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曾益新明确为正部级,曾和莫言等人被总理请进过中南海

2022年07月02日15:31:23 科学 1517

国家卫健委官网“委领导”一栏显示,国家卫健委副主任、中央保健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日前已明确为正部级干部。

曾和莫言等人被请进中南海

中科院院士曾益新明确为正部级,曾和莫言等人被总理请进过中南海 - 天天要闻

曾益新是中科院院士,肿瘤学专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公开信息显示,曾益新生于1962年10月,湖南娄底人,研究生学历,临床医学博士。除了中科院院士外,他还是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1985年7月,23岁的曾益新从衡阳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5年后从中山医科大学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曾益新短暂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工作过2年,1992年7月他赴日本研究访问;1995年又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休斯医学研究所,做研究助理。

1997年回国后,他历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

2010年8月,曾益新北上出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并于2011年4月成为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2011年8月至2015年11月他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2015年11月任北京医院院长。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初,时任北京医院院长的曾益新还曾和莫言、苏炳添等人一道被李克强总理请进中南海。他作为医疗领域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有关内容提建议。据新华社报道,曾益新就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加强基层全科医师队伍建设谈了看法。李克强当时说,“推进医改要把医疗保障和医疗保险结合起来。今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增加投入,用于大病保险,这将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就医用药负担。”

2017年2月,曾益新出任国家卫计委副主任、中央保健委员会副主任;2018年3月任国家卫健委副主任、中央保健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卫健委官网显示,曾益新分管办公厅、科技教育司、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保健局,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据了解,国家卫健委是国务院组成部门。在2018年的机构改革中,将国家卫计委、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牵头《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工作职责,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国家卫健委。

反对将病毒溯源作为“甩锅”工具

去年年初世卫组织国际专家组来华开展病毒溯源相关工作。曾益新以国家卫健委副主任身份介绍了相关情况。他说,中国一直全力支持世卫组织来华研究专家的相关工作,接待他们去了所有想去的地方,见了所有想见的人。中方专家和世卫组织专家最终确定,新冠病毒由实验室引入是极不可能的,这份联合报告也受到了全球科学界的高度肯定。

面对美国国家情报部门发布的所谓新冠病毒溯源评估解密报告,曾益新阐明了中方立场。他说,“由美国的情报部门、而不是专业医学机构来发布溯源调查报告,这本身就很具讽刺意味,是谁在将溯源问题政治化也就一目了然。”

他强调,希望美方能够意识到病毒才是人类共同的敌人,真正地将新冠病毒溯源作为一个科学问题来对待,中国政府反对将溯源工作政治化,反对将溯源工作作为“甩锅”的工具。

另外他还提倡全球科学家加强合作,并驳斥了所谓“中国禁止武汉病毒研究所向美国分享样本”的谣言,他说,“我们和美国的沟通和交流是非常早的,而且频度也是非常密切的,沟通交流也是多方位的,有卫生部长之间的,有两国疾控中心主任之间的,有专家教授之间的,我们在这方面没有任何保守,也没有任何迟疑,做到了尽量分享信息,促进两国和全球的疫情防控。”

来源:上官河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今日夏至 | 盛夏始 万物长 - 天天要闻

今日夏至 | 盛夏始 万物长

【夏至晨光,唤醒盛夏梦境】晨曦初照,夏至轻启自然的金钥匙,白昼悠长,夜色匆匆。在这北半球日照最长的日子里,让第一缕阳光温柔唤醒你,带着满满的活力,迎接一年中最热烈的季节。【绿意盎然,万物并秀的盛宴】稻田泛金,林木葱郁,夏至时节,大地披上最浓烈的绿色。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生长的故事,每一抹翠绿都是...
力度不断加大 生态稳步向好 - 天天要闻

力度不断加大 生态稳步向好

我国持续推进野生动物保护和国际合作交流——力度不断加大 生态稳步向好光明日报记者 姚亚奇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多样,野生动物种类丰富,有陆生脊椎动物3000余种,已定名昆虫13万种。如何推进野生动物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节令之美·夏至|蝉始鸣,花似锦,山色映夏凉 - 天天要闻

节令之美·夏至|蝉始鸣,花似锦,山色映夏凉

“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夏至,又称“夏节”“夏至节”,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它通常在公历6月21日至22日交节。在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达到一年中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
世界首头人工繁育长江江豚又当“爸爸” - 天天要闻

世界首头人工繁育长江江豚又当“爸爸”

中新社武汉6月20日电(记者 马芙蓉)世界首头在全人工环境中成功繁育的长江江豚“淘淘”,近日又喜获“爱子”。武汉白鱀豚馆20日召开媒体见面会,介绍“淘淘”及其子最新情况。“淘淘”于2005年7月5日在武汉白鱀豚馆出生。
量子力学如此诡异,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人生毫无意义? - 天天要闻

量子力学如此诡异,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人生毫无意义?

量子力学,这门描述微观粒子行为的物理学分支,以其独特的理论和实验结果,颠覆了人们对物质世界传统认知的局限。量子力学中的叠加态和纠缠态等现象,以其超越日常经验的诡异特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不仅如此,这些现象在哲学层面也引发了深远的思考,
明天,人工增雨! - 天天要闻

明天,人工增雨!

经历了连续几天的高温终于雨要来啦~就在刚刚徐州气象发布人工增雨作业公告将于6月21日上午到6月21日夜间择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具体情况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来源丨徐州发布、徐州气象一审丨苹果二审丨李璇三审丨仝勋监制丨刘砾总监制丨鲁晓波“无线睢宁”商务合作:13815355808(微信同号)点和扩散一下...
上市公司3万吨钠电项目获批 - 天天要闻

上市公司3万吨钠电项目获批

上市公司3万吨钠电项目获批作者:刘泽排版:点点起点钠电关注到,6月19日,湖北虹润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申报的“湖北虹润钠离子电池材料项目”获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批复。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3.
武大博士毕业生高晟俊将前往极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独 - 天天要闻

武大博士毕业生高晟俊将前往极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独

6月20日,武汉大学2024年毕业典礼在九一二操场举行。值得注意的是,仪式前,测绘学院博士毕业生高晟俊获得了学校专门为其定制的学位服,在校徽下绣上他的武大学号。 高晟俊。图/武汉大学微博 同日,高晟俊告诉九派新闻,他今年35岁,即将前往极地科考站工作,延续科考生活。 他对极地测绘的兴趣源于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