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间站还有几年的寿命,很快就会退役,而美国对此似乎并不在意,眼中似乎只有重返月球和月球门户空间站计划。那么将来,近地轨道的空间站它们真的不玩了吗?实际上,玩还是会玩的,不过不再以NASA和国家的名义去搞,而是要大力发展私营空间站。
从国际空间站看银河系
是的,美国上百家私营航天公司,不仅有大名鼎鼎的马斯克SpaceX,有争出风头的贝索斯蓝色起源,还有至少四家专门搞空间站的私营航天公司,它们中间的代表就是毕格罗宇航公司。
毕格罗宇航公司的私营空间站方案
早在2006年7月12日,毕格罗宇航公司就借用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的导弹,在乌拉尔地区的一个基地内,将“创始一号”私人太空舱发射到国际空间站上。它的重量有1.36吨,自带四片太阳能电池板,能够为舱内设备提供基本的电能。
创始一号太空舱,带有四片太阳翼
有意思的是,“创始一号”是一个充气式太空舱,舱体外壳采用充气膨胀材料。充气前,它的长度约4米,直径1米左右,而充气后,长度可以达到4.4米,而直径有2.54米,舱内加压体积达到11.5个立方。
创始一号,这个时代的充气太空舱长度没太大变化
据资料记载,“创始一号”成功对接后,在轨运行了5532天,也就是说至今仍在国际空间站上,但目前的图片和视频中并没有发现它的踪迹,同样没有发现踪迹的还有2007年6月28日发射的“创始二号”。当时,毕格罗宇航公司又用俄罗斯同一型“战略导弹”,在同一基地将第二个私营太空舱送入太空,但是目前外界有关它的消息并不多。
创始一号太空舱内部
创始二号想象图
目前能看到的是毕格罗宇航公司的第三个充气太空舱Beam,它于2016年4月10日随着SpaceX公司执行CRS-8补给任务的货运“龙”飞船一起进入太空,在加拿大2号机械臂的帮助下,对接国际空间站“宁静”号节点舱,也就是有“穹顶舱”的那个舱段。
Beam充气太空舱
有意思的是,这张图里有两个充气太空舱
Beam充气货舱重1.4吨,由铝和可折叠的特殊面料制成,在地面上没充气前长度只有2.16米,直径2.36米,内部空间3.6个立方,充气后长度变为4.01米,直径变成3.23米,内部空间增加到16个立方,与一间小型卧室大小相当。
充气前的太空舱
充气后的太空舱
不过,Beam在国际空间站上第一次充气的时候,因为布料太僵硬,发生了一点小意外,直到第二次充气才完全展开。Beam原计划服役3年,但如今已经在轨运行5年多了,一切数据都非常良好,NASA已经两次推迟了它坠入大气层烧毁的时间。
充气太空舱充气过程,这个和Beam似乎又不是同一个
Beam的安装位置
安装Beam之前的国际空间站
从2006年到2016年,10年间,毕格罗宇航公司研制了3到4个充气太空舱,对接国际空间站,表现都非常不错,说明这种充气式太空舱确实可以用于构建简单的空间站,或者叫太空旅馆。毕格罗宇航公司的老板本身就是开酒店的,他创办这家私人航天公司的目的,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够把酒店开到太空中,甚至非常看好“太空婚房”这一项目,因此前前后后共为此投资了7亿美元。
装修好之后的充气太空舱
也可以做仓库用途
不过可惜的是,2020年3月23日,由于疫情和其他原因的影响,毕格罗宇航公司解雇了所有员工,宣布暂停所有业务,这让太空旅游业备受打击,所有准备从事这一行业的人,都不得不冷静思考,上百万美元一张的太空旅游门票,吸引来的顾客数量真的能够让公司盈利吗?而现在就打造太空旅馆、太空酒店,是不是早了点?
充气太空舱展开过程
有意思的是,在毕格罗宇航公司关门之后,NASA仍让它的充气太空舱停留在国际空间站上,继续工作,这样足矣说明NASA的态度。而在毕格罗倒闭之后,仍有多家私营航天公司仍在坚持充气式空间站的发展,也许它们能够迎来这一领域爆发的时刻。
充气太空舱至今仍在国际空间站上
另一家公司提出的充气太空舱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