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科协工作综述】科普惠民 让知识传遍天山南北

2022年06月29日23:28:18 科学 1599
【新疆科协工作综述】科普惠民 让知识传遍天山南北 - 天天要闻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坚持重点工作项目化、清单化,克难攻坚,接力奋进,办成了一批大事、好事,圆满完成了自治区科协第八次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科普工作硕果累累,正在向着下一个新征程踔厉奋发。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科普是关乎国家发展和民族兴盛的基础性工作。多年来,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自治区科协”)充分发挥科普主力军作用,着力夯实公民科学素质这个科技创新之“根”、科技进步之“源”,不断丰满“科普之翼”,为全力推动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攥指成拳 构建大科普格局

科普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只有攥紧五指、集聚力量,才能打出漂亮的“组合拳”。自治区科协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以来,该协会切实加强组织协调,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协调、全民参与”的大科普格局;深入实施自治区科协“六大行动”和“南疆科普专项行动”“脱贫攻坚专项行动”,切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线上科协和科普工作,统筹凝聚力量,扎实推进南疆科普行动,突出抓好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两大重点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贡献力量。

自治区科协组织动员各地、各成员单位以“做好群众工作、服务各族群众”为目标,围绕保护生态、节能减排、环境治理、保障健康、食品安全、应急避险、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等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科技活动周、科技工作者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期间,持续开展线上线下科普活动,不断打造科普活动品牌影响力。

自2016年起,自治区科协依托“科学大讲堂”活动平台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组织老科技工作者赴南北疆开展基层科普宣讲1500余场,受众人数达百余万人次。同时,以科普大篷车为载体,在南北疆农村、学校开展“科学普及基层行”系列活动650余场,惠及各族群众及青少年40万余人次;联合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共同打造新疆首档科学文化讲坛类节目《天山论道》,进一步提高各族群众科学素质。

传播提速 打通科普“最后一厘米”

要想形成规模宏大、富有生机、社会化的大科普格局,只有迈开步伐、紧跟时代,启动科学传播“加速器”。近年来,自治区科协大力推进科普信息化,打通科普惠民的“最后一厘米”,让科技知识触手可得。

修建一条“科普高速公路”。自治区科协充分利用各类网络新媒体平台,提升科学传播实效。2019年基本实现“科普中国e站”在新疆覆盖至少90%的学校、60%的社区和30%的乡村;建立整合本地学会(协会、研究会)、高校科协、企业科协、科研院所等专家力量的科学传播体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传播渠道初步形成,拓展了科普信息覆盖的人群和范围;切实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强化科普服务能力。建设“科创中国·新疆中心”、科普新疆服务平台及新疆青年科技奖、新疆科学技术普及奖、新疆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等各类业务系统。

建设一支“科普快递员队伍”。自2019年起,自治区科协开展科学传播专家评选工作,聘任科学传播专家200余名;2020年,组织实施科技志愿服务“智惠行动”,不断壮大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全疆注册科技志愿者近2万人、科技志愿服务组织近千个。目前,全疆基本形成了以科技工作者、科技辅导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乡土人才、科普志愿者等组成的专群结合、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科普人才队伍。

精准滴灌 服务百姓美好生活

科普是惠及民生的工程,只有俯下身子、服务人民,才能画出最大“同心圆”。近几年来,自治区科协坚持需求导向,加快科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科普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转变。

扶贫先扶智,着力抓好科技培训及科普宣传。“十三五”以来,自治区科协累计向示范区县乡村推广万亩以上各类作物品种(系)150余个;示范推广各类作物综合或单项栽培技术100余项;举办各类培训班、观摩会、培训会等近2万场次,培训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大户、企业、农牧民近220万人次,发放各类技术宣传资料90万份。

夯实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家门口的科技馆。5年来,自治区科协积极推动基层科普场馆规划及建设,全疆现有已建成科技馆29家;流动科技馆巡展走遍天山南北,覆盖全疆14个地州、105个县市,121辆科普大篷车累计行程超过210万公里。全疆各地利用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等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基层科普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基层科协组织不断完善,科普活动有声有色,科技人才荟萃云集,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近年来,自治区科协坚持重点工作项目化、清单化,克难攻坚,接力奋进,办成了一批大事、好事,圆满完成了自治区科协第八次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科普工作硕果累累,正在向着下一个新征程踔厉奋发。(左永江 桑格林)

来源:新疆日报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研究发现消失的尼罗河支流 或助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消失的尼罗河支流 或助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研究人员日前绘制出尼罗河一条现已干涸的支流地图,认为它可能帮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萨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国《通讯-地球与环境》杂志刊载。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区是自吉萨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间的一片沙漠。那里距离尼罗河有数十公里远,但发现了港口遗迹。埃及学家...
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 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 - 天天要闻

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 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

封面新闻记者 李茂佳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5月21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举行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新闻发布会。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较禁捕前增加47种。长江鲟从禁捕前监测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出现范围扩大。新闻发布会现场。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卫表示...
全球首台!我国量子测量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全球首台!我国量子测量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国首届量子精密测量赋能产业发展大会,在安徽合肥举办。会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温版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正式亮相。该显微镜由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仪量子”)自主研制,这标志着我国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温版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图片来源:国仪量子国...
世界首次:科学家成功对 μ 子实行“冷却”加速,约达光速 4% - 天天要闻

世界首次:科学家成功对 μ 子实行“冷却”加速,约达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联合发布公报,宣布完成了业内首次对 μ 子进行“冷却”和加速的操作,朝着实现世界首个 μ 子(渺子)加速器迈出了一大步。据介绍,研究团队在 J-PARC 中心使带一颗正电荷的正 μ 子减速到几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状态,并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龙舟水”水情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闻

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龙舟水”水情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来“小满”节气,民谚有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进入“小满”节气,雨水丰盈,江河的水逐渐增多。根据广州市水文气象数据统计,5月20日广州市降暴雨,其中白云、花都、增城等区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点落在地面,溅起水花。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子良受强降雨影响,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鸟类图册》发布 - 天天要闻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鸟类图册》发布

现代快报讯(记者 陆文杰)鸟类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示类群,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关键性指标。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常州鸟类生境状况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野生鸟类翱翔在青山绿水间,野外鸟类记录不断刷新,珍稀鸟类频频亮相。它们用翅膀为生态环境投票,实名认证了常州生物多样性工作的丰硕成果。在5·22国际生物多样...
马斯克豪言:30年内火星城市崛起,人类新家园即将诞生! - 天天要闻

马斯克豪言:30年内火星城市崛起,人类新家园即将诞生!

埃隆·马斯克,这个科技界的狂人,他总是有着让人震惊的想法和计划。这不,他又在火星上动起了脑筋。他旗下的SpaceX公司,一直在研究怎么把人送上火星,还在想方设法要在那上面建个城市。图片来自网络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可是挺活跃的,他就在那儿说,未来30年,火星上肯定会有人类城市。
研究发现英国 AI 聊天机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绕过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英国 AI 聊天机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绕过

划重点:- ️  英国政府研究人员发现,防止 AI 聊天机器人发出非法、有毒或露骨回应的保护措施可以被简单的技术绕过。-   通过测试,研究人员发现五个系统 “极易受到攻击”,甚至在没有有针对性地绕过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也能产生有害回应。-   安全防护可以通过 “相当简单” 的攻击绕过,例如指示系统以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