习,它可以快速且智...
大熊猫“荷风”“兰韵”正式亮相奥地利美泉宫动物园 - 天天要闻

大熊猫“荷风”“兰韵”正式亮相奥地利美泉宫动物园

当地时间5月14日,来自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大熊猫“荷风”和“兰韵”正式亮相奥地利维也纳美泉宫动物园。当天,美泉宫动物园为“荷风”和“兰韵”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奥地利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发表致辞。现场观众热情高涨,众多儿童欢呼雀跃,
资深研究员亲授AI实操秘籍,助力医学研究设计效率翻倍! - 天天要闻

资深研究员亲授AI实操秘籍,助力医学研究设计效率翻倍!

我们都知道医学研究方案设计耗时又耗力?面对复杂的实验逻辑和文献海量信息,如何快速产出高质量方案呢?我想这一直是大家迫切想要解决问题吧!那今天刷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有福了,本文结合梅斯医学资深研究员张磊博士直播干货,手把手教你用AI拆解研究目标、优化实验设计,文末还附赠工具试用入口!【研究方案设计的前置知...
我国科学家率先“看见”固体氢的最精细结构 - 天天要闻

我国科学家率先“看见”固体氢的最精细结构

常温常压下,氢以气体状态存在。高压下,氢结晶为固体。而超高压下固体氢的原子排列方式一直是未解之谜。14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一项重大突破: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国际团队用X射线纳米探针首次“看见”固体氢的复杂晶体结构。这是目前世界上固
早读|“天数天算”,AI迈向太空 - 天天要闻

早读|“天数天算”,AI迈向太空

早上好!上观新闻‘早读’来啦!2025年5月15日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上海多云到阴,下午起局部地区有短时小雨,22~29℃§今日关注“天数天算”,AI迈向太空※ 5月14日12时12分,国星宇航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空计算星座021任务12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全球首个太空计...
与总书记交流的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年轻人,在探索什么前沿领域? - 天天要闻

与总书记交流的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年轻人,在探索什么前沿领域?

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4月29日,是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科研团队终生难忘的一天。他们在“模速空间”参加一场以“下一代智能体的自主进化”为主题的沙龙时,与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面对面交流。这些年轻人在探索什么前沿领域?他们身处的科研环境如何?记者来到毗邻“模速空间”的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采...
生命,居然也可以悬在边界上,不活不死…… - 天天要闻

生命,居然也可以悬在边界上,不活不死……

17 世纪末,一位自学成才的科学家安东尼·范·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展开了一项让他重新思考“生命是什么”以及“生命的边界在哪里”的探索。这段旅程不仅颠覆了他自己的世界观,也在科学和哲学界激起了波澜,影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