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为什么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吗?

2021年08月17日22:22:02 科学 1819

提起碳中和这个词,估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你是否思考过为什么要实现碳中和或者碳中和与我有什么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一张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与全球平均温度变化的曲线。我们可以发现,全球温度变化与二氧化碳浓度是正相关的,也就是说随着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全球的平均温度是升高的。自1880年以来,全球的平均温度升高了1℃以上。

那全球的二氧化碳浓度为什么会升高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第二张图。

你真的了解为什么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吗? - 天天要闻

图 1-1

从图1-2,我们可以发现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逐年升高。不断升高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势必会造成不断递增的二氧化碳浓度。

你真的了解为什么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吗? - 天天要闻

图1-2

如果你这么解释二氧化碳浓度与温度变化间的关系,似乎也太小儿科了吗?只是二张简单的图而已。有没有更科学的解释呢?

为此,我们引入地球温室效应示意图。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大约50%被地表吸收,然后会产生辐射热。大气层存在的多种气体(二氧化碳等)会阻止辐射热透过大气层。我们知道,二氧化碳分子无时无刻处于振动状态,其震动得越快,温度越高。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子受到辐射时,它们会屏蔽辐射,吸收辐射的能量,并加快运动,温度也由此而升高。

你真的了解为什么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吗? - 天天要闻

图 1-3

再如,我们把车停在室外,当我们打开车门的一刻,我们会感受到车内异常的热。这就是温室效应。阳光透过玻璃射入车内,车内气体会捕获热量,继而车内温度比车外高很多。

简单说来,二氧化碳导致全球温度升高的原理就是温室效应。

说了这么多,碳中和跟我们自身到底有什么关系?

首先,我们还是来看一张图。截至到2019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大概为510亿吨。如果我们不采取任何措施,任由其发展。那么,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会沿着路径1持续发展。可以预见,全球的平均温度会持续升高。这会导致一系列的灾难性问题产生:

你真的了解为什么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吗? - 天天要闻

图 1-4

异常炎热的天气会变多。以华东地区为例,目前炎热的时候是从7月底到8月中,历时一个月的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炎热的天气天数可能从一个月变成了3个月,甚至更长。

异常的气候灾害。随着平均气温的升高,空气的湿度也会变大,更多的水蒸气上升到云层,必然伴随着气候环境的改变,极端的天气频繁发生,如河南洪水等事件会是常态。在内陆地区,如新疆,随着气温升高,更多土壤中的水分会挥发,导致土地更干涸,土壤沙漠化势必会加速。

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地的部分会被淹没。海平面上升主要来自于极地冰川的融化以及温度上升导致的海水膨胀。

粮食危机。 据报道,温度每升高1℃,全球小麦减产5.7%。目前全球小麦产量超过7亿吨,产量下降5.7%意味着全球将会损失近4000万吨小麦。其他主要粮食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疾病。中暑是我们在炎热天气容易出现的疾病。人体的降温主要来自于汗液的挥发,如果空气中的湿度足够大,而不容易吸收汗液的时候,人体很容易中暑,甚至死于中暑。假设随着温度升高,空气中的湿度也提高了。温度升高了,我们需要依靠分泌的汗液来排热,但是空气湿度足够高了,已经无法吸收汗液了。这时候人类该怎么办?

是不是越说下去,越可怕了!

你真的了解为什么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吗? - 天天要闻

幸好,全球对温室气体已经有了共同认知。在2016年4月,170个国家领导人齐聚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气候变化问题的《巴黎协定》,承诺将全球气温升高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致力实现1.5℃温控目标。即到2050年时候达到碳中和的目标:温室气体的排放等于温室气体的吸收,实现零排放的目标。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地震时躲还是跑?XR模拟不同震级危害程度 一文get避险指南→ - 天天要闻

地震时躲还是跑?XR模拟不同震级危害程度 一文get避险指南→

今天(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当灾害发生时,科学有效的自救互救是减轻灾害损失的必备技能。每年地球都会发生大约500万次地震就在接下来的一分钟时间里地球就可能会发生几十次地震但为什么我们通常都感受不到这些来自地壳的震动呢?
辽宁大连一水库发现入侵物种“埃及鲶鱼”, 专家称系热带鱼类不能在北方自然越冬 - 天天要闻

辽宁大连一水库发现入侵物种“埃及鲶鱼”, 专家称系热带鱼类不能在北方自然越冬

近日,有媒体报道辽宁大连西山水库发现成群超大怪鱼,经专家鉴定为革胡子鲶,也就是埃及塘鲺,该鱼种属于外来入侵物种。5月7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在大连西山水库发现革胡子鲶鱼群,并捕获了一只。极目新闻记者联系这名网友,暂未获得回应。媒体报道称,该鱼种出现在大连,可能是野外放生所致。视频截图5月11日,极目新闻记...
假期为啥越躺越累?研究:没有正确休息…… - 天天要闻

假期为啥越躺越累?研究:没有正确休息……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周末躺了一天,却感觉比上班还疲惫?假期天天睡觉,醒来仍感觉昏昏沉沉?为什么越休息越累?问题不在休息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你陷入了“无效休息”陷阱。心理学研究发现,错误的休息方式不仅无法恢复能量,还会消耗更多心理资源。1.
集合!预备备,唱:“怎么也飞不出,花花的世界……” - 天天要闻

集合!预备备,唱:“怎么也飞不出,花花的世界……”

“怎么也飞不出花花的世界原来我是一只酒醉的蝴蝶”这个季节,在峰峰想要飞出“花花的世界”确实有点难漫步峰峰姹紫嫣红的月季花摇曳枝头花瓣大气舒展、娇艳绚烂在微风的拂动下似乎是在发出邀请“花漾峰峰欢迎您”月季素有“花中皇后”之美誉从古至今俘获无数
38.10米!我国在建海拔最高拱坝取出世界最长“芯” - 天天要闻

38.10米!我国在建海拔最高拱坝取出世界最长“芯”

5月11日,我国在建海拔最高双曲拱坝——华电金上叶巴滩水电站大坝成功取出一根长度38.10米的混凝土芯样,打破了国内外同类坝型大坝取芯长度纪录。混凝土取芯是检查大坝浇筑质量的重要手段,芯样的完整性和长度是关键指标。本次从大坝17号坝段取出的芯样总长38.10米,相当于12层楼高,直径245毫米,一共贯穿了12层水平施工缝...
今晚,辰山植物园上演金庸“武侠大戏”,尽赏“味觉盛宴” - 天天要闻

今晚,辰山植物园上演金庸“武侠大戏”,尽赏“味觉盛宴”

佛跳墙、油爆虾、北京烤鸭……您听饿了吗?这可不是在饭店点餐,而是“乐起江湖 交响人间”的开场演奏《中国厨房——味觉的盛宴》。5月11日傍晚,“2025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进行到第二天,上海交响乐团在音乐总监余隆的执棒下,以武侠主题与中国厨房的烟火气结合,展现了交响乐的本土化表达。当暮色将草地染成琥珀色时,舞...
石学敏院士逝世 - 天天要闻

石学敏院士逝世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石学敏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11日1时2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6岁。视频截图石学敏出生于1938年6月,中医、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现代中国针灸奠基人。196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他生前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