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后香蕉会灭绝?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吃的香蕉其实来自同一棵树

2022年06月30日02:52:16 科学 1652

人类很有可能30年后没有香蕉可吃!

这怎么能忍?可是话又说回来,香蕉不是人工种植的吗?

每年的产量如此惊人,怎么会在30年后灭绝呢?

根据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由于疾病蔓延,在30年后,香蕉就会彻底离开我们的生活!

一时之间,全球网友悲痛欲绝,生活不能没有香蕉!我们必须拯救香蕉!

30年后香蕉会灭绝?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吃的香蕉其实来自同一棵树 - 天天要闻

全世界都爱香蕉

作为全球产量最高的水果之一,香蕉占据了整个热带水果的四分之三,全世界的人类一年要干掉1000亿根香蕉

那么香蕉明明已经抱上了人类的大腿,为何还会走向灭亡呢?

或许,我们从来没有认真地了解过香蕉。

很多人认为人类爱吃香蕉是因为我们的祖先爱吃,你看动物园的猿猴,吃得多香!

实际上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我们的祖先可能压根就没有见过香蕉

香蕉的真身不仅长得难看,还非常难吃。

30年后香蕉会灭绝?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吃的香蕉其实来自同一棵树 - 天天要闻

猴子吃香蕉

巴拉拉的故事

香蕉是一种起源于东南亚的水果,人类对它的栽培,可以追溯到大约7000多年前

香蕉在汉朝的时候传入我国,并开始栽培,然而并没有受到热烈欢迎

原因就是,它并不好吃,这个时候的香蕉是长籽的

香蕉的籽很坚硬,把整个香蕉塞得满满当当,人们在籽中找香蕉吃

并且这个时期的香蕉也不是我们今天这种“黄月亮”,而是“土肥圆”。

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香蕉的叶子比香蕉本身用处更大

30年后香蕉会灭绝?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吃的香蕉其实来自同一棵树 - 天天要闻

香蕉的祖先

直到唐朝时期,香蕉传入了阿拉伯,再传入欧洲,接着在通过大航海传入了中南美洲

所以人类的祖先南方古猿没有见过香蕉,因为它生活在非洲,更没有吃过香蕉。

或许我们的远房亲戚红毛猩猩见过并吃过原始香蕉,想必它也不爱吃。

大航海后,全世界都有香蕉的踪迹,但这个时期的香蕉依然不是水果。

人们更喜欢它的叶子,可以用来搭建屋顶,这个习俗至今还保留在一些热带雨林地区

直到19世纪,人们发现了香蕉的变异种,它没有籽

30年后香蕉会灭绝?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吃的香蕉其实来自同一棵树 - 天天要闻

红毛猩猩吃香蕉

这么好的母本,千万不要浪费!可是这个时候,人们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香蕉没有籽,怎么繁育呢?

最后人们只能采取插条的方式,也就是从母本上切下根茎组织栽培在土壤里,长成香蕉树

这是一种无性繁殖,不断地复制着一株无籽香蕉,所有的香蕉都来自同一棵树,它们的基因是相同的

1960年之前,全世界的香蕉都来自“大麦克家族,这是一种软糯、香甜的香蕉,味道堪比哈根达斯

30年后香蕉会灭绝?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吃的香蕉其实来自同一棵树 - 天天要闻

“大麦克”香蕉

然而很可惜,这种香蕉我们根本吃不到

现在世界上的香蕉来自“卡文迪许蕉”或者“华蕉”。

农业专家们其实对“华蕉”非常嫌弃,因为它的口感、味道远不及“大麦克”。

很可惜,“大麦克”已经基本上绝种了。

30年后香蕉会灭绝?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吃的香蕉其实来自同一棵树 - 天天要闻

现在的香蕉是“华蕉”的后代

香蕉的危机

全世界的香蕉本质上都来自同一棵香蕉树,它们就是复制品,所以根本不存在基因多样性

这就导致,第一号香蕉版本“大麦克”抵抗力非常弱,只要来一个疾病,几乎全灭。

果不其然,在1890年开始,“大麦克”开始感染一种疾病——香蕉枯萎病1号小种(TR1)

