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活化石”
它们是活的文物,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是古都风貌的代表,也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柏树长寿常青、木质芳香、经久不朽,在民间,很多地方的人们也视古柏为吉祥昌瑞的“神柏”,
江山永固,万代千秋
以示“江山永固,万代千秋”之意,在风水学中,家里种柏树是一件很吉利的事情,柏树花象征的是忠贞。柏树能够在冬天依然坚挺,可以斗寒傲雪,可以坚毅挺拔,所以这种树木的寓意是很好的,往往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健康长寿,还有坚强高尚。
植树造林成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位于陕西省秦岭发现的最大古侧柏位于延安市黄陵县黄帝陵的黄帝手植柏、保生柏,相传黄帝联合炎帝战蚩尤,建立部落联盟,定居桥山,因砍树建房、烧柴取火,砍光了附近树林,暴雨袭来,山洪卷走了很多人。黄帝悲痛万分,带头栽下这棵柏树,从此,植树造林成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之一,世代延续。
仓颉手植柏
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的特级保护古树位于延安市黄陵县的黄帝手植柏至今苍翠遒劲,这株古柏高20余米,胸径11米,树冠面积190余平方米,是,粗壮的树干七个人手拉着手合抱不拢。
页山大古柏
陕西渭南市白水县仓颉庙内的古柏、这株古树相传为原始象形文字的创造者仓颉去世前选择墓地时,亲手栽植这株柏树以作记号。
“世界柏树之父”
商洛市洛南县的页山大古柏。页山大古柏树高23.16米,比黄帝陵轩辕柏高3.1米;胸径也比轩辕柏粗0.73米,平均冠幅25.7米,是秦岭发现的最大古侧柏。
“柏为百木之长,芬芳可爱”
还有距离黄陵县城20多公里的老君柏,树高18.5米,直径3.5米,公元前110年,武帝刘彻北征朔方,得胜归来,在桥山筑“九转祈仙台”祭祀轩辕黄帝陵后,闻古商道葫芦河畔有“老君神庙”,遂驾临史家河,焚香祭拜,庙前植柏,以此铭志,赐名“老君柏”,誉之“神树”也。
老君柏
柏木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其材质优良,木材为有脂材,纹直,结构细,耐腐,是建筑、车船、桥梁、家具和器具等用材。茎皮纤维制人造棉和绳索,叶入药,柏树包含侧柏、圆柏、扁柏、花柏等多个属,柏木四季常青树形美,树冠浓密秀丽,材质细密,适应性强,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保生柏
《史记》言:“柏为百木之长,芬芳可爱”,“柏”为百木之长,树木中之最优者,柏木香具有养心气,润肾燥,安魂安魄之功,根据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在全国性的已普查范围内,统计在册的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包括122.13万株散生古树和386.06万株群生古树;
“植物界的国宝”
其中分布在城市的有24.66万株,分布在乡村的有483.53万株,从树龄上来看,散生古树的树龄主要集中在100至299年间,这一树龄段内共有98.75万株,千年古树共有10745株,它们大多种植在辽金时期至明代,最早的可追溯到唐朝宋,尤以明柏最多。
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孔子曾说:“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陕西十朝古都,陕西的古柏,它们以树龄古老、姿态奇绝和传闻有趣而驰名,虽身经数朝,历尽沧桑,但如今仍是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彰显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堪称“植物界的国宝”,会是生长的“文物”,自然与文化的“双遗产”,愿我华夏江山永固,万代千秋!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