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运用到考古领域,为我们了解古代历史又新增了一利器。根据相关科研人员对汉族DNA单倍群的分析结果,发现汉族43%的男性都源于历史上的三个超级祖先,差不多近一半的汉族人口都是这三个人的后代。而且三人生活的年代距今为7800年-4100年之间,时间上和三皇五帝传说年代完全一致,所以不少专家都认为这三个祖先分别是伏羲、神农和黄帝。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三人生活的年代这么久远,相关记载都是一些神话,未必可信。其实所谓的神话都有事实的依据,特别是中国人祖先崇拜和西方人宗教信仰完全不同,我们先秦流传下来的神话人物基本上都是先祖相关事迹的神话。华夏民族早期先祖神话色彩最浓重的人物是伏羲和女娲,然而最新的考古发现了伏羲和女娲相关的遗址,已经证明了伏羲和女娲的真实性。相关链接。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伏羲女娲交尾图
红山文化遗址集赤峰为中心的辽宁西部河北北部内蒙东部一带,起源于6000年前,一直延续到5000年前左右。红山遗址群出土的遗址和文物主要集中在5500年以上的年代,随后遗迹逐渐减少,到了5000年前红山人群全部离开了原来的居住点。凌家滩则起源于5500年前,持续到5200年前。时间上很好地衔接,且与2号超级祖先7500年-5500年95%的置信区间一致。所以从整个证据链条来说,汉族的2号超级祖先极大概率就是伏羲。
凌家滩遗址在5200年前废弃,其族群部分迁徙到了长江下游的松泽文化区,部分迁徙到了长江中游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区,也有部分向北迁徙到了山东大汶口文化区。这些族群不但将伏羲、女娲的传说的影响扩散到各地,也将凌家滩的玉文化传播到了各地。前往山东的伏羲后裔逐渐融入了东夷,其首领太昊后来成为东夷部落的领袖,并迁都于陈(《左传》:“陈,太皞(昊)之墟)陈地即今天的淮阳,考古挖掘出了4600-4200年面积达100万平米的古城。当地 始建于春秋时期的太昊陵至今香火鼎盛。迁往湖北屈家岭-石家河文化区的伏羲后裔为屈家岭石家河的玉器发展贡献良多,从屈家岭-石家河出土的玉器上还是形制还是工艺上都深受凌家滩文化影响。而且现存最古老的与伏羲女娲神话相关的文物,有两件,一件是长沙战国时期楚国墓葬出土的楚帛书,一件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伏羲女娲交尾图,都出至长江中游。这真的只是巧合吗?
长沙子弹库楚国墓葬出土的楚帛书记载了伏羲女娲神话传说体系
如果说汉族的2号超级祖先是伏羲,那么1号超级祖先会是谁呢?我认为神农氏的某位领袖可能性最大。我们自称炎黄子孙,对炎帝和黄帝大战蚩尤多少都有所了解,往往会认为神农氏就是炎帝,炎帝就是神农氏。其实大多数人都搞错了概念。氏指的是族群系统,炎帝则是神农氏这一族群领袖的称呼。与黄帝大战的炎帝,则是神农氏最后一代称帝的领袖。
汉族的1号超级祖先具体是神农氏哪一位已经很难考证了,但基本上可以确定他应该和仰韶文化的迅速扩张有关。仰韶文化是指7000年前-5000年前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南部、河北南部一带的文化遗存,特点是旱作农业和彩陶。大致分布如图所示。
6000年前的中国
约6000年前左右,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迅速扩张,或许和神农氏对周边部落的征服和交流不无关系。古籍中关于神农炎帝一脉的时间一致,也与他活动的主要地域相关。而且仰韶文化从6000年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并开始了贫富分化的过程。这又与汉族1号超级祖先7800-5900年95%的置信区间契合。
汉族的3号超级祖先毫无疑问就是黄帝了,估计也不可能有任何人会质疑,毕竟炎黄子孙的称号早已经深入人心了。史记上关于黄帝的记载很多,而且五帝、夏、商、周的族系都出自黄帝一脉,甚至刘邦也是黄帝后裔。开始我还觉得这不太可能,或许是后世为了体现自己出身高贵而假造族系,但Y染色体是不会说谎的。若非帝王人家,绝嗣的概率是很高的。
有些人喜欢认白人爹,认为早期的华夏文明起源于西亚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简直愚蠢可笑。科学角度驳斥中华文明西来说,兼述中西方文明发展差异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