患上这种疾病的“大麦克”香蕉,全部枯死不留一个活口

最终,这种枯萎病席卷了整个世界的香蕉,“大麦克”就此绝迹

30年后香蕉会灭绝?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吃的香蕉其实来自同一棵树 - 天天要闻

香蕉枯萎病

1960年开始,人们就面临无香蕉可吃的地步,是农业专家们千辛万苦寻找,找到一种可以抵抗香蕉枯萎病1号小种的香蕉。

这种香蕉长在了英国德文郡公爵卡文迪许的果园里,因此得名“卡文迪许蕉”,又因为这株香蕉最初是从清朝带过来,它又被叫做“华蕉”。

“华蕉”和“大麦克”一样是无籽的,因此它的培育手法和过去没有什么区别,依旧还是无性栽培,采取“复制粘贴”的方法。

只不过这下全世界的香蕉都出自卡文迪许家的“华蕉”树而已。

30年后香蕉会灭绝?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吃的香蕉其实来自同一棵树 - 天天要闻

香蕉树

既然当初“大麦克”能因为一场疾病绝种,那么“华蕉”同样也会,只不过时候没到。

果然,在2014年,香蕉种植园陆续出现了一种新的疾病,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TR4),这是当初香蕉枯萎病1号小种的新一代变种,号称“香蕉界的HIV”。

由于全世界的“华蕉”都来自同一棵母本,这一次,它将重蹈“大麦克”的覆辙。

按照现在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的蔓延速度,再过30年,全世界的香蕉也会被全部感染从而绝迹

因为这种疾病非常不讲道理,任何杀菌的药物都不起作用,只要土壤出现了一个病例,那么这一片地就再也不能种香蕉

30年后香蕉会灭绝?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吃的香蕉其实来自同一棵树 - 天天要闻

香蕉患上枯萎病

农业学家们正在尝试使用基因编辑的方式改变“华蕉”单一的基因库,但是效果非常不理想。

似乎香蕉的结局,就是走向一次又一次被感染。

就算培育出了新的香蕉品种,那么依旧得复制的无性栽培方式,相当于再次重复“大麦克”、“华蕉”的道路。

这一次是枯萎病4号小种,那么下一次5号、6号小种来了,还能扛得住吗?

30年后香蕉会灭绝?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吃的香蕉其实来自同一棵树 - 天天要闻

患病的香蕉树

失去香蕉的世界

有人会说,香蕉也就是一种水果,而且是人工繁殖的水果,灭绝了应该不会引发什么生态危机,大不了我们不吃香蕉了。

的确,香蕉不是什么野生植物,它的灭绝不会引发食物链动荡,可是对于人类来说,我们也许失去了一种救命食物

香蕉是继小麦、水稻、玉米之后,产量第4高的经济作物。

种植香蕉的地方,多为热带国家,他们很多并不富裕,存在严重的粮食问题,因此香蕉成为了当地的食物

30年后香蕉会灭绝?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吃的香蕉其实来自同一棵树 - 天天要闻

香蕉可以当食物吃

一根香蕉含有足够的热量维持人类的生命活动,此外还含有钙、磷、铁、钾等元素,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

如果全世界失去香蕉,这些地区也就失去了他们的粮食,成为了彻底的饥饿地带

前面说到过,有很多地区还保留有香蕉树叶搭建房顶的习俗。

这种流行的香蕉疾病,会让香蕉的整棵树都枯萎,一片叶子都留不下来,那么,传承了千年的习俗,很有可能消失。

这对人类来说,是一次不小的动荡。

30年后香蕉会灭绝?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吃的香蕉其实来自同一棵树 - 天天要闻

货架上的香蕉

芭蕉和香蕉

有人会说,香蕉消失之后,我们还有芭蕉,难道不可以用芭蕉代替香蕉吗?

