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核拖船准备干什么

2022年07月01日08:20:12 科学 1872


俄罗斯核拖船准备干什么 - 天天要闻

2030年,俄罗斯运输和能源模块(TEM,核拖船)“宙斯”的首次任务计划将用于深空飞行。

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所长阿纳托利·彼得鲁科维奇在接受塔斯社采访时说,俄罗斯科学家正在为航天器制定什么样的科学计划。

大卫星

根据设计,太空拖船将是一个开放式结构的运输和能源模块。其主要特点是能够通过兆瓦级核反应堆长时间自主发电,以及能够运输各种有效载荷。

预计拖船将在轨道上与有效载荷舱对接并开始执行任务。它们将由“安加拉-A5M”重型运载火箭发射。有效载荷模块本质上是一个完整的大型模块,有各种设备和电动喷气推进系统。这是一个装有科学仪器、机载存储器、无线电发射机和收音机、发动机的航天器。它只从拖船上获得电力。

双向道路

目前,俄罗斯科学家正在与兵工厂设计局合作,制定科学计划。彼得鲁科维奇解释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确定整个任务的确切配置,因此我们不能明确地制定目标。但我们正在考虑一系列潜在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可以通过它来实现。”

目前,航天器的技术能力正在与科学家们的愿望联系起来,即需要和可能以何种速度从哪一方飞向天体,船上将携带何种科学设备。这一阶段的设计是一条双向的道路,我们不只是告诉你要去哪里,而是优化技术参数和可能的科学任务,以确保整个项目的优化和成功。

科学家们试图根据其他航天器所没有的核拖船的能力来确定科学任务。

声明的功率是我们在普通航天器上甚至在空间站上所能获得的最大功率的几十倍。因此,实验可能需要大量的能量。

一个可能的任务是根据近地轨道雷达卫星的工作原理,用雷达拍摄月球表面。目前正在考虑这样一个方案。

小行星,移动!

俄罗斯核拖船准备干什么 - 天天要闻

核拖船最大的任务之一可能是试图用小行星玩“台球”。现在,人类没有充分的保护来抵御地球与危险天体可能发生的碰撞。目前正在进行一项国际计划,对所有可能威胁我们星球的小行星进行编目。目前还没有发现真正具有威胁性的小行星。

射向小行星,或者为什么需要行星防御?

每隔几百万年,就有东西落在地球上,这是我们从地球上的陨石坑遗迹中看到的。如果这样的小行星出现了,我们在几十年内就知道它是危险的,那么你可以对它采取行动,或者说,稍微移动一点。让它在自己的轨道上继续旋转,但几十年后它将经过地球。另一个可能的任务是帮助小行星通过从行星际转移到近地轨道来“钩住”地球。

有积极影响的方法,但更难。有一些简单的理论认为,小行星的一部分应该涂成黑色,那么暴露在阳光下会有所不同。如果一颗小行星是白色的,它会反射一部分光,如果是黑色的,它会吸收几乎所有的光。因此,作用在小行星上的力略有变化,这可能有助于稍微改变轨道。

然而,科学家们认为,最有希望的方法是用强大的激光撞击小行星。彼得鲁科维奇说:“激光蒸发了小行星的一部分物质,这种射流产生了喷气推力,小行星的运动方向略有变化。这就是核拖船独特的动力可以派上用场的地方。”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型小行星。然而,这可能有助于影响更大的小行星。“太空台球有这样一个概念。为了移除一颗大小行星,你首先移动一颗小小行星,然后它遇到一颗大小行星,这颗小行星因撞击而移动,”他补充说。

冰层下的海洋

俄罗斯核拖船准备干什么 - 天天要闻

科学家们对利用核拖船研究木星及其卫星寄予厚望。目前,太阳系这一部分的航天器配备了非常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因为它们远离太阳的功率正在下降。这里的核能可以帮助从根本上解决方案。

彼得鲁科维奇说:“我们正在考虑扩大木星系统研究计划,使用安装在核拖船上的科学设备,包括可分离的探测器,这些探测器可以降落在木星的一颗卫星上,也可以用神风队的方法分析木星的大气层。”

目前还不能对木星的所有卫星进行科学研究。特别是,由于辐射带,行星附近非常危险。正如科学家所强调的那样,在那里进行测量是不可取的,充其量你可以在半关闭状态下非常快地飞越这个地方。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最令人感兴趣的卫星是欧罗巴木卫四木卫三

人们认为,在木卫二表面厚厚的一层冰层下面有一个温暖的液态海洋,这意味着有水和热量。宇宙中的原始有机物总是存在的。因此,有一种理论认为,木星的卫星是原始生命的潜在起源地,而不是地球生命。

然而,彼得鲁科维奇认为,为了探索木星及其天然卫星,需要大型航天器。

伟大的科学需要足够大的卫星。一旦我们过渡到超小型飞行器,我们立即失去了大多数任务的科学测量质量。我们希望得到的结果将证明成本是合理的。太空拖船是一个未来的飞行器,这里的科学只是一个机会的展示者,它应该是光明的。

金星上的“一分钟”

俄罗斯核拖船准备干什么 - 天天要闻

为什么地狱金星的云层里可能有生命呢?

