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曾益新明确为正部级,曾和莫言等人被总理请进过中南海

2022年07月02日15:31:23 科学 1517

国家卫健委官网“委领导”一栏显示,国家卫健委副主任、中央保健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日前已明确为正部级干部。

曾和莫言等人被请进中南海

中科院院士曾益新明确为正部级,曾和莫言等人被总理请进过中南海 - 天天要闻

曾益新是中科院院士,肿瘤学专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公开信息显示,曾益新生于1962年10月,湖南娄底人,研究生学历,临床医学博士。除了中科院院士外,他还是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1985年7月,23岁的曾益新从衡阳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5年后从中山医科大学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曾益新短暂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工作过2年,1992年7月他赴日本研究访问;1995年又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休斯医学研究所,做研究助理。

1997年回国后,他历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

2010年8月,曾益新北上出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并于2011年4月成为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2011年8月至2015年11月他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2015年11月任北京医院院长。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初,时任北京医院院长的曾益新还曾和莫言、苏炳添等人一道被李克强总理请进中南海。他作为医疗领域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有关内容提建议。据新华社报道,曾益新就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加强基层全科医师队伍建设谈了看法。李克强当时说,“推进医改要把医疗保障和医疗保险结合起来。今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增加投入,用于大病保险,这将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就医用药负担。”

2017年2月,曾益新出任国家卫计委副主任、中央保健委员会副主任;2018年3月任国家卫健委副主任、中央保健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卫健委官网显示,曾益新分管办公厅、科技教育司、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保健局,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据了解,国家卫健委是国务院组成部门。在2018年的机构改革中,将国家卫计委、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牵头《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工作职责,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国家卫健委。

反对将病毒溯源作为“甩锅”工具

去年年初世卫组织国际专家组来华开展病毒溯源相关工作。曾益新以国家卫健委副主任身份介绍了相关情况。他说,中国一直全力支持世卫组织来华研究专家的相关工作,接待他们去了所有想去的地方,见了所有想见的人。中方专家和世卫组织专家最终确定,新冠病毒由实验室引入是极不可能的,这份联合报告也受到了全球科学界的高度肯定。

面对美国国家情报部门发布的所谓新冠病毒溯源评估解密报告,曾益新阐明了中方立场。他说,“由美国的情报部门、而不是专业医学机构来发布溯源调查报告,这本身就很具讽刺意味,是谁在将溯源问题政治化也就一目了然。”

他强调,希望美方能够意识到病毒才是人类共同的敌人,真正地将新冠病毒溯源作为一个科学问题来对待,中国政府反对将溯源工作政治化,反对将溯源工作作为“甩锅”的工具。

另外他还提倡全球科学家加强合作,并驳斥了所谓“中国禁止武汉病毒研究所向美国分享样本”的谣言,他说,“我们和美国的沟通和交流是非常早的,而且频度也是非常密切的,沟通交流也是多方位的,有卫生部长之间的,有两国疾控中心主任之间的,有专家教授之间的,我们在这方面没有任何保守,也没有任何迟疑,做到了尽量分享信息,促进两国和全球的疫情防控。”

来源:上官河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李德仁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金-全额捐给这所高校 - 天天要闻

李德仁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金-全额捐给这所高校

2023年5月3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迎来了中国科技界的巅峰时刻。在这里,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揭晓。这一奖项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象征着国家对科学家们辛勤工作和卓越贡献的最高认可。今年,这一殊荣由两位科学巨擘——薛其坤院士和李德仁院士摘得,他们在各自领域的杰出成就让整个科技界为之瞩目。地球科学的...
人事时间|最闪亮的星:这些大师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天天要闻

人事时间|最闪亮的星:这些大师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李德仁院士、薛其坤院士获得中国科技界的崇高荣誉。2024年5月13日,李德仁在武汉大学的办公室里。  本文图均为 新华社 图李德仁生于1939年12月,是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一直致力于提升我国测绘遥感对地观测水平。他攻克卫星遥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测图核心技术,解决了遥感...
30张活久未见照:藤壶钻进了鲨鱼眼睛,水蛭大战蚯蚓黑吃黑 - 天天要闻

30张活久未见照:藤壶钻进了鲨鱼眼睛,水蛭大战蚯蚓黑吃黑

01、棕榈凤头鹦鹉小时候长得并不好看,尤其是当它们没毛的时候,来看看这些小家伙年幼时候的状态。02、为什么这只青蛙会有那么多腿?这是因为寄生虫感染导致的变异。03、色彩绚丽的两只海兔相拥04、这到底是个心理素质多强大的人呐05、那只老鼠是不
重磅!河南多家上市公司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丨名单 - 天天要闻

重磅!河南多家上市公司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丨名单

【大河财立方消息】6月24日,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共评选出250个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5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39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20项。  河南省力量钻石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半导...
国家科技奖出炉,华科大7个项目获奖 - 天天要闻

国家科技奖出炉,华科大7个项目获奖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在这次科技界的盛会上,华中科技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有7个项目,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技三大奖。该校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徐明厚教授团队完成的项目“
权威发布|喜报!吉林省12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 天天要闻

权威发布|喜报!吉林省12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共评选出250个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5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39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20项。  据了解,吉林省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计12项,其中主持项目3项,参与项目9项。  其中...
因宇航服冷却液泄漏,NASA 今日取消国际空间站太空行走 - 天天要闻

因宇航服冷却液泄漏,NASA 今日取消国际空间站太空行走

IT之家 6 月 24 日消息,NASA 今日宣布取消了在国际空间站的太空行走,原因是宇航服冷却液在舱口泄漏。IT之家从 Space 获悉,美国宇航员特雷西・考德威尔・戴森(Tracy Caldwell Dyson)和迈克・巴拉特(Mike Barratt)在美国东部时间今天上午 8 点 52 分(北京时间 20 点 52 分)被任务控制中心告知,停止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