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出血,是热邪入络,灼伤血脉,中医送你两味药,清热凉血

说起痔疮,治疗时的疼痛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有些人由于惧怕疼痛,拒绝治疗,结果一拖再拖,使得问题越来越严重。


痔疮有四个时期:


第一期内痔,没有痛感(有痔不在年高);

第二期:用力则出,但能自行回缩(痔在必得);

第三期:症状发展,突出的痔核不能自行回缩(壮痔凌云);

第四期:痔核突出,无法复位,始终脱垂(神痔不清)。

大部分中医认为痔疮是肠道湿热导致的,热邪入络,灼伤血脉,在加上大便干结,这就很容易造成痔疮出血的症状。因此在治疗上也多用清热凉血的中药治疗。

对于湿热下注、淤阻肛门出血的痔疮,中医送你两味药,清热凉血,疗效显著。

一味仙鹤草


仙鹤草性味苦涩,归心、肝经。有止血健胃,治咯、吐、尿、便血,崩漏带下,劳伤脱力、痈肿、跌打创伤等多种功效。


仙鹤草是止血良药,可用于各种出血病症,疗效平稳而迅速。一药多功,即止痢疾,又补虚扶正,并非单纯的收涩之药。因此,此药用于治疗痔疮,能够起到很好的收敛止血的功效。

一味槐花



槐花性味苦,微寒,归肝、大肠经。《本经逢原》中有云:槐花苦凉,阳明、厥阴血分药也。故大小便血,及目赤肿痛皆用之。



槐花凉血止血,善于清大肠之火,对于大肠火热所造成的出血症状,如痔疮、便血、肛裂等疾病,有着非常不错的治疗效果。

仙鹤草收涩止血,槐花凉血清热。二药配伍,相须为用,可达清热、凉血、止血之功效。



注意:并非所有痔疮患者都适用此二味药,如果出血颜色淡,伴随痔壳脱落,则需考虑到脾虚气弱,所以用药更应注重健脾益气。