在设计核拖船时,考虑了几种飞往木星的飞行轨迹。其中一个假设是金星的重力机动。彼得鲁科维奇说:“现在我们正在研究以非常高的速度单次飞越金星可以做些什么(飞越时速度越大,机动效率越高)。

可以向地球的“邻居”发射着陆探测器,它不需要制动就可以进入轨道。这位专家说:“很有趣的是,发射一个探测器,它将减缓大气层,在大气层中打开气球。核拖船将飞得更远,探测器将能够利用环绕金星的轨道上现有的航天器传递信息。”

没有外星人的信号

“宙斯”核拖船将能够独立地向地球发送信息,但科学家不打算用它向深空发送信号。

到目前为止,地面射电望远镜的能力超过了太空中产生的信号。更需要一个非常大的天线来聚焦它。即使是最接近恒星的信号也超出了我们的能力。

作为科学仪器的一部分,专家们还提供了照相机、各种光谱仪和探测器,用于观测飞行路线上行星的大气层、表面和行星际等离子体。对我们来说,即使在可见光范围内拍摄也不仅仅是一张照片,它是关于物质结构的非常重要的信息。

宙斯的第一次任务计划不早于2030年。彼得鲁科维奇指出,总的来说,其他国家也可以参加。他总结说:“原则上,该设施是科学的,对国际合作是开放的。”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天赐材料起诉永太科技 液体锂盐“商业秘密连环案”揭秘 - 天天要闻

天赐材料起诉永太科技 液体锂盐“商业秘密连环案”揭秘

财联社7月2日讯(记者 曾楚楚 王平安)【引子】今日盘后,天赐材料(002709.SZ)公告,就“商业秘密侵权案件”民事起诉永太科技(002326.SZ)等。这是自今年2月初,天赐材料首次公告披露,对浙江研一、永太科技“将另案处理”后,天赐方面就液体锂盐“商业秘密”系列案件的再次公开曝光。在两家百亿级上市公司,以及作为锂业“...
晶圆键合工艺及键合设备市场情况 - 天天要闻

晶圆键合工艺及键合设备市场情况

一、晶圆键合发展背景在摩尔定律的引导下,集成电路行业一直高速发展,晶体管特征尺寸己经从90nm向7nm迈进。然而,由于随着晶体管特征尺寸已日益接近物理极限,量子效应和短沟道效应越来越严重,内部电子自发地通过源极和漏极,导致漏电流增加,进而限
“地下动脉”托举繁华真如,副中心“最后一块拼图”亮相 - 天天要闻

“地下动脉”托举繁华真如,副中心“最后一块拼图”亮相

在近日举行的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重点板块宣介会上,“真如翠谷”与“真如之心”两大优质地块首次亮相。“真如之心”地块即铜川路水产市场原址,被誉为真如副中心“最后一块拼图”,目前已完成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随着这一核心地块即将入市,真如副中心H型地下公共车行通道(以下简称“H型地下通道”)的全面贯通也将提上...
多面性的双氧水 - 天天要闻

多面性的双氧水

‌‎‎‌‎‎‌‎双氧水,学名过氧化氢(H₂O₂),是一种常见且独特的化学物质。它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以及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正如许多化学物质一样,双氧水具有着复杂的性质和多面的特性,这些特性既可能带来巨大的益处,也可能
迈威生物跃过“J曲线”转折点 - 天天要闻

迈威生物跃过“J曲线”转折点

迈威生物为爆发中的创新药BD浪潮,又添了一把火。日前,其宣布两项BD合作,与齐鲁制药就长效G-CSF产品8MW0511达成的合作(3.8亿元首付款+1.2亿元里程碑款),是本土商业化的经典双赢;而与谷歌系抗衰老巨头Calico围绕IL-11单抗9MW3811的联手(2500万美元首付款+5.71亿美元里程碑款),则彰显全球视野下的价值挖掘能力。两项...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厂决战百日推动竞赛任务落地见效 - 天天要闻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厂决战百日推动竞赛任务落地见效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2025年上半年,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厂紧扣全年任务目标,以“大干100天 决胜上半年”劳动竞赛为载体,全面掀起夺油上产热潮。广大干部员工迎难而上、奋勇拼搏,用汗水书写担当,用实绩回应挑战,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安全环保平稳受控,经营业绩稳健向好,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中国石...
武汉一救援队把无人机“开发到极致”,实现“套圈”式救人,台湾同胞:技术毋庸置疑 - 天天要闻

武汉一救援队把无人机“开发到极致”,实现“套圈”式救人,台湾同胞:技术毋庸置疑

2025年7月2日上午,在第十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期间,第四届“汉江湾”汉台水上救援交流活动在硚口区汉江湾上演。武汉云豹救援队联合台湾苗栗县水上救生救难协会、苗栗县救难协会、桃园市水上救难协会,首次以完整建制展开跨海峡救援协作综合演练。 联合救援协作综合演练现场。图/九派新闻 上午9时,随着信号弹升空,云豹救...
麻省理工学院新算法可仅凭单个摄像头控制复杂机器人系统 - 天天要闻

麻省理工学院新算法可仅凭单个摄像头控制复杂机器人系统

Nature期刊最新发表的一项突破性研究展示了机器人控制领域的重大变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视觉运动雅可比场"技术,能够仅凭单个摄像头控制各种复杂机器人系统,彻底摆脱了传统建模方法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