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食物链顶端就没有天敌吗?就算是人类,仍然有两个天敌

2021年02月28日17:15:03 科学 1793

能够成为食物链顶端的生物,这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是值得骄傲的,但如果你认为在食物链顶端就可以安枕无忧,那就大错特错了,无论是人类也好,其它动物也罢,处在食物链顶端往往意味着更艰难的生存境遇和潜在的危险,即使是人类,仍然存在着至少两个“天敌”。

处于食物链顶端不是应该作威作福吗?怎么会意味着更艰难的生存境遇呢?其实这个并不难理解。因为如果一种动物在食物链中的层级越高,那么大自然的规则就对它越不友好。对于角马、羚羊这样的食草动物而言,生存本身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它们以植物为食,而植物随处可见,除非自然环境变得极其恶劣,否则想要获得生存所需的能量供给是非常容易的,它们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食肉动物的猎杀,而从整个种群的角度来看,被食肉动物猎杀的个体只是一小部分。

处于食物链顶端就没有天敌吗?就算是人类,仍然有两个天敌 - 天天要闻


位于食物链顶端的狮子和老虎等大型捕食者,它们看起来威风凛凛,实际上却要面对更多的生存挑战。对于这些食肉动物而言,获取食物本身就是一个挑战。

捕猎很困难吗?的确是很困难。众所周知,猎豹是动物界著名的“短跑冠军”,作为速度最快的猫科动物,猎豹可以说是一个出色的猎手,而根据现有的统计,一只身体状态绝佳的猎豹,平均每6次捕食,才可能成功1次,所以因失手而饿肚子,对于这些处于食物链顶端的肉食动物而言是家常便饭,一旦年老体衰,则可能活活饿死。除此之外,位于食物链顶端还要经受另一个自然规则的挑战,那就是生物富集作用。在自然界之中是存在着很多污染物的,比如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物等等。

处于食物链顶端就没有天敌吗?就算是人类,仍然有两个天敌 - 天天要闻


当植物被污染物污染之后,食草动物在吃掉植物的同时,也将这些污染物摄入体内,并在身体之内堆积。

当一只食肉动物吃掉一只食草动物之后,这只食草动物数年累积的污染物又会进入到食肉动物体内,也就是说在食物链之中,随着层级的提高,污染物也会随之浓集增大,位于食物链中越高的层级,摄入的污染物也就越多,这就是生物富集作用。

可见在食物链中所处的位置越高,则要面对越多自然规则的挑战。在地球食物链中,人类位于食物链的最顶端,没有任何动植物可以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如果人类愿意,甚至可以以狮虎为食,那么像人类这样强大的生物也存在着天敌吗?是的,存在。人类作为一种智慧生物,在科学的加持之下,的确有能力应对自然规则所带来的挑战,比如我们通过种植和养殖来获得充足的食物,通过有机培育来获得没有污染的食物,但仍然有两个“天敌”是我们无法应付的。

处于食物链顶端就没有天敌吗?就算是人类,仍然有两个天敌 - 天天要闻


人类的第一个天敌就是“病毒”。

病毒是一种低级生命形式,甚至很多生物学家认为病毒根本就算不上生命,但就是这种东西却屡次给人类带来了重大的灾难。病毒何德何能,可以威胁到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呢?病毒别无长处,唯一的优势就在于生得快。生物通过进化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强,从而获得更强大的生存能力,而进化的本质是一种随机突变,所以生育周期越短的生物,它们的进化速度就越快,而病毒每天就可以繁育数十代,所以也就拥有更高的突变几率,所以在我们发现一种病毒不久后,它就可能会产生多种不同的变异后代。

自从科学诞生以来,人类与病毒对抗的能力逐渐提高,那么未来有没有可能彻底战胜病毒呢?也许有可能,但即便如此也不等于可以安枕无忧,因为人类还有另一个更强大的“天敌”。

