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虎上央视啦!与厦门有缘

2022年10月14日13:42:22 科学 1764

央视新闻报道

11日晚上10时33分

在位于福建龙岩的

梅花山华南虎繁育研究所

华南虎妈妈“岩岩”

产下一只华南虎幼崽

为我国华南虎种群再添新丁

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虎亚种

居世界十大濒危动物首位

也是最濒危的虎亚种

目前全国仅存200只左右

你知道吗

华南虎与厦门可有缘啦~

它的拉丁学名中

就有“Amoy(厦门)”

华南虎的拉丁学名为Panthere Tigris Amoyensis,最后一个词Amoyensis指“厦门(的)”,意为厦门是这种虎的发现地。

这种中国独有的虎,永远铭刻着“Amoy(厦门)”的标记,出现在全世界的生物教科书、辞典和百科全书中。

闽西梅花山,山高林密,历史上就是华南虎出没之地,因适宜华南虎生存并发现大量华南虎踪迹,被称为华南虎故乡。

1998年,龙岩市创建梅花山中国虎园,从苏州动物园引进3只种虎,建立梅花山华南虎繁育研究所,开始人工繁育、风土驯化、野化训练和生态习性等方面的研究,率先启动华南虎拯救工程。

据梅花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兆旺介绍,梅花山中国虎园是我国华南虎的重要繁育基地,截至今年3月已经拥有30多只老虎,全是华南虎。他说,一开始,这些娇生惯养的老虎连鸡都害怕。“园里重视对华南虎野化训练,经常投饲野猪、鸡,偶尔还有梅花鹿等活体,训练它们的捕食能力。如今,它们已经能够独自捕食一头野猪了。”

华南虎上央视啦!与厦门有缘 - 天天要闻

被列为世界十大濒危物种之首

虎分布于亚洲,全世界只有一种,分为九大亚种。最近的研究认为,大约200万年前,最古老的虎起源于华南,然后向周围扩散,演变出华南虎、东北虎里海虎孟加拉虎马来亚虎、科比特虎、苏门答腊虎爪哇虎巴厘虎九个亚种。

近百年来,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虎的数量锐减,如今可能不到3500只。其中,巴厘虎、里海虎和爪哇虎先后灭绝。

1996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华南虎列为世界十大濒危物种之首。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没有发现任何野生华南虎的踪迹。

华南虎上央视啦!与厦门有缘 - 天天要闻

中国文化中

虎有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一起来了解一下~

华南虎上央视啦!与厦门有缘 - 天天要闻

华南虎上央视啦!与厦门有缘 - 天天要闻

虎是百兽之王,神出鬼没,威风凛凛,很受中国人崇拜。古人说虎喜欢独行,一山不容二虎;它们立秋始啸,寻找配偶;仲冬开始交配;雌虎怀胎,七月而生子。

刘献廷《广阳杂记》说,有猎人捕到一头孕虎,发现其腹中躺着三个两寸长的虎婴,还没形成眉目,就先长出了爪牙。

虎也有避讳一说,不知谁给它取了个名字叫李耳,于是耳朵成了它的忌讳。《神虎记》说,“虎食物,值耳即止”,意思是吃到耳朵就停,倒是没听说对姓李的人特别照顾。

彭乘《墨客挥犀》还有奇谈,说老虎每吃一人,“则耳成一缺”,耳朵上会出现一个缺口,像是记事本。他举例说,汀州西山有头大虎,残害百姓十余年,食人累累,两耳如锯。

虎还有些其他本领。比如,《里乘》说老虎会钓鱼,饿虎往往“垂尾江边,饵鱼为食”,这是因为虎尾腥气重,垂在水中,就有各种大鱼来食,正好被它钓上岸。

华南虎上央视啦!与厦门有缘 - 天天要闻

现代画家张善孖自称“虎痴”,为了画好虎,曾在家中豢养一只小老虎,成为画虎名家。(张善孖《草泽巨虎》)

华南虎上央视啦!与厦门有缘 - 天天要闻

欧洲人骑着大象射杀老虎。(印度画家的水粉画,19世纪)

华南虎上央视啦!与厦门有缘 - 天天要闻

日本无虎,日本画家照猫画虎,居然也有几分形似,萌态可掬。(松井圭中《老虎磨爪》,19世纪初)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国外空天公司开始销售极光亚轨道航天飞机 - 天天要闻

国外空天公司开始销售极光亚轨道航天飞机

5 月 22 日,国外航空航天公司宣布,它已开始接受可在亚轨道飞行中运载小型有效载荷的“极光”(Aurora)太空无人航天飞机的订单。 该飞机可携带6公斤有效载荷,飞行高度可达100公里。....
中国首个热带生物多样性数字平台上线 - 天天要闻

中国首个热带生物多样性数字平台上线

5月22日,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打造的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平台正式上线,这是中国首个以热带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数字平台,让西双版纳超1.5万种物种数据“有迹可循”。作者:孙敏、胡攀、张楠、杨林凯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生态摄影师镜头里的祁连山生灵 - 天天要闻

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生态摄影师镜头里的祁连山生灵

林中猞猁。鲍永清 摄这里,垂直海拔梯度编织出立体的生物多样性谱系,从河畔林海到山麓草原再到高山冰雪,温带灌丛草甸、针阔叶混交林、亚高山杜鹃灌丛与流石滩植被依次铺展,形成中国西部最完整的山地垂直生态系统。雪豹穿梭于裸岩与灌丛之间,绿绒蒿在流石
养乐多亮相益生菌与健康研讨会,持续支持益生菌科研与科普 - 天天要闻

养乐多亮相益生菌与健康研讨会,持续支持益生菌科研与科普

5月19日-21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养乐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支持的“第二十届益生菌与健康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着眼于益生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益生菌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作为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养乐多支持主办的
“85后”孔大力任国家天文台副台长、上海天文台台长 - 天天要闻

“85后”孔大力任国家天文台副台长、上海天文台台长

近日,中国科学院党组发布任免通知,经研究,决定:孔大力同志任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兼);免去沈志强同志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兼)职务。孔大力同志任上海天文台台长(试用期一年);免去沈志强同志上海天文台台长职务,保留正局级。孔大力,男,1985年11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天文台天文地球动力学中心“行星物理与...
又是“投毒”又是“捅刀”,动物的爱情世界真的震碎三观! - 天天要闻

又是“投毒”又是“捅刀”,动物的爱情世界真的震碎三观!

熟悉刑侦推理类作品的朋友们,肯定对氰化物印象深刻——毕竟很多受害角色,都是只沾了一丁点剧毒的氰化物就饮恨当场。然而,在无奇不有的自然界,氰化物也可以成为传情达意的礼品。不仅如此,动物“情侣”之间还有很多让人大跌眼镜的危险互动,在这个 520
这样吃饭,真的可能会让你变秃!但很多人还以为超健康 - 天天要闻

这样吃饭,真的可能会让你变秃!但很多人还以为超健康

过去十年里,间歇性禁食已悄然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据《自然》杂志报道,一项统计发现,2023 年美国超过 10% 的成年人都在实践这种饮食方式。在互联网上也只需略加搜索,就能发现各种间歇性禁食的指南,教你如何具体操作,给身体带来种种益处。
蜻蜓和蚯蚓“加入”《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 天天要闻

蜻蜓和蚯蚓“加入”《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22日发布《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5版,共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162717个,并首次收录了蜻蜓和蚯蚓。“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生物物种名录则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生物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