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80000000元!八旬老教授捐出近亿身家,却住几十年老房子骑电动车上班,网友:为人师表的典范

2022年07月02日16:05:10 科学 1564

日前,

河南农业大学

迎来120周年校庆

该校王泽霖教授

又将个人的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300万元奖金

全部捐给学校

用于支持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工作

而在此前

王泽霖教授

已将毕生科研成果转化费

8208万元捐给学校

捐款80000000元!八旬老教授捐出近亿身家,却住几十年老房子骑电动车上班,网友:为人师表的典范 - 天天要闻

2020年年初

王泽霖教授

将毕生科研成果转化费8208万元捐给学校

用来建设高水平的

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P3实验室

也是在2020年

王泽霖教授

被授予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获得奖金300万元

此后数次要将款项捐给学校

他说:

“我已经老了

但是科研事业一定得后继有人

这些钱只有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

才有价值”

捐款80000000元!八旬老教授捐出近亿身家,却住几十年老房子骑电动车上班,网友:为人师表的典范 - 天天要闻

公开资料显示

王泽霖教授

曾任河南农业大学禽病研究所所长

他在国内率先开展

禽用高效浓缩多联疫苗的研制

建立了多联高效浓缩疫苗研发技术平台

筛选和培育了一系列

适用于禽用联苗研发的优良毒株

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养禽业

疫苗免疫效力低下的难题

所创制的12个新兽药产品

在国内16家著名生物制品企业规模化生产

成果转化率100%

捐款80000000元!八旬老教授捐出近亿身家,却住几十年老房子骑电动车上班,网友:为人师表的典范 - 天天要闻

近亿身家挥手全捐

但王泽霖教授平生节俭质朴

至今仍住在几十年的旧楼中

骑着电动车往返于新老校区

网友:致敬!

希望自己能有机会碰到教授一次,他真的好伟大

捐款80000000元!八旬老教授捐出近亿身家,却住几十年老房子骑电动车上班,网友:为人师表的典范 - 天天要闻捐款80000000元!八旬老教授捐出近亿身家,却住几十年老房子骑电动车上班,网友:为人师表的典范 - 天天要闻

编辑:张鹏

转载:新华网、河南农业大学网站、中原网、河南日报等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世界首头人工繁育长江江豚又当“爸爸” - 天天要闻

世界首头人工繁育长江江豚又当“爸爸”

中新社武汉6月20日电(记者 马芙蓉)世界首头在全人工环境中成功繁育的长江江豚“淘淘”,近日又喜获“爱子”。武汉白鱀豚馆20日召开媒体见面会,介绍“淘淘”及其子最新情况。“淘淘”于2005年7月5日在武汉白鱀豚馆出生。
量子力学如此诡异,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人生毫无意义? - 天天要闻

量子力学如此诡异,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人生毫无意义?

量子力学,这门描述微观粒子行为的物理学分支,以其独特的理论和实验结果,颠覆了人们对物质世界传统认知的局限。量子力学中的叠加态和纠缠态等现象,以其超越日常经验的诡异特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不仅如此,这些现象在哲学层面也引发了深远的思考,
明天,人工增雨! - 天天要闻

明天,人工增雨!

经历了连续几天的高温终于雨要来啦~就在刚刚徐州气象发布人工增雨作业公告将于6月21日上午到6月21日夜间择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具体情况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来源丨徐州发布、徐州气象一审丨苹果二审丨李璇三审丨仝勋监制丨刘砾总监制丨鲁晓波“无线睢宁”商务合作:13815355808(微信同号)点和扩散一下...
上市公司3万吨钠电项目获批 - 天天要闻

上市公司3万吨钠电项目获批

上市公司3万吨钠电项目获批作者:刘泽排版:点点起点钠电关注到,6月19日,湖北虹润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申报的“湖北虹润钠离子电池材料项目”获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批复。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3.
武大博士毕业生高晟俊将前往极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独 - 天天要闻

武大博士毕业生高晟俊将前往极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独

6月20日,武汉大学2024年毕业典礼在九一二操场举行。值得注意的是,仪式前,测绘学院博士毕业生高晟俊获得了学校专门为其定制的学位服,在校徽下绣上他的武大学号。 高晟俊。图/武汉大学微博 同日,高晟俊告诉九派新闻,他今年35岁,即将前往极地科考站工作,延续科考生活。 他对极地测绘的兴趣源于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
人这辈子,最顶级的认知:要有“祛魅”思维 - 天天要闻

人这辈子,最顶级的认知:要有“祛魅”思维

01近些年,网络上出现了一个热词,祛魅。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对于科学和知识的神秘性、神圣性、魅惑力的消解。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站在客观、理性的角度思考问题。就拿学历来说,有人提出了一个观点,要对学历祛魅。意思是,我们要正确看待学历,而不能认为学
拥抱“科学的春天” 大湾区跻身全球顶尖科技集群 - 天天要闻

拥抱“科学的春天” 大湾区跻身全球顶尖科技集群

伴随着新质生产力成为各界的热词,一个新的“科学春天”正在到来。在粤港澳大湾区着力迈向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过程中,创科已然成为最重要的赋能者之一。在“机遇湾区”走访活动中,创科也成为政产学研都无法绕开的一个关键词。
植物如何抵抗和适应气候变化?科学家最新研究揭秘机制 - 天天要闻

植物如何抵抗和适应气候变化?科学家最新研究揭秘机制

中新网北京6月19日电(记者 孙自法)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地球上的植物是如何抵抗和适应的,长期以来颇受学界关注和持续开展研究。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6月19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该所科研团队和美国高校等科研同行最新合作研究发现,尽管气候变暖导致植物生长季节延长,但植物仍能保持叶片生长和衰老时间的稳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