处于食物链顶端就没有天敌吗?就算是人类,仍然有两个天敌 - 天天要闻


人类最强大的“天敌”就是人类自己,其实不仅是人类,任何一种强大到使自然规则失效的生物,最终都要面对来自自身的挑战。

自然规则是强大生物的枷锁,当一种生物强大到可以冲破枷锁的时候,他便获得了无限发展的能力。无限发展是非常可怕的,这意味着生存资源的消耗将会呈现指数级递增,最终使资源耗竭,导致种族的覆灭。

在远古时期,厌氧的藻类生物就曾经称霸地球,由于它们太适应环境了,没有自然规则可以限制它们,于是它们飞速发展,它们消耗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最终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消耗殆尽,从此地球生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而这些厌氧藻类却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如果人类也如这些藻类一般冲破了一切自然规则的枷锁,获得了无限发展的能力,结局是否也会如它们一样呢?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影响电子元器件使用的寿命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 天天要闻

影响电子元器件使用的寿命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电子元器件在现代电子设备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寿命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期限。然而,许多因素会影响电子元器件的实际使用寿命。那么哪些因素会容易影响到其寿命呢?一 过载与过压当电子元器件所承受的电压或电流超过其额定范围时,容易造成内
我国成功开展“无人集群”科考试验 - 天天要闻

我国成功开展“无人集群”科考试验

据新华社客户端消息 连日来,在蔚蓝色的南海北部,我国科研人员在“向阳红10”号科考船上,成功开展了多种类型无人机、无人艇、无人潜器科考试验。由南方科技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牵头,联合多家科研院所、高新企业及科普机构开展的“深蓝智能i3航次”,在南海的风吹浪打中,实况检测了各种无人科考设备的“i3”性能——创新...
驻青高校研发,这一新技术首次示范应用! - 天天要闻

驻青高校研发,这一新技术首次示范应用!

“东方红3”船完成本年度第三个科考航次实现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大功率可控源电磁新技术首次示范应用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10日讯 日前,中国海洋大学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船结束“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大功率可控源电磁新技术首次示范应用”
肃北盐池湾大天鹅繁殖记 - 天天要闻

肃北盐池湾大天鹅繁殖记

图为在盐池湾湿地生态监测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在湖心岛筑巢产卵孵化。(资料图)肃北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10日电(呼和巴尔斯 朱倩)近日,盐池湾保护站工作人员在湿地生态监测中,再次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在湖心岛筑巢产
数学专业太难?古生物学冷门?听听院士怎么说 - 天天要闻

数学专业太难?古生物学冷门?听听院士怎么说

编者按:日前,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包含93个专业类、845种专业,增列29种新专业。热门专业该不该选择?如何才能找准人生航向?不妨来听听院士们怎么说。 监制:战钊策划:宋雅娟 蔡琳设计制作:李怡霏(实习) 来源:光明网...
双面因素交织,有色ETF的十字路口如何抉择? - 天天要闻

双面因素交织,有色ETF的十字路口如何抉择?

本月有色金属来了一波先扬后抑,此前政策密集释放“反内卷”信号,并明确指向“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而本轮“供给侧”改革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此前供大于求的铝、钢铁、煤炭等传统工业赛道,国内"反内卷"及低库存也支撑了其价格的上行。但市场风云瞬息万变,当地时间7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
广东赶海潮来了!专家提醒→ - 天天要闻

广东赶海潮来了!专家提醒→

炎炎夏日去海边赶海是不少湛江街坊钟爱的消暑活动但欢乐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少风险有毒的海洋生物锋利礁石、变幻莫测的潮汐……都可能成为潜在的危险因素在社交平台上以“赶海受伤”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有不少网友都因没有佩戴手套和防滑鞋等装备,被礁石、贝
“中科队”联手出击!中科星图联合中科曙光进军太空计算领域 - 天天要闻

“中科队”联手出击!中科星图联合中科曙光进军太空计算领域

7月8日,中科星图与中科曙光在“2025空天信息大会暨中科星图生态发展大会”上,签署了《太空计算领域的合作开发框架协议》。按协议,双方将围绕技术研发、太空算网建设等课题,共同推动“太空计算”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本次签约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一戎、中科曙光总裁历军出席见证。中科星图党委书记、总裁邵宗有,中科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