芭蕉和香蕉一样,同属于芭蕉目芭蕉科芭蕉属的成员,只不过物种不一样。

芭蕉和香蕉的确很像,营养价值也相差不大,那么为什么一个风靡世界另一个却鲜有人问津

原因就在于,香蕉的产量比芭蕉高。一根芭蕉比一根香蕉小,因此一把香蕉的重量是远大于一把芭蕉。

30年后香蕉会灭绝?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吃的香蕉其实来自同一棵树 - 天天要闻

芭蕉长得更圆更短

这也是为什么市面上的香蕉能卖到2、3块一斤,但是芭蕉却很难低于6元。

此外,芭蕉的适应能力比不上香蕉,当温度低于15℃后,芭蕉的生长就会停止,基本上不结果只长叶子,因此芭蕉很多时候被作为观赏植物种植。

香蕉不一样,它能在热带和亚热带种植,甚至在温带也可以。

别忘了现在全球香蕉的初始版本“华蕉”是在英国德文郡找到的。

30年后香蕉会灭绝?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吃的香蕉其实来自同一棵树 - 天天要闻

香蕉树

英国算是高纬度国家了,香蕉居然还能生长,并保留一丝火种

所以,虽然都是“蕉家”的孩子,香蕉的能力远超过了芭蕉的能力,占据了世界水果产量第一的宝座

要知道,现在的“华蕉”已经算是香蕉里面不好吃的了,但是依然比大部分芭蕉好吃,可见其功力深厚。

30年后香蕉会灭绝?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吃的香蕉其实来自同一棵树 - 天天要闻

油炸香蕉

只不过,香蕉家族的厄运,这一次能否被化解,人们还不得而知。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研究发现消失的尼罗河支流 或助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消失的尼罗河支流 或助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研究人员日前绘制出尼罗河一条现已干涸的支流地图,认为它可能帮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萨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国《通讯-地球与环境》杂志刊载。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区是自吉萨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间的一片沙漠。那里距离尼罗河有数十公里远,但发现了港口遗迹。埃及学家...
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 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 - 天天要闻

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 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

封面新闻记者 李茂佳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5月21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举行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新闻发布会。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较禁捕前增加47种。长江鲟从禁捕前监测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出现范围扩大。新闻发布会现场。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卫表示...
全球首台!我国量子测量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全球首台!我国量子测量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国首届量子精密测量赋能产业发展大会,在安徽合肥举办。会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温版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正式亮相。该显微镜由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仪量子”)自主研制,这标志着我国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温版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图片来源:国仪量子国...
世界首次:科学家成功对 μ 子实行“冷却”加速,约达光速 4% - 天天要闻

世界首次:科学家成功对 μ 子实行“冷却”加速,约达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联合发布公报,宣布完成了业内首次对 μ 子进行“冷却”和加速的操作,朝着实现世界首个 μ 子(渺子)加速器迈出了一大步。据介绍,研究团队在 J-PARC 中心使带一颗正电荷的正 μ 子减速到几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状态,并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龙舟水”水情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闻

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龙舟水”水情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来“小满”节气,民谚有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进入“小满”节气,雨水丰盈,江河的水逐渐增多。根据广州市水文气象数据统计,5月20日广州市降暴雨,其中白云、花都、增城等区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点落在地面,溅起水花。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子良受强降雨影响,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鸟类图册》发布 - 天天要闻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鸟类图册》发布

现代快报讯(记者 陆文杰)鸟类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示类群,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关键性指标。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常州鸟类生境状况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野生鸟类翱翔在青山绿水间,野外鸟类记录不断刷新,珍稀鸟类频频亮相。它们用翅膀为生态环境投票,实名认证了常州生物多样性工作的丰硕成果。在5·22国际生物多样...
马斯克豪言:30年内火星城市崛起,人类新家园即将诞生! - 天天要闻

马斯克豪言:30年内火星城市崛起,人类新家园即将诞生!

埃隆·马斯克,这个科技界的狂人,他总是有着让人震惊的想法和计划。这不,他又在火星上动起了脑筋。他旗下的SpaceX公司,一直在研究怎么把人送上火星,还在想方设法要在那上面建个城市。图片来自网络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可是挺活跃的,他就在那儿说,未来30年,火星上肯定会有人类城市。
研究发现英国 AI 聊天机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绕过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英国 AI 聊天机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绕过

划重点:- ️  英国政府研究人员发现,防止 AI 聊天机器人发出非法、有毒或露骨回应的保护措施可以被简单的技术绕过。-   通过测试,研究人员发现五个系统 “极易受到攻击”,甚至在没有有针对性地绕过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也能产生有害回应。-   安全防护可以通过 “相当简单” 的攻击绕过,例如指示